逐步积累,别眼高手低(1 / 1)

我们常常可以看见这样一类人,他们聪明伶俐,性格随和,多才多艺,人缘很好,但做事不专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反复尝试,事事不精,总是承诺得很好,态度万分积极,做起事来却让人很不放心。还有一类人,性格尖锐,眼光挑剔,说起话来一针见血很令人佩服,但是做起事情来缺乏能力,容易半途而废,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这两类人失败的原因都是眼高手低。

眼高手低这事儿究竟有多严重呢?

笔者的一位朋友,从小热爱画画,一心想做漫画家,大学时因为毕业设计了几张作品,自认为不错,就拿着它们到处投稿,谁知道只有一家小杂志社联系她,说如果不支付稿费的话可以考虑发表,并且在这个地方发表了就不能拿到别的地方去发表。她十分愤怒,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将那几幅画制作成各种作品,依然到处投稿,到处碰壁。她变得敏感易怒,对整个社会乃至时代都充满了怨气怒气,五年后执着的她将毕业设计的那几张画做成各种各样的明信片、挂饰、徽章……拿到地摊上去卖,压根儿没什么人买,城管一来,她就抱着一堆东西拼命跑。这五年里,别的同学有志于画画的早在这个行业闯下一片天地,她依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且脾气心态都变得很不正常……

她太渴望自己被赏识,没有机会的时候,不是默默努力积累能量,而是忙着推荐自己,因眼高手低将自己推到尴尬的人生绝境,劝她清醒也难醒,是多么可悲。

其实,谁没有自己的梦想呢?尤其是年轻人,几乎都渴望获得风风光光的成功,然而现实世界中,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往往是阻碍年轻人成功的最大的障碍。在许多年轻人的眼里,他们只看到成功人士功成名就后的辉煌,一心想获得同样的待遇与发言权,为暂时的不被待见坐立不安,却不知那些光鲜亮丽的人,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之前付出的艰苦努力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世间哪来那么多一蹴而就的成功?现实世界里的任何人也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才能凝聚起改变自身命运的爆发力。“小事不愿干,大事干不了”,是许许多多年轻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如果不注意纠正,很可能因小毁大,毕生无法再起。

或许有人说,有那么严重吗?行大事者不拘细节,等到时机成熟了再成就一番作为,多少伟人都是如此,怎见得区区几件小事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不知您有没有想过,细节决定成败。不管是好的细节还是坏的细节,都是你投射在别人眼里的印象。有时候是小事你不愿意去做,但经验丰富的人都是从小事里洞见大天地,再决定给不给你机会。

古代有个人叫宋濂,他小时候特别爱读书,可惜家里实在太穷了,没钱买书,只好向别人借。他嗜书如命,非常害怕别人稍有不满就不再借书给他了,每次去借书都主动地讲好期限,按时归还,加之宋濂又非常爱惜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有一次,宋濂借到一本书,他越读越爱不释手,决定将整本书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马上到了,怎么办呢?他想了想,干脆连夜抄书。那时正是滴水成冰的大冬天,人缩在被子里都冷得发抖。他母亲说:“孩子啊,都半夜了,天气太冷了,天亮了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着看这书,你迟点还过去跟人家说明原因没有事情的。”宋濂说:“娘啊,不行,做人要讲信用,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我说了这个期限还就要还,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一个人,如果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以后别人怎么相信我?怎么尊重我?怎么放心让我去干更大的事情?”宋濂的娘热泪盈眶地点点头,她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

还有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两个人约好了见面日,没想到出发那天天气突变,下起鹅毛大雪。宋濂二话不说,挑起行李就推门准备出去,他母亲大吃一惊,拉着他说:“孩子啊,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呢?再说,老师那里早已经大雪封山了。你就这一件旧棉袄,如何抵住深山的严寒啊?你就听娘一次劝,等雪停了再走。”宋濂说:“娘,本来就说定了时间,现在再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是失约。我一个学生,如何能对老师失约呢,这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做学生的,品质多么重要。守时这件事情看上去小,但其实也是一件大事,您为了儿子的前程,就让儿出门吧!”宋母无奈只好放手,目送儿子踏雪远去……当宋濂赶到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他说:“这样的天气你都赶来了!年纪轻轻,如此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大出息!”

勤奋好学、注重细节的宋濂后来成为元末明初的著名学者,官至翰林,修《元史》,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正因为宋濂守信用,口碑好,愿意借给他书的人多,他从中学到知识,解决了家贫无书读这个问题。拜师学艺,他严格守时,在天寒地冻的时候赶到老师眼前,老师备感被尊重的同时看到这个学生的品质与决心,更有心重点栽培。通过宋濂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于细节处做得好,人们欣赏他相信他,他才能得到更多机会,促使了日后的大成功。他起初所做的都是生活里十分细微的事情,许多人常常认为这些小事不重要,懒得在上面花费心思。然而君不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最考验人的就是做小事时的态度。

另外,宋濂也是个很有定力的人,读书便一心一意在上面下苦功。一步一个脚印、细致谦逊、踏实努力的人,即使不能如宋濂在大事上获得卓越成就,起码也能活得坦**轻松。因为这样的人让人信任、尊敬。反之,三心二意,到头来两手空空。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农夫一早起来,告诉妻子说要去耕田,当他走到40号田地时,却发现耕耘机没有油了;原本打算立刻要去加油的,突然想到家里的三四只猪还没有喂,于是转回家去;经过仓库时,望见旁边有几个马铃薯,他想起马铃薯可能正在发芽,于是又走到马铃薯田去;路途中经过木柴堆,又记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正当要去取柴的时候,看见了一只生病的鸡躺在地上……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几趟,这个农夫从早上一直到夕阳西下,油也没有加,猪也没有喂,田也没耕,最后什么事也没有做好。

不要笑这个农夫,也许现实生活里我们很多时候跟他一样,做了这个想起那个,干那个想起这个,做什么都没定性。比如学生马上面临大考,复习了语文,想起英语还有很多不懂,拿过来英语书想起数学也不行,这本看看那本翻翻,最终一样都没有深入复习,最后还是心里虚空上考场,一考一塌糊涂。

没有定性,好高骛远,三心二意,同样也是平庸者与出色者的分水岭。

人生好比一棵树。树有许许多多的叶子枝丫,最开始的时候,树身各个地方均衡生长。到后来它越长越大,随着成长,必须分出主干,且要把主干之外的枝丫剪掉,不然的话,这树没有主干,长得十分奇怪,大了也没有什么价值,只能被人们砍了当柴火烧掉。做人也是这样的,要找出自己心目中的主干,做好最重要的事情,脚踏实地,切勿眼高手低。要有一技之长,在某方面做专做精,满脑子不切实际的想法,只会导致颓然空累而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