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细分活计,等价交换(1 / 1)

第670章

细分活计,等价交换

青黛莞尔,她细细道来:“容悦阁名下有不少工坊,这工坊里除了做胭脂水粉的工人,还有一些打杂的辅工,这些辅工大多都是工坊忙不过来临时找来帮忙的,他们做的活儿都是些简单容易上手活计。”

“就如给口脂染色用的花瓣,每次从外收购的花瓣都需要经过一项检验方能使用,这是个细致活,别看没什么难度,可想要从一篮子里将不同质量的花瓣一一分开,十分耗费时间。

因活儿容易,工坊不愿出价钱,年轻的娘子郎君都不愿做,觉得不划算,若是能将这份活交给义善堂的老人们,或许可以一试。”

沈书闲忽然想起,当初在玄冥国的时候,她开的第一家容悦阁就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青黛的提议不错,若是能将这些简单的活外包出去,的确可以解决掉不少的麻烦。

这样一来,外边的人便不会觉得义善堂的老人是吃白饭的,同时也能提高工坊的工作效率,倒是个一举两得的好法子。

“还有那做糕点的铺子,做糕点是门手艺活儿,老人家年纪大了没有学习很难做好,但是每一份糕点都需要有人打包及贴上商号的标签,这事儿虽小却必不可少,且数量大了也是繁琐,平日里都是店里的小二在做,生意好的时候,根本就忙不过来。”

“还有啊,做首饰前也需要不少功夫做事前的准备,比如整理挑选,以及珠宝的维护,这些都是交给师傅们的徒弟做,其实也不难,若是能让义善堂的人帮个忙,倒能省下不少事。”

青黛林林总总举了好几个简单又不累人的活儿,介绍完,她又为难地皱起眉,“只是,这工钱恐怕不好结算。”

这些事儿本就是可有可无的杂事,有人处理自然好,没有人也可以想办法解决,想要高价钱是不可能的,以至于一直以来都是店里的伙计包圆,实在不行也会找辅工帮忙。

沈书闲将青黛说的一一记下,她不暇思索道:“若是不要工钱呢?”

“不要工钱?陛下您这不是在开玩笑吗?如此一来工坊商铺是乐意了,可老人家一定不会高兴。”青黛并不赞同。

人都是有私心的,义善堂帮着那些孤寡老人养老,可比起依靠别人,老人们自然是想要将掌控权掌握在自己手上,既然干了活儿,便没有不给银钱的道理。

沈书闲无意识地叩着桌子,“朕有一个想法,若将国有商铺、工坊等各种活儿细分,将简单的活儿摘出来交给当地的义善堂,而那些需要技术、手艺、体力等的活则交给年轻人,你觉得如何?”

“陛下,您的意思是,由惠民工会承担义善堂老人的养老支出,而老人们则以干活为代价等价交换?”青黛询问。

“将简单轻松地活分出来给义善堂的老人做,一是避免让人觉得他们吃白食,二是让老人们活得有尊严,三是提升商铺、工坊的效率,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沈书闲继续道:“完全不给工钱,对于老人家不太公平,但是给太多恐怕会让年轻人不满,依朕所见,不如以每月发放养老金的方式,给老人们一笔零用钱,这钱不多,但可以让老人们有自己的选择生活的体面。”

“比如:假设国有工人一个月的月例银子是一两,而老人们则拿五分之一作为零用钱,但是义善堂给老人们解决吃住穿的问题,这银子便是纯收入,甭管怎么花,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即使没了,也不用担心往后的日子没有饭吃。”

“还是陛下想的周到,臣觉得这法子确实不错,这银钱虽不多,可却实实在在地解决了生存的问题,相信天下百姓知道,一定会赞赏陛下决策。”

“你将朕方才说的那些一一记下,明日让乌兰和安木过来一趟,将来惠民工会交予他们手上,希望他们也能秉公处理所有事,让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青黛提笔迅速记下,不一会儿,她将写好的笔录递给沈书闲,“陛下看看,可有需要增补之处?”

沈书闲认真的浏览内容,“晚间众卿所言,有关国有工人福利一事颇有异议,朕想,与其直接给银子,倒不如和义善堂的老人们一样,从实处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

“这月例银子,就取个民营商铺工坊伙计例银的中间数,除此之外,逢年过节发放节日礼,每月送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之物,每季替所有工人裁剪两件新衣裳,衣裳的尺寸大小可由工人决定,对了,若是做孩童的衣裳可做三件,这些都算为福利。”

“陛下,您这是不仅要为工人们谋取福利,还要帮他们解决所有的后顾之忧呀。”青黛感叹,这福利待遇,听得她都要心动了。

沈书闲只怕自己想得不够多,其实她也有自己的考量,惠民工会招的工人也是有数量限制的,总不能装下所有能干活的人,这样一来民营的商人还活不活了?

按照她的预算,以小家为单位,每个小家都可以分到一个成为惠民工会工人的名额,想要让这些工人踏实干,自然不能只考虑本身,最重要的事他们的家人。

就拿每月发放的生活必需之物来说,这些东西既能减轻一个家的生活压力,也能更好地拉拢工人们家里人的心,同时也是让没有成为工人的人不会心生怨怼。

既都享受了这甜头,谁又好多说什么?

还有她设置每季度给做的衣裳,按照小家来算,祖辈两人,父母辈两人,贫苦人家,孩子基本都在三个以内,四个季度给做的衣裳,完全能够满足他们每年对衣裳的需求,这样一来,又节约了一大笔。

虽说例钱不如民营商人给的多,但福利确实实打实的,总的算下来,也不差多少,还能避免某些不顾家的人,因为花光了月例银子,而导致生活过不下去。

想到这,沈书闲忽然有个大胆的想法,若是一家只能有一个人获得工作的机会,剩下的那一个恐怕得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家庭,如此一来其实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