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七夕诗会之三(1 / 1)

苏皇后,太子,二皇子周梧锵,大学士墨韫一起分宾主前来,依次落座。

不出杨飘所料,太子的位置就在墨晚卿对面。

苏皇后兴致勃勃,自太子弱冠以来,这还是他第一次答应来参加诗会,莫非是终于想通了,要与墨晚卿一见,携手百年?儿子二十有六,男大当婚,早就该娶太子妃了,可是太子明确表示不愿早婚,对自己的数次安排也屡屡婉拒,也就随他去了。但这次不一样,揽月教愈加壮大,爪牙已经深入民生方方面面,虽有瑾瑶作为纽带维系与永王的联盟,却是远在梁州鞭长莫及,在南都,也该有更加强大的联盟才是。

墨韫是朝堂一品大学士,着作等身,是天下文人之表率,深得民心,又是朝廷少有的中立派,二皇子和太子都欲拉拢之,墨韫却一直明哲保身,迟迟不予回应。墨韫仅有一个独生爱女墨晚卿,才华横溢,适婚之龄,尚待字闺中,可以说,谁能娶到墨晚卿,谁就争取到了墨韫一派。

要论别的,墨晚卿或许不是首屈一指,要论诗意才情,墨晚卿第二,没人敢称第一,这诗会就是为撮合儿子与墨晚卿而办。太子也是懂诗之人,墨晚卿必不会让他失望。

太子朝杨飘眨眨眼睛,暖暖一笑,以手势示意她,别担心,有本王在。

这一切逃不过周梧锵的眼睛,果然,太子中计了,非常之好。但是仿佛有件事放心不下,却又难以回忆起来。

而杨飘此时正沉浸在幻想墨晚卿和蒋挚新的CP中,没有理会太子的暗示。。

苏皇后的演讲她一句也没听。直到墨韫宣布诗会开始,

“今日诗会,不设韵,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选其一为题,时限三炷香,众卿可自便。”

太子怕杨飘不通诗文引人嘲笑,早就有所准备,得到试题便将诗写好了在纸上,轻轻揉成一团,从帘子下面抛给杨飘,杨飘展开看了一眼,对他点点头,然后把纸团撕了扔进身后的纸篓。

卜玲珑看了岂能错过机会,冷嘲热讽地道,“果然是做小老婆的料,什么都得靠男人。”

此话不但杨飘听清了,也一句不落地进了太子的耳朵。

杨飘不理她,大声吩咐下人,“分晴,这纸不够长,去取大纸来。”此言一出,苏皇后和墨韫的目光也被吸引来。

分晴依言取出长长一卷宣纸。

“呵,这字得多大,正常的宣纸都放不下啊!哈哈哈”卜玲珑放肆地笑起来。

“卜千金,劝你静静写诗,我已有了几句,你要是输给了小老婆,岂不丢人。”杨飘阴测测地暗讽。

卜玲珑自讨没趣,冷哼一声,默默想诗去了。

众人或坐或卧,或垂钓,或沉思,隔着湖面,阵阵乐声飘来,以助诗兴。

墨晚卿才思敏捷,已成了一首七绝,众人围过来,都交口称赞,果然系出才女之手。只见写道:

暮霭沉烟意浓浓,

晓梦残更影瞳瞳。

庭前细蕊三两枝,

春去不曾告山翁。

晚卿素有才名,但凡才女,总有些理想化的追求,比方说爱情,婚姻。她自然不愿作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嫁给不爱之人,因此胡乱作诗一首,不愿出风头,再抬头看向蒋挚新,发现他也在关注自己,遂低下头,不再言语。

卜玲珑心高气傲,看到晚卿诗成,不愿落后,也很快成诗一首,众人看时,只见写道:

晨钟暮鼓声声慢,

黄金映日奕奕开。

揽月台高十二仞,

自有仙人乘凤来。

众人不禁哑然失笑,除与揽月教有瓜葛的寥寥数人叫好外,无一人捧场。卜玲珑作为揽月教拥促,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杨飘暗忖,不知是该佩服卜玲珑的勇气还是同情她的愚蠢,竟敢在皇后的地盘上公然支持邪教。

太子此刻也成诗一首,众人看了,都道太子立意奇特,寓意深刻。只见写道:

一园春色一园温,

夏虫知暖绕甜樽。

促织岂不识秋意,

寒冬腊月雪覆身。

只有朝堂中人懂得,公瑾以诗喻揽月教命不久长。颇有驳斥卜玲珑之意。太子见卜玲珑刁难飘儿,早已心存不满,又见她公然支持揽月教,更是不愿给以好脸色。

二皇子忙出来打个圆场,也赋诗一首:

岁柏苍松倚云栽,

将军沙场踏尸还。

岂无羌笛声满地,

白骨累累雪皑皑。

暗喻李怀仁劳苦功高,为国效力,理应尽快落实盐引,拨付军饷。周梧锵虽有心拉拢墨家,求娶墨晚卿,但一为苏皇后有心撮合太子与墨家,二为自己心系媃翊,与其他女子无意,三为见那墨晚卿兴致寥寥,诗才平平,并不像传闻中那么神乎其神,便也没了兴致。打算再过一会儿,便以身体抱恙为由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