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话腊八粥(1 / 1)

一早开机,多条“腊八节快乐”的问候视频接二连三地跳了出来,才知道今天是腊八节。实际上,我并不注重这个节日,个中原因,是因为我没有制作家乡腊八粥的手艺,也嫌麻烦没有学做这种特制美食的积极性。

家乡人过腊八节吃的腊八粥,实践上并不是用杂七杂八的米类和豆类混合煮成的粥,而是以大黄米和红枣为原料制作而成的蒸糕。在我离家前,每年的腊八节都能吃到母亲亲手制作的这种蒸糕。俗话说“腊七腊八,出门冻煞”,但每年的腊八粥都能让我忘掉寒冷倍感温暖!

记忆中,母亲制作腊八粥的手艺在左邻右舍中称得上是艺高一筹的,所以,我家的八宝粥色香味儿绝对一流!每一个寒冷的腊八节早上,母亲都会为全家人各盛上满满一碗腊八粥,紫红色的肥枣子镶嵌在软糯适中的金黄色糯米粒中,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此时寒冷全无唯有温暖与喜悦……

然而,母亲制作这香喷喷的腊八粥是颇费辛苦的:首先是准备碾制精细的大黄米,并需要提前泡好,再就是挑选肥美的大枣清洗干净,再用开水适当浸泡后捞出控水,然后用一个大大的陶瓷面缸来做蒸糕,先铺一层泡好的米,再铺一层空干水的枣子,然后再铺一层米……直到一层一层用完所有的备料,最上面上是均匀站立着的枣子。当然,面缸里需要放上适量的水。最后,把面缸放到大铁锅里慢火炖煮。为了面缸底部受热均匀,需要在面缸下面垫几根粗壮的高粱干。由于面缸挺大,而且装满了比较难熟的糯米,所以需要煮炖大半天的时间才能完全熟透,而腊八前夕的酷寒也由于腊八粥的来临而被驱逐得无影无踪了!

家乡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制作腊八粥的锅底,也就是炖煮大面缸的水,必须得用从村旁小河里刨的冰,而这条小河里的水绝大部分是源自村北池塘里的,需要流经很长一段河床以后才会发生结冰的现象。为了刨得晶莹剔透的干净冰块,父亲在腊七一早就带着镐头挑着箩筐开始沿河寻找了。现在回想起来,这个用河冰做腊八粥锅底的习俗实在是有些多余了,而且很不经济,大冷天的一大早费劲巴力刨回家的冰,还得化成水才能煮沸,这得吸多少热啊!好在为了热热闹闹过腊八,大捆柴火尽管烧,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回忆的闸门打开,家乡腊八粥的味道徐徐飘来时,我突然有了试做腊八蒸糕的冲动……明年的腊八,我或许会试着做做这种特制“腊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