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嫁到!”
就在此时,一个公公的声音打破了赫连凝心中的猜想。
萧和婉扶着着太后,仪态庄重的缓步走向亭宇中的主位。
“参见太后”
在场的众女子款款而起,宾宾行礼。
“平身吧!”
“谢太后”
“参见母后,各宫母妃”
待太后落座,萧和婉向各嫔妃行了行礼。
周皇后见萧和婉温婉大气,淡淡的点了点头。
“和婉公主真是有孝道,时时陪在太后身边”俞妃夸赞着,随即她又说道:“哪像清宁就比较顽劣。”
萧和婉既是皇后出身,虽与萧清宁同为公主,到底身份要高贵些,但她又爱哄着太后,深得她老人家的欢心,再看看自家的女儿,俞妃不得不感叹一番。
“哀家倒是喜欢清宁的性子,自由洒脱,只要不出乱子,你就由着她去吧!”
可能是皇宫过于约束,而萧清宁的洒脱性格正好能够给太后带来一些别样的快乐,所以太后并不想过多约束她。
“是!太后。”
见太后这么说,俞妃也不敢多说什么。
“今天打扮的这样出众,赫连大小姐真是漂亮,好像是一只什么来着。”
萧和婉刚一落座,便将视线定格在了赫连磬音的身上。也难怪她如此。萧和婉与赫连磬音两人性子相近,都很傲慢,自然是互看生厌。
“和婉公主妙赞磬音了,磬音自知论美貌,是万万不及和婉公主的。”
赫连磬音当然听出了萧和婉话中的嘲讽之意。赫连磬音自然也在告诉萧和婉,无论你话里的美是何意,赫连磬音暗讽着萧和婉与自己也没什么区别。
但赫连磬音与萧和婉都清楚,萧和婉话里的美到底是什么意思。
“赫连磬音,本宫只是在真心提醒你。”
“和婉公主,磬音是真心在夸赞你。”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
“好了!和婉。”
皇后出声制止。
“母后.....”
萧和婉有些不太高兴,自小在众星捧月中长大,凡事都想得第一,但赫连磬音却偏偏不如她意,让她岂不生气。
“闭嘴。”
周皇后严厉的看了萧和婉一眼。
“淑贵妃,哀家听说,皇帝给你们国公府添了一名新的千金,不知是哪位?”
太后自然就是那天与赫连清月在青云寺相遇的老夫人,这一点,赫连清月早就知晓。
太后生有一儿一女,儿子为当今的楚帝,女儿则为昌平公主,不过昌平公主在十六年前病世,太后很是喜爱自己这个唯一的女儿,在公主逝世后的这十几年里,并未忘记她,每到寒食节后,都会去给她祈福,希望自己女儿来世能够没有灾难。
赫连清月就是打探到了这些消息,才特意选择在那天上青云寺。说她那天上山,主动与太后相见,都是在她的计划之中,这一切的安排就是为了让自己在她老人家面前留个念想。
除了是去见她老人家以外,赫连清月也是想去给父亲和母亲祈福。一举两得。
可见赫连清月的计划是非常成功,才有了今天太后在众人面前提起她的这一幕。她老人家不能直接召见她,或者询问她,这样太过引人注目。所以才旁敲侧击的将赫连清月提了出来。
听到太后突然提起国公府,这令淑贵妃有些受宠若惊。
于是她起身恭敬的回道:“回禀太后,臣妾也许久没回家探亲了,所以臣妾也并没见过,不过听家人报信说好像是叫赫连清月。”
“赫连清月,出来见过太后吧!”
跟在太后身边的老嬷嬷听到赫连清月四个字,便直接将其叫了出来。
赫连清月落落大方的走到空地中央,屈膝跪下,两手交叠,额头贴于手上,恭敬的跪拜道:“清月见过太后”
“起来吧!”
太后伸出右手在虚空轻抬,示意赫连清月站起说话。
赫连清月起身后,看着面前熟悉的脸庞,她内心从容,但脸上却表现的略微惊讶。
太后满意的看了看赫连清月说道:“你就是江鹤轩之女,皇帝亲封的宁安郡主?”
“是!”
赫连清月表现的极为平淡,因为她知道,如今自己的身份,还不能太过于瞩目。
太后微笑的说道:“不错,是个好女孩。”
在场的众女倒也没有对太后的此番赞美有过多的揣测,只当是礼貌的夸赞。但只有赫连清月和太后本人才能够知晓这话语中的一些别样之处。
坐于赫连倾城对面的靳言与赫连倾城相视一眼,二女相互点了点头,又将视线落在了空地中央的赫连清月身上,好似是在谋划着什么。赫连倾城与赫连清月名义上是姐妹,如果她出面检举,说不定会被人认为不仁义,赫连倾城自己又想树立一个完美的形象,所以这件事,靳言出面是最合适不过的。
“太后,我要检举一人,不尊重皇室。”
靳言的话语就如一把利剑,将赫连清月与太后交织的目光一剑斩断在了虚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知靳小姐检举何人?”
还没等太后开口,淑贵妃先责问了起来。
“回贵妃娘娘,我要检举赫连清月。”
赫连清月虽不是自己的亲侄女,但现在也是国公府的人,这样直接说出来,岂不是打了自己的脸,淑贵妃脸色并不好看。但靳言并未认识到这点,她头脑简单,又受赫连倾城蛊惑,她只想单纯的借助赫连清月的名字,这次宴会中让大家能够记住她。
出风头的事,靳言这个单纯的小丫头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