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契丹之西、之北、之东,生活有奚、突厥、党项、回鹘、阻卜、敌烈、乌古、室韦、女真、渤海诸部族。其中奚族之地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已尽归契丹,以渤海人为主体的渤海国亦被耶律阿保机所灭;党项部族散处于今陕西西、北以及宁夏、甘肃等地,此后大多归附于西夏;“北番之中,最为强盛”的突厥族,在唐末五代初已趋“微弱”;唐时居住于漠北的回鹘部族也因战败而迁移,一支迁至河西走廊,称甘州回鹘,一支迁至今新疆东部,称西州回鹘,另一支远迁至葱岭以西的中亚地区。而其他活动于契丹边境地区的诸部族,时反叛时归附,从而对契丹政权形成相当威胁,内中又以阻卜、女真两部实力最为强劲。
阻卜在《辽史》中又作术不姑、述不姑、直不姑、直不古等,是辽、金时期对鞑靼的另一种泛称,其狭义仅指塔塔儿部,广义则包括漠北诸部。故辽代有北阻卜、西阻卜、西北阻卜和阻卜别部等分部,早在辽初即向辽廷朝贡,其降附辽朝者设有大王府、节度使司、都部署司、都详稳等官署,据《辽史·百官志》,有阻卜国大王府(包括西阻卜国大王府、北阻卜国大王府、西北阻卜国大王府)、阻卜诸部节度使司(包括阻卜扎剌部节度使司、阻卜别部节度使司)以及西北路阻卜都部署司等,由契丹人和本部酋长担任其官。各部族需每岁向辽廷贡献马、驼等,战时还需集兵出征,由此常引起阻卜各部的不满而时有反抗。至辽景宗时期,“人多散居,无所统一,惟往来抄掠”的阻卜诸部已发展到氏族父权制末期,随着其实力的增强,开始对外掳掠人畜财富,并逐渐形成强大的部落联合体。由于此时辽景宗、萧皇后主持国政,契丹已自辽穆宗时内政动**、国势衰微中走出,即迎来“中兴”,国力趋强,所以“反叛”的阻卜屡遭辽军镇压。
乾亨四年(982年)底,阻卜诸部又趁辽圣宗新即位、萧太后摄政,国内政局再次动**之际,发动了叛乱。十二月初,强势的萧太后命令将军耶律速撒统兵征讨;统和元年(983年)正月,耶律速撒击溃阻卜,“献俘”辽廷,得到萧太后的手诏褒赏。次年底,耶律速撒和左皮室详稳萧排押等将领再讨阻卜,击杀其酋长挞剌干等。此后,阻卜归附辽朝,屡屡遣使来贡献。
此后,阻卜等西北诸部族趁辽、宋鏖战正急,无暇北顾之机屡屡起事。统和十五年(997年),阻卜部分部族再次叛乱,西北路招讨使萧挞凛率轻骑在讨平叛杀辽廷所派官员的敌烈部人之后,顺便征讨了那些叛乱的阻卜部人,于是西北“诸蕃岁贡方物充于国,自后往来若一家焉”,得到萧太后的称扬,辽圣宗更是赐诗嘉奖,并命林牙耶律昭作赋,以述其功绩。但久经边疆的萧挞凛并不如天子那样乐观,他鉴于西北诸部族对辽屡降屡叛,且其势力不断发展,而辽军主力牵制于南面对宋战争,故上表请辽廷在西北沿边建置三座城堡,以绝边患,获得萧太后的同意。
时隔不久,阻卜部酋长鹘碾果然又率部众反辽,但在辽军强大的军事压力下,鹘碾之弟铁剌不于统和十八年(1000年)中率本部军民归附辽朝,鹘碾孤立无援,无奈之下,亦只得随之来降。萧太后为慑服那些叛服无常的阻卜等部族,便诏令边将诛杀鹘碾以示众。统和二十一年(1003年)六月,西北边重镇可敦城修筑完成,迫使叛辽的阻卜酋长铁剌里率诸部来降;八月,铁剌里来朝辽朝天子。次年中,阻卜酋长铁剌里遣使来朝贡,并求婚于辽廷,萧太后正欲倾国南下以与宋决战,故为笼络西北诸部,避免辽军之后顾之忧,而答应了铁剌里的求婚请求。
统和二十三年(1005年)六月,阻卜酋长铁剌里遣使来贺辽与宋订立和约。“澶渊之盟”的签订,结束了辽、宋之间持续了数十年血战,由此减轻了辽朝沉重的军事负担,从而使得辽朝能腾出力量对付西北、东北诸边叛服不常的诸部族,拓展疆土,如《辽史·属国表》所言,使诸部族属国“人民皆入版籍,贡赋悉输内帑”。但由于辽朝连年不断拓地,从而与边地诸部族的利益相冲突。当时西北路招讨使萧图玉上请“阻卜诸部今已服教化,宜各分部而治,统之以节度使”,得到萧太后的同意。但不愿接受辽节度使管治的部分阻卜部众,于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起兵叛命,随即被萧图玉统兵讨服。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已亲政的辽圣宗诏命西北路招讨使、驸马都尉萧图玉安抚西边诸部族,并正式设置阻卜诸部节度使,强化了辽廷对阻卜诸部的控制。
由于此后治理阻卜的节度使往往“非材,部民怨而思叛”。开泰元年(1012年)底,石烈七部太师阿里底借其部民之怨愤,杀本部节度使霸暗,并屠杀霸暗全家,然后西奔窝鲁朵城而叛。不久,阻卜部执阿里底来献,但西北沿边诸部皆叛。是年冬,西北路招讨都监萧孝穆率军增援可敦城。此时,阻卜酋长暗结五群牧长查剌、阿剌等军校,图谋内外相应,攻破可敦城。但阴谋为萧孝穆所觉察,谋乱者皆被诛杀,并戒严操兵以待,其潜伏的余党遂溃逃。反叛的阻卜部众闻讯后,引兵将萧图玉等辽将围困于西北招讨使的治所可敦城,声势大张;萧图玉指挥士兵用弓弩齐射击退叛军,然后屯兵窝鲁朵城内以待援。次年初,北院枢密使耶律化哥统率东北详稳耶律铎轸等部将引兵来救。七月,耶律化哥等大破阻卜酋长乌八之军,余众便丢弃辎重逃走,被辽军所俘获者甚多。萧图玉乘势遣人招诱阻卜诸部,于是溃逃的阻卜部众纷纷来降。开泰三年(1014年)春,阻卜酋长乌八来朝贡,被辽廷封为阻卜大王。
乌八归附辽朝,虽然不能制止别部阻卜叛乱,如开泰四年(1015年)辽将耶律世良等又击破阻卜叛众,俘获甚多,但在辽军的强势镇压下,一时局势大为缓和。次年,阻卜酋长来辽廷朝贡;开泰八年(1019年),辽圣宗诏阻卜部依旧岁贡马一千七百匹、驼四百四十匹,貂鼠皮万张、青鼠皮二万五千张等,各相关官署不得于此数之外别有索取;太平元年(1021年),阻卜扎剌部遣使臣来朝贡。至太平六年(1026年),因辽朝大臣处置失当,阻卜又一次起兵与辽军大战。当时西北路招讨使萧惠奉命讨伐回鹘阿萨兰部,向西北边诸部族征兵,唯独阻卜酋长直剌来迟,萧惠即斩直剌以立威,于五月率军直逼甘州,围攻三日,不克而还。直剌之子趁机聚兵来袭,阻卜酋长乌八密告此事,但萧惠不信。八月,西阻卜诸部因直剌被诛而叛乱,出兵偷袭辽三剋军,辽将都监耶律涅鲁古(亦写作“涅里姑”)、突举部节度使耶律谐理、国舅帐太保阿不吕(亦写作“曷不吕”)等率兵三千来救援,猝遇叛军于可敦城西南,未及列阵,谐理中流矢而卒,涅鲁古、阿不吕两将亦皆战死,士卒溃散。萧惠仓促列阵御敌,不料阻卜叛军出其不意围攻辽营。众将士请求乘时奋击,但萧惠认为辽军刚自甘州前线撤回,奔波道路已久,大为疲惫,未可用于剧战,故不听此建议;乌八亦请求乘夜偷袭阻卜叛军的营寨,萧惠还是不许可,一味固守待援。辽圣宗获知西北军情危急,亟遣惕隐耶律洪古(亦写作“弘古”)、林牙耶律化哥等将兵讨之。阻卜叛军不支,始退兵,萧惠乘机设伏兵缴击,阻卜人亦无斗志,兵锋始交,便曳甲败走。太平七年(1027年),辽圣宗再诏萧惠讨伐阻卜叛军。次年九月,迫于多重压力,阻卜别部酋长胡懒、阻卜酋长舂古等先后归降。
阻卜诸部为辽代中期在辽疆域之内最不服从辽廷管辖且叛服不常、给辽朝统治归来甚大威胁的力量。但因辽朝此时已与宋议和,使其得以能竭全力经营北方,经过多次征讨,终于迫使阻卜诸部臣服于辽,此后数十年间不再与辽朝发生冲突。甚至在辽兴宗与西夏作战时,阻卜诸部还出兵襄助辽军。直至辽道宗咸雍五年(1069年)初,因阻卜部落已发展至一个新的阶段,即由分散的部落组成部落联盟,于是与辽朝统治又起冲突,但随即被辽晋王、西北路招讨使耶律仁先领禁军所讨平。此后阻卜诸部与辽政府摩擦不绝,至大安八年(1092年),阻卜诸部长磨古斯因不满辽朝统治的腐败和残暴,杀死辽将起兵反辽,并屡败辽军。直至寿昌六年(1100年),辽军擒杀磨古斯,历时九年的战争才告平息。阻卜经此一战,部落联盟溃散,不能重建,但阻卜诸部并未“归悦”,依然是辽朝统治的一大威胁。而且辽朝虽然取得了对阻卜战争的胜利,但连年苦战,覆军损将,辽军精锐损耗甚多,财政亏空,元气大伤,成为辽朝最终为女真所覆灭的一大原因。
与辽道宗时期的失策相比较,萧太后当政时对阻卜诸部恩威并施、抚剿兼用的政策就甚为得体,从而使得叛服不常的阻卜诸部降服辽廷,如契丹学者萧韩家奴所言:“统和间,拓土既远,降附亦众。自后一部或叛,邻部讨之,使同力相制,正得驭远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