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太后萧燕燕,可以说是辽代历史人物中在中国民间知名度最高的一个,而这实是拜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杨门女将之传奇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之福。随着那些脍炙人口的杨家将故事,通过评书、小说、绘画、戏曲以及民间的口头传承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使得作为杨家将对头的契丹最高统帅的萧太后亦成为一个民间耳熟能详的人物。亦因为此,在那些杨家将传说故事里,萧太后就与杨家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有历史事实,或有部分史实依据,但更多的是全然出自民间想象,而与历史真实大相径庭者。由于在杨家将故事中,那些史实与文学虚构相互混淆杂糅,以至于人们颇难区别,故而在此对杨家将、杨门女将故事传说中与萧太后关系密切的那些历史与传说作一廓清,下面即先简要介绍一下历史上的杨家将及其显赫战功。
据今人考证,宋代杨家将共历十三代,其第一代即世称“杨无敌”的一代名将杨业。
杨业,本名重贵,又名继业,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北)人。但民间亦有称他为火山军(今山西河曲南)人,说他是火山王杨衮杨令公之子,此杨衮当为杨信之转音。其父杨弘信,因宋太祖之父名弘殷,宋人因为要避君王之讳,故一般省略“弘”字而称杨信。趁五代混乱之时,作为麟州土豪的杨信相机占据麟州,自称刺史,割据一方。由于时局动**,自身实力不够强大,杨信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大约在杨信归附后汉时,或是为了襄助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或是作为人质,年已“弱冠”的杨重贵来到了太原城。此后杨信转附后周,而杨重贵留在了太原,成为北汉将领,任保卫指挥使。杨信死后,杨重贵之弟杨重勋继任刺史,又以麟州归附北汉主刘崇;其后又归附了后周。虽然有如此反复,但对一直待在太原的杨重贵似乎并未造成大的影响。这是由于处于特殊的“城头变幻大王旗”之五代战乱时期,能征善战的武将大受人欢迎,而父子兄弟分别在不同的割据政权中担任军职的情况也所在皆是。因此,以骁勇著称、屡立战功的杨重贵很受北汉主刘崇的青睐,擢任侍卫亲军都虞候,领建雄军节度使。由于五代、宋时,官拜节度使者俗呼为令公,所以杨业又被呼为杨令公。刘崇还以杨重贵为养孙,赐名刘继业。因刘继业战功卓著,所向无敌,世人号称“杨无敌”。
由于始终与后周及以后的北宋为敌,所以刘(杨)继业屡率兵与之交战,多有胜绩。但在《宋史》中,却几乎不见“杨无敌”的战绩,倒是记载了他一次又一次被宋军击败。
963年(宋乾德元年),宋将李继勋等进攻北汉,刘继业率军在榆次(今属山西)一带阻止,战败后退守汾河桥。宋军夺桥后进逼至晋阳城西,被刘继业等北汉将领击退。此为史书中记载的刘继业与宋军的初次交锋。969年(宋开宝二年),宋太祖赵匡胤御驾亲征,刘继业在争夺汾河桥之战中失利,损伤了千余人,退回晋阳城。此战后不久,刘继业一度被解除兵权。一个月之后,刘继业率领数百士卒出击围城的宋军,与宋将党进战于太原城下,党进以少击众,大败北汉军,刘继业先躲在壕沟里,然后依靠城上垂下的绳索逃生,才得以回到城内。是年五月,宋军因久攻太原不克、契丹援军即将赶到而撤退,刘继业与北汉诸将率兵出城追击,获得大量军粮及战利品。此后,刘继业又在洪洞败于宋军,所部死伤千人。979年(宋太平兴国四年),宋军围攻太原城,刘继业据城苦战防守;北汉主刘继元因援绝力穷而出降,但刘继业仍不肯放下武器,直至宋太宗派刘继元亲自招降,才大哭解甲归降。刘继业如此战绩,又怎会被世人誉为“无敌”?其中原因,一在宋朝史书夸胜讳败,有意抹杀刘继业的战功;二是刘继业主要在北汉北境防备辽人,故而与宋军交战次数相对较少。
杨业被擒后,辽将耶律斜轸曾责问杨业说“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但杨业自北汉亡投降宋朝以后,至此(986年)被擒,不足十年,而此前三十余年,正是在五代北汉时。北汉主刘崇以下诸帝,虽然为了抗衡后周、北宋而以“侄皇帝”之名臣附契丹,但辽与北汉间依然矛盾不少,边境上亦屡有磨擦和冲突,北汉使臣亦屡为契丹所扣。刘继业正是主张对辽强硬的北汉将领之一,他当时在边境地带建造的抵御辽军的堡寨,一直到北宋中期依然发挥着效用。因此,素知刘继业威名的宋太宗设法招降了刘继业,并为显示自己对勇将的厚爱之情,即刻授予刘继业左领军卫大将军,并让他恢复本姓杨,单名业;不过,宋朝民间以及辽代史书中却都称杨业作杨继业,似乎并不太认可宋太宗的赐名。不久,杨业擢升为郑州防御使。宋军高梁河惨败以后,宋太宗以杨业“久习边事,洞晓虏情”,与辽军作战数十年,对御辽有丰富经验,故派他去河东前线,任知代州,并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受北宋河东主帅潘美的节制。杨业在代州屡与辽军恶战,军功显赫。
980年(宋太平兴国五年)三月,辽军数万,号称十万,大举进攻雁门,欲由此深入河东腹地劫掠。杨业率领帐下数百骑兵自西陉小路绕到辽军背后,从雁门关的北口向南攻击,与潘美所率主力前后夹击辽军,辽军大败,驸马侍中萧咄李(萧啜里)被杀,辽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被生擒,兵甲战马等弃之如山。雁门关大捷以后,杨业因功升云州观察使,主将潘美封代国公。经此一战,辽军士卒甚畏惧杨业骁勇善战,只要望见他的旌旗,就不战而走。982年(宋太平兴国七年)四月,辽景宗指挥三万辽军分兵三路南攻,但进攻宋高阳关者损兵二千余人而回,分兵府州(今陕西府谷)者在新泽砦被宋知府州折御卿击败,而大举进攻雁门的辽军,也被潘美击破,宋军斩辽兵三千人,俘老幼万余口、牛马五万头。不过,此次辽军在雁门关下大败而回,是因为遭到杨业所部的突袭,潘美只是作为主将向朝廷报捷而已。至986年,宋太宗派遣三路大军北征辽国,杨业作为西路军主将潘美之副将,冲锋陷阵,率军收复寰、朔、应、云四州,进展顺利。但由于东路宋军惨败,西路宋军遭到辽军大举反击,杨业兵败被俘,绝食三日而死。杨业死讯传至宋廷,宋太宗“甚痛惜”,削潘美官三级,将逼迫杨业犯险出兵的王侁除名流放金州、刘文裕流放登州;赠杨业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此后又赠官太师、中书令。
史称杨业“不知书,忠烈武勇,有智谋。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代北(今山西北部)地区十分寒冷,人们多穿毛毡衣物御寒,但杨业只穿一件夹衣,露天而坐治理军政事宜,身旁亦不设篝火,侍从皆被冻僵了,可杨业“怡然无寒色”。杨业为政简易,吏民皆对他十分崇敬;对待帐下士卒有恩,所以帐下士卒亦“乐为之用”。杨业死讯传来,宋地军民皆扼腕叹息,悲愤难抑。而辽人亦对被己方擒杀的一代“战神”杨业十分敬佩,传说萧太后特令人于燕京之北的古北口修建杨业庙,名杨无敌庙或杨令公祠,以示旌表,并供人四时祭拜;明初赐名曰威灵庙。此后辽、宋订立和约,宋朝使臣出使辽国途经古北口时,多入庙祭拜,留下多篇诗作以抒感慨。如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刘敞奉命贺契丹太后生辰,撰有《过古北口杨无敌庙》诗,曰:西流不返日滔滔,陇上犹歌七尺刀。
恸哭应知贾谊意,世人生死两鸿毛。又如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苏颂奉命贺契丹主生辰,有《和仲选过古北口杨无敌庙》诗,曰:汉家飞将领熊罴,死战燕山护我师。
威信仇方名不灭,至今遗俗奉遗祠。由于杨业未曾到过古北口,且战死于朔州附近,因此有人对古北口建有杨业庙甚感奇怪,认为只是出自后人的依托。这当与杨业死后曾被“传首”于萧太后、辽圣宗行营之事有关,当时萧太后正在燕京。由于北方草原民族向有敬奉被自己所杀死的敌方战将为“贵神”的传统,因此被“传首”的杨业头颅很可能即被埋在古北口一带,而后在附近修造庙宇以为祭拜之所。
据《宋史》等记载,杨业生有七子,除同日战死于陈家谷的杨延玉外,其他六子依次为延朗、延浦、延训、延瓌、延贵和延彬,杨延玉为杨业第几子,史载不详。此六子因杨业“死于王事”,延朗自供奉官迁崇仪副使,延浦、延训自殿直迁供奉官,延瓌、延贵、延彬并录为殿直。而在戏曲、小说如《杨家府演义》等中,杨业有七子二女,依次为渊平、延广、延庆、延朗、延德、延昭、延嗣和八姐、九妹。历史上杨业长子杨延朗,变成了戏曲、小说中杨业第六子杨延昭杨六郎,当然全出于民间艺人的再创造了。
杨延朗为杨家将第二代中的代表人物,其改名延昭,是因为宋真宗时尊崇神话传说人物赵玄朗为始祖,于是人名、地名中带“朗”字者纷纷改换,杨延朗由此变成了杨延昭。
杨延昭生于958年,幼年时沉默寡言,但喜欢玩行军作战之类的游戏,杨业看见后说:“此儿类我。”故待他年龄稍大,出征时必带杨延昭同行。986年(宋雍熙三年)宋军三路北伐,杨业率军攻击应、朔诸州,杨延昭为先锋,激战于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因伤重,杨延昭离军养伤,而未随杨业转战陈家谷口。杨业死后,杨延昭由供奉官升迁为崇仪副使,后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在保州(今河北保定)等地抵御辽军的侵扰。
999年(宋咸平二年),辽军再次大举南下攻宋,宋军节节失利。九月初,辽军袭击城小无备的遂城(今河北徐水西)。正驻守遂城的杨延昭赶紧派人飞书告急,请求增兵为援,但大将傅潜畏怯不敢出兵,遂城遂为辽军所困。辽军因遂城屡攻不克,便不断增兵,甚至萧太后也亲临城下,自擂战鼓督战,矢飞如雨,攻势如潮。当时城中守军不满三千,众心危惧,但杨延昭则从容自若,召集城中全部壮丁登上城墙,被甲执锐,日夜固守,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十月中。时当初冬,适逢寒潮,气温骤降,杨延昭随机应变,急命城中军民汲水浇在城墙上,一夜之间冻成坚冰,使城墙变得既坚固又光滑,难以攀登。辽军的猛烈攻势再也无法继续,只得悻悻而去,转攻别处城寨。杨延昭出奇计守住了遂城,由此威震一方,并因此功被授予莫州刺史。随即宋真宗特意召杨延昭询对边策,并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当时,另一宋将魏能坚守梁门(今河北徐水)不下,于是时人称誉这两城为“铜梁门”“铁遂城”。
杨延昭和当时另一边防骁将杨嗣,并称为二杨。1001年(宋咸平四年)冬,辽军再发兵寇边,杨延昭与杨嗣共守保州,设伏兵于遂城西北之羊山。待辽军来攻城时,杨延昭即率少数骑兵诱敌,然后向北且战且退,至羊山下,伏兵四起,尽歼辽军。杨延昭因此战功升任莫州团练使。此即著名的“羊山之伏”,此后当地百姓改羊山为杨山,或称“藏兵山”,来纪念此一胜利。
但宋廷中一些官员对杨延昭等人的卓著战绩大为嫉妒,为此宋真宗曾对宰相说:“杨嗣及杨延昭,并出疏外,以忠勇自效,朝中忌嫉者众,朕力为保庇以至于此。”1002年(宋咸平五年),辽军再次进攻保州,杨延昭和杨嗣率军增援,列阵未成,即遭辽军突袭,损失很大。宋真宗因两将素以忠勇闻名,所以未加责贬。次年,杨延昭又被任命为缘边都巡检。
1004年(宋景德元年),萧太后、辽圣宗又一次率兵大举南侵,一直深入到黄河北岸的澶州(亦称澶渊,今河南濮阳),宰相寇准力主抵抗,屯驻静戎军之东、并“许便宜行事”的杨延昭上书建议:“契丹顿兵澶渊,去北境数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凡有剽掠,皆在马上,愿饬令诸军扼其要路,其虽众可歼焉。即幽、易等数州,可袭而取。”但宋真宗本无挫败辽军的信心,杨延昭的建议未被采纳。宋、辽“澶渊之盟”订立后,反对议和的杨延昭颇以为耻,乃未遵守宋廷“勿伤北朝人骑”的命令,与其他宋将痛歼辽军游骑不止;及辽军北退时,又不顾宋廷“勿追契丹”之命,独率所部万骑,袭破辽朝边城古城。澶渊定盟后的第二年,杨延昭因守边功劳升任莫州防御使,并出知保州,此后又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主持河北一线的边防。
1014年(宋大中祥符七年),杨延昭卒于高阳关副都部署任上,终年五十七岁。宋真宗闻知其死讯,派使者护灵而归;录用他三子传永、德政、文广为官,并选取杨延昭常从门客中选有才能者任用。因杨延昭智勇善战,号令严明,公而忘私,与士卒同甘共苦,每战必身先士卒而又不居功,所得赏赐每与部下分享,所以部下也乐于效命。故杨延昭死后,河朔军民多望柩而泣,连敌方契丹人也举哀致敬。
杨延昭前后镇守边防二十多年,威名也为契丹人所敬畏,称他为“杨六郎”。在杨业七子中,杨延昭并非排行第六,那为何契丹人要称他“杨六郎”,其确切原因不明。有人认为“六郎”为杨延昭的小字(乳名),这当然是揣测之词,因为契丹人显然是将“杨六郎”作为尊敬之称的,即“惮之”“畏之”而“呼为六郎”,因而当别作解释。古代往往以天上星宿比拟世间战将,传说辽人迷信,认为天上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星专克辽国,而杨延昭对于辽人很具威慑力,故被辽人视为那第六颗星转世,所以称他为杨六郎。澶州订约后,宋、辽人之间交往增多,杨六郎这一称呼也随之传入宋境,并广为人所熟知。后世因不知其原来含义,从而误以为杨延昭之所以被称作杨六郎,是因为他为杨业第六子的缘故。而戏曲、小说中的杨延昭五位兄长就因此被逐一添加出来。
杨延昭诸位兄弟的事迹史载不详,戏曲小说中所云杨六郎的六位兄弟英雄战绩和惊世传奇,当然出自民间艺人的再创造,而与真实之历史大相径庭。不过因其广为人知,以下即对戏曲小说中与萧太后有关的杨六郎兄弟之传说故事简单介绍之。
《四郎探母》《杨家府演义》等传统戏曲小说,称有一次辽国天子设计,邀请宋朝皇帝去辽军大营内和谈,宋人不知对方真假,为保护皇帝安全,由杨家将中的大儿子渊平假扮成宋朝皇帝,其他六兄弟护驾前往。在辽帝的招待宴会上,杨家兄弟遭到了辽军的伏击,大郎、二郎、三郎殉国,杨四郎被辽军擒住做了俘虏,五郎逃到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六郎、七郎突围而归。在混战中,辽帝亦被杀死,这大概指的是辽景宗。此后杨业出军被辽军包围,杨七郎突出重围请求救兵,但被宋军主帅潘美假公济私害死,而杨业因救兵不至,全军覆没,悲愤之下头撞李陵碑而亡。那被俘的杨四郎将自己之姓拆开,改名“木易”,骗过辽军,在辽国生存了下来。辽邦萧太后见木易长相英俊,武艺高强,便将女儿铁镜公主嫁给了他,于是木易即杨四郎就成了辽国的驸马。杨四郎和公主感情很好,并生了一子。十五年后,辽国又大举南攻宋朝,杨四郎和铁镜公主随从萧太后来到阵前。宋朝派出杨四郎之弟杨六郎当大元帅,率兵抵抗。他们的母亲佘太君也运送粮草来到战场。杨四郎听说母亲和弟弟都来了,心里十分想念他们,想去宋营探亲,但没有辽国皇帝的令箭,无法通过关口。杨四郎为此整日忧愁不安,公主见驸马郁郁寡欢,再三询问,杨四郎这才告诉公主实情,并一再请求公主帮忙。公主善良,终于答应帮他去偷萧太后的令箭,但又怕杨四郎去宋营不再归来,杨四郎发誓一夜之间一定赶回。公主抱着年幼的儿子去见太后,偷偷掐了孩子一把,小孩大哭,萧太后一向疼爱这个外孙子,连忙哄他。公主趁机说儿子想要令箭玩,疼爱外孙子的萧太后就把令箭给了小孩,要公主第二天送回来。杨四郎带着令箭过了关口,来到宋营,见过兄弟杨六郎,拜见母亲佘太君,述说十五年前战场失散的往事及思念之情。转眼天就要亮了,杨四郎只好依依不舍地辞别母亲,赶往辽营,但在关口被认出是驸马,立即被押到萧太后面前。萧太后没想到自己招的驸马竟是宋国大将,而且公主还帮他私自去宋营探望母亲,大怒,立刻要将杨四郎斩首。铁镜公主慌忙抱着儿子赶来向萧太后求情,太后这才饶了驸马,并且允许杨四郎此后可回家探亲。自然这著名的故事亦出自虚构,史载萧太后有三女,皆嫁给了后族。不过这故事也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即不少宋人因各种原因流落契丹境内,也多有娶契丹世族女子为妻生子者,关于如此情况,留待下文详述,此处从略。
杨家将第三代的代表人物为杨延昭之第三子杨文广。但在戏曲小说及民间传说中,杨延昭之子为杨宗保,杨文广是杨宗保之子。对此,有人指出杨宗保之名字、史迹皆于史无证,纯属虚构。但亦有人认为有关杨宗保的故事与杨文广的事迹相符,因此戏曲小说中的那个杨宗保就是历史上的杨文广。
杨文广字仲容,因其父亲之恩荫而成为最低级的武官;以参与讨伐“盗贼”张海有功,授予殿直。宋仁宗时,杨文广与安抚陕西的北宋名臣范仲淹相遇,谈话之际,范仲淹发现杨文广很有才能,就将他留在身边。此后,一代名将狄青南征广西,剿灭叛将侬智高,杨文广随军从征,擢任西京左藏库副使,不久升拜供备库使,充广南西路兵马钤辖;又召为左藏库使、带御器械。宋英宗时,选拔宿卫将领,宋英宗以为杨文广是名将之后,而且还有战功,便提拔杨文广为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充秦凤路副总管。由此,杨文广参加了对西夏的防御作战。北宋大臣韩琦派遣杨文广率军于筚篥(今甘肃甘谷)筑城以控制西夏入侵宋境之要道,杨文广便先扬言欲在喷珠筑城,然后迅速率军赶往筚篥,连夜抢修城寨,次日清晨,西夏骑兵大至,见宋军已占据有利地势,做好了厮杀准备,只好无奈撤兵,杨文广趁机出击,斩获敌人甚多。宋帝下诏嘉奖,赏赐丰厚,并任命杨文广知泾州,后历知镇戎军、郑州。此后,杨文广改任定州路副总管,迁步军都虞候、兴州防御使。当时,辽与宋朝在代州的边界划分上发生争执,杨文广便向宋廷献上阵图以及攻取幽燕的策略,但还未及朝廷回音,即于熙宁七年(1074年)十月死在任上,宋廷追赠官同州观察使。此时相距杨延昭之死已有六十年,且杨文广还任军职而未致仕,因此推知杨文广享年近七十,丧父时年龄尚幼。
杨文广之后代有杨价、杨文、杨邦宪等人,皆不很著名;杨延昭之兄弟杨延玉、杨延贵的后代中闻名于世者有杨宗闵、杨震、杨存中等战将。此外,前文已述杨业有弟名杨重勋,后归宋,官至节度使,死于975年(宋开宝八年)。其子杨光扆,以西头供奉官监麟州兵马,卒于官任。杨光扆之长子杨琪字宝臣,生于将家,世以武显,而独好儒学,读书史;为人谦谨沈厚,富有才干。他以父亲卒于边地而补授殿侍,迁任三班奉职,累官至供备库副使,历任同提点河东、京西、淮南三路刑狱公事。1050年(皇祐二年)六月杨琪卒,终年七十一。杨琪之子杨畋,具文武之材,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吏部员外郎、直谏院;嘉祐末年卒,赠官谏议大夫。
在那些杨家将的戏曲小说中,杨延昭杨六郎身边有两员猛将,一名孟良,另一名焦赞,两人都性格豪爽,为人憨直侠义,随主将杨延昭出生入死,立下许多汗马功劳。但《宋史》等史书中并无此两人的记载,显然杨延昭身边的这“哼哈”两将,亦出自艺术虚构。
历史上以杨业、杨延昭为代表的杨家将,正好处在辽朝萧太后专制国政、契丹势力“中兴”之际,故为收复燕云诸州失地、抵御辽军南侵,执干戈而血战,虽血洒疆场而无悔,从而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使杨家将的威名盛传不已。北宋中期,即宋仁宗时,市井之间即已津津乐道那一门悲壮抗辽的杨家将故事。就在这些传说故事以及根据传说故事编撰成的戏曲小说中,杨家将的人物和故事亦在历代人们的不断的艺术加工下日益失真,显然这杨家将已成为世人心目中之智勇双全、大忠大孝、为国捐躯的典型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