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风雅精神(1 / 1)

《诗经》的搜集本就具有强烈的政治目的,是上层统治者为了了解民风而进行的诗歌采集。虽然儒家的“美刺说”常常被诟病,但《诗经》反映现实、关注现实、干预政治的创作态度则是为后人所赞赏和继承的。《诗经》的这种特质被概括为风雅精神。风雅对后世诗人的创作影响非常大,很多诗人都以体现风雅精神为最高创作目标,许多评论家则将是否具有风雅精神作为评价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民歌,是对风雅精神的直接继承。汉代设立乐府机构,其目的是为恢复上古时代的采诗制度,从诗歌中发现民间疾苦。《汉书·艺文志》在叙述西汉乐府诗歌时写道:“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指的是诗人从自身感受出发,从现实出发,表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和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两汉的乐府诗跟《诗经》有一个非常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创作者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阶层的方方面面。有的抨击统治阶级的残暴和骄奢**逸,如《相逢行》写尽了豪门贵族种种奢华的生活场面,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对劳动人民的压榨和剥削的基础上。有的揭露战争和徭役的残酷,表现了人们对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如《战城南》开篇一句“战城南,死郭北”将战争的残酷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的批判了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社会风气,如《孤儿行》通过孤儿悲凉的自述,展现了其所受的非人待遇,揭露了人情的冷漠和当时社会道德的沦丧。有的表现了男女之间真挚的情感,如《上邪》通过誓言的方式表现了男女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理想,其中的“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的爱情誓言,不知为多少人所向往。有的发出怀才不遇、生命无常、祸福难测的感叹,如《薤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人在死神面前连露水都不如,生命是何其脆弱。《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不管贤愚贵贱,所有人在死神面前都是平等的。总的来说,汉乐府民歌虽然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主,但反映的则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了人们对现实的关注,带有某种程度的普适性。

汉乐府之后,中国诗歌发展的另一个高峰是建安诗歌,其独特的内容与风格被概括为“建安风骨”。建安诗人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他们的诗歌反映了社会动乱和百姓疾苦,表现了诗人建功立业的雄心,洋溢着积极上进的气息。他们的诗歌往往情调慷慨、语言刚健,刘勰总结为“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这种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是对《诗经》风雅精神的直接继承。钟嵘在《诗品》中已经指出了建安风骨与《诗经》风雅精神的关系。如他评曹操的诗歌,“其体出于《国风》”;曹植的诗歌,“其源出于《小雅》”;阮籍的诗歌,“其源出于《小雅》。……洋洋乎会于《风》《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

自六朝以来,文风繁缛绮丽,“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关注现实的风雅精神消失殆尽。这种不良的文学风气为陈子昂、“初唐四杰”所不齿,他们追求的正是《诗经》的风雅精神。如陈子昂在其著名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指出: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陈子昂所追求的正是“风雅”与“汉魏风骨”。陈子昂不仅从理论上肯定“风雅”与“汉魏风骨”,他的作品也体现了风骨精神,他的《感遇诗》等作品,内容均紧扣时事,积极反映社会问题。韩愈称赞陈子昂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陈子昂之后,李白提出了“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的批评,杜甫则给出了“别裁伪体亲风雅”的创作法则。而他们的作品也正是风雅精神的体现。杜甫因其对现实的关注被称为我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至中唐,元稹、白居易等人发起了“新乐府运动”,提倡干预现实的风雅精神。元、白等人有明确的理论指导。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直追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他在《新乐府》的序言中也指出其作品是“为君、为臣、为事而作,非为文而作”;他认为诗歌应该是“泄导人情,补察时政”,要求诗歌创作关注社会弊端;他称赞张籍的古乐府是“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认为风雅比兴才是文学的正道。元稹则是白居易理论的积极拥护者和支持者,二人还共同倡导恢复采诗制度。在理论的指导下,元稹和白居易创作了大量的讽喻诗,以恢复风雅精神为己任。二人的“新乐府”组诗,每一篇针对一个社会问题,全面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各种弊端,希望引起统治者的注意。如《卖炭翁》通过描写卖炭老人的悲惨遭遇,指出“宫市”给百姓带来的灾难,给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此后,在中国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对风雅精神的呼唤总是不绝如缕。尤其是当社会出现动**和变乱之际,诗人们便会发起复古运动,其复古的具体内容总是以恢复《诗经》风雅精神为主,诗人们承担起“诗人救世”的社会责任,通过诗歌反映社会弊端。“风雅”可以说是贯穿中国文学发展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