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徐姻亲得佳偶
朱元璋是十分喜欢朱棣的。在封地的选择上,朱棣被封在了元大都故地北平府,他的府邸就是原来大元的皇宫,朱元璋甚至为此专门下诏解释,并严令各王不得以此为例扩建自己的宫殿。朱元璋准备把朱棣培养成将军、战神,战神徐达就是朱棣未来的模板。将来太子朱标接自己的班,朱棣接徐达的班,这样朱元璋才能放心。那么,让徐达成为朱棣的老丈人,无疑就是这种培养的最好方式。
朱元璋很关心儿子们的婚事,而且还很善于给儿子们找媳妇。比如太子朱标,比较柔弱,朱元璋就给他找了开平王常遇春家的姑娘,来给他增加点霸气;而朱棣性子比较野,朱元璋就给他配了徐达家温柔善良的徐王妃来调他性子。
所谓阴阳调和,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这种联姻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原本亲密无间的徐达、常遇春开始由于这两场婚姻逐渐形成了自己不同的阵营,即朱棣阵营和朱标阵营,在日后这两个阵营出现了一些变化和变故导致了后来的靖难之役,当然这是后话。
此时,重要的事情还是办成朱棣的婚事。一生几乎不怎么求人的朱元璋,主动向老兄弟徐达求亲。他说得非常客气:“朕与卿,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配焉。”(16)这话意思就是,咱哥俩从小和泥巴的交情,现在富贵了,结个儿女亲家,好不?面对皇帝的提亲,徐达当然说好。于是,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16岁的朱棣与15岁的徐氏正式结为夫妇。徐达长女徐氏,是个有名的才女,史称“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 。诸生是指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办学校学员的士人,徐王妃得到这个称号可见其学问不错,是一个知识女性。
从历史时间来看,这两个相差不到一岁的孩子应该长时间生活在应天府内。两人彼此认识或者见过面的概率很大,应该说两人自己对于这场包办婚姻大概是认可的,甚至彼此可能还有几分爱慕之意。
因为从婚后生活来看,这对小夫妻的婚姻生活是幸福的。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两人的第一个儿子朱高炽诞生,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第二个儿子朱高煦诞生,真正的“三年抱俩”。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第三个儿子朱高燧出生。
徐王妃不仅会生儿子,更会伺候婆婆,史称“高皇后深爱之”(17)。她和马皇后两人都属于传统女性的典范,相处得好应该在意料之中。古往今来,婆媳关系处理好了,这婚姻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20岁的朱棣正式在北平府就藩燕王,开府建牙,起居八座的日子来到了。这时,扩廓帖木儿已死,大明经历多年休养生息,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为消除北方边患,朱元璋决定复仇。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徐达统率大军来到北平。这次大明选定的攻击对象是乃儿不花。
这个时候,原本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骑兵已经整体退化回了抢钱抢粮抢女人的水平,不管从组织形式还是规模上,再也不能重现祖先的辉煌。乃儿不花是扩廓帖木儿的继承者,北元小朝廷的太尉,经常率领北元军队袭扰大明北疆。这哥们在将星璀璨的元末明初只是个不入流的小人物,他是朱棣进行战争学习的实践对象。
这次朱元璋、徐达吸取了上次的教训,集结大明精锐,采用了杀鸡用牛刀的打法:不仅战神徐达亲自统兵出征,开国名将中的汤和、擅长奔袭的猛将傅友德、世镇云南的沐英全部出场。这对乃儿不花基本是降维打击,胜败完全没悬念。战场上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会战和大战,明军实践了“发现即摧毁”的作战理念,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一直打到胪朐河,最后胜利班师。
这次北征是21岁的朱棣第一次亲历战争,也是徐达最后一次统兵出征,这一仗也是两人之间唯一的合作。朱棣从徐达身上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此后的三年间,徐达一直在北平镇守,和女婿朱棣一起保卫大明帝国的北疆,这让朱棣的军事能力突飞猛进,徐达对朱棣的影响,日后我们都将看到。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徐达身患背疽,朱元璋将他召回南京,与朱棣翁婿话别,第二年春天徐达在南京病故。有野史称徐达死于朱元璋御赐的蒸鹅,这大概率是臆想。朱元璋确实毛病不少,但是有一点,他的性格光明磊落。不屑于搞这种伎俩。徐达一生谨慎,对朱元璋从无违令违法之事。朱元璋称赞徐达:“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18)又怎么会杀他呢?
继徐达之后,冯胜、蓝玉先后统领北平军事,率军进攻北元。其中,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蓝玉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北元彻底灭亡,残部逐渐演变成鞑靼、瓦剌等部落。
就在这个时候,朱棣的地位开始上升。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朱棣任宗人府右宗正,成为宗室领袖之一,后来随着太子、秦王、晋王的去世,他又自然成为宗室里面地位最高的藩王。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30岁的朱棣生平第一次担纲统帅,率领大军讨伐乃儿不花。傅友德这样的开国宿将也都要接受朱棣节制指挥。可是,他可以担得起大明北部的边防重任吗?
(1) 扩廓铁木尔,蒙古语。“青铁”之意,汉名王保保,大元名将,徐达的强敌,被朱元璋称为“天下奇男子”。
(2) 张士诚,以驾船运盐为业,后不堪权贵凌辱,率众起义,据高邮,占苏州,称吴王。后为朱元璋所俘,自缢而死。
(3) 《明史纪事本末》
(4) 《明史·成祖本纪》
(5) 《明史·成祖本纪》
(6) 《明史·后妃列传》
(7) 《春秋公羊传》
(8) 《明史·成祖本纪》
(9) 《明史纪事本末》
(10) 《明史纪事本末·北伐中原》
(11) 《明史·徐达传》
(12) 《明史·扩廓帖木儿传》
(13)孛儿只斤·铁木真在这里获得了“成吉思汗”的称号,黄金家族的历代蒙古大汗必须在这里诞生,才具有合法性。
(14) 《明史·徐达传》
(15) 《明史·扩廓帖木儿传》
(16) 《明史·后妃列传》
(17) 《明史·后妃列传》
(18) 《明史·徐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