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从人文视角看金融(1 / 1)

羊群的共识 肖小跑 1258 字 26天前

人文与金融有关系吗?

我觉得有。两者密不可分。

您可能也会发现,“宏观金融”似乎是个谁说都有理的领域。大家有不同的解释体系和角度,好像谁都能说出一二,还都挺有道理。这就是为什么市面上有这么多“野生”经济学家,而且有的表现还不错。用他们的“野生逻辑”来解释当下的现象,有时反而更清晰,更容易看到本质。

跟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更容易引起论争,经济学也并非例外。因为社会科学的特点就是一个问题可以从很多角度看:您可以从法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甚至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看,每个视角看到的都是不同的真相。社会类科学,包括金融,其实大家拼的是“逻辑”,而不是“事实”。因为“事实”是永远不可能被完全知道的,不管人类的智商有多高。

但是,逻辑从哪里来?

它大概率来自金融现象背后的“人文”理念,比如哲学,比如历史和文学。所以用人文思想来穿透金融概念,可能会看到更深层的东西。

那“穿透”是怎么发生的?

我把哲学、历史和文学分开来讨论。

1.哲学

哲学是“讲道理”的学科。

讲什么道理?大道理,解释终极问题的大道理。

哲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古希腊统称的“哲学”概念,其实包含了所有学科,只不过当其他学科有了自己的概念和方法论之后,就会自己分离出去。所以最后留给哲学的就是其他所有学科都没法解决的问题。

您可能也有感觉:哲学家好像总是有理。因为哲学的撒手锏是逻辑,哲学家靠逻辑和讲道理来打动人。哲学在当下能赋予您的最大技能,就是怀疑能力:能对原来习以为常的一切概念进行怀疑——怀疑世界、怀疑专家、怀疑您自己。

在金融市场上,大家经常看到的和经历的一个现象是:人喜欢走极端,会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比如死守着明明已经没有任何价值的金融产品,打死不卖;但又经常会因为“三根阳线,改变信仰”,心猿意马,反复无常。究其原因,就是对“拿来”的观点和概念,没有怀疑过就用了。而有怀疑精神的人,往往更有定力、更灵活,“极高明而道中庸”。

除怀疑精神外,哲学上的一些概念,也会帮我们理解一些金融现实。

比如“以词代物”这个哲学概念:当人给一个“观点”起了名字,贴了标签之后,这个观点就变活了,变成了一个真实的存在,而不再只是个虚幻的“idea”。这会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借债买房”这件事,如果换个名词叫“按揭”,那“债”这个概念在您的头脑中就会消退。所有借来买房的钱,都会被您当成您资产的一部分,您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度负债了。

而有哲学功底的人,很少会按字面意思去理解事物,而是会透过现象看其本质。

2.历史

您肯定知道历史的重要性。但是也一定会经常发现,历史中并没有一个像公式一样的,能给您推导出一个精准结果的规律。您可以用历史来推导原因,但是没办法预测将来。这是因为大家在看历史事件的时候,往往容易忽视“人”的因素——人是一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秦晖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大概率因果”只会在历史的一个阶段起作用,近乎“必然”的东西通常只在短时段发生。因果链一旦延长,就没有大概率可言。长时段的历史在本质上,就是“测不准”的。您的人生、国家的命运都是如此。

英国历史学家科林伍德说过,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即历史是观念的产物。您现在看到的和听到的历史,是被“还原”和“解释”过的。就像展馆里的恐龙化石,一个完整的骨架赫然伫立眼前,观者一定会觉得几亿年前,恐龙就是这副模样。但如果仔细看标签,会发现原来整个骨架只有一部分是出土化石,剩下的都是科学家们用模型“还原”出来的。

而事实如何呢?也许科学家们一开始就搞错了,把霸王龙的脚趾骨装在了鸭嘴龙的下巴上。但是如果没有这些“还原”和“解读”,观者就只能看到一堆碎片而已。

尽管如此,在短时期“可见的未来”,当下正在发生的一切,其来龙去脉也只有观看历史,才能真正看懂一些。政治和经济时刻在变,但千变万变,一些被称为“根基”的东西在短时间内很少改变,比如文化和意识形态。而要挖到这些“根基”,就不能少了历史这把锄头。

尤其在金融领域,那些大繁荣、大泡沫、大崩溃、大萧条犹如系列连续剧,历史里其实到处都是案例。所以世间本无黑天鹅,或者到处都是,乌泱乌泱的,您认不出来而已。

3.文学

文学的作用不仅仅是修身养性,它比您想象中的更有用。所谓“读书得间”,文学能帮助您读出这个世界上的“空隙”。

我常会在脑海里玩一个小游戏:把市场的情绪和文学作品中的某个人物配对。文学作品中的某些场景,其实和市场上发生的“极值”情景很类似:文学能把真实世界中人类制造“戏剧化”的基因挑逗出来。它会告诉您什么是真正的人性。

比如张爱玲。张爱玲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她能写出人世间各种语焉不详的尴尬。她有一篇小说叫《连环套》,女主角叫霓喜,是一个执迷不悟、看得破忍不过、拿不起放不下、总是在同样的地方跌倒的人物。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人类的心理会驱动我们一直追求更多的东西,没办法停止。就像霓喜,尽管她跟过的三个男人条件越来越好,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她仍不满足。“私欲”不像肿瘤,动个手术可以切掉——人类只要存在一天,“私心”和“欲望”就不会消失。所以,当您欲望无穷,又身处一个规则不能由自己来定的“局”中时,结果就是焦虑。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如此往复地活着。

金融世界里的大小泡沫也因此而生,金融市场就是人类欲望的露天大展厅。除非您能回到原始人的生活,否则这架大机器只能继续向前。要生存,必须训练自己洞悉人性的本领。

所以多读文学,更健康。

那未来呢?连数理化都能被代替的人工智能时代,金融成了算法,文学、历史和哲学还有用吗?

正好相反。人工智能时代,有“交叉学科”思维的人会更有机会。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李开复说的。李开复说,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将取代一半人类的工作,特别是“重复性高、工作可量化成数字、思考时间不超过30秒的工作”。但是AI没有情感、没有情怀、不懂美、无法理解抽象事物、不能跟人一样“举一反三”、不能跨领域交叉思考。

而上述所有,恰恰都是理解金融这件事的正确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