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写剧本不一定要有主题思想,只要凭“感性地写,我想怎样写,就 怎样写”,而不想在剧本里“解决什么问题”,没有什么主张,不想给剧本任何思 想教育意义。还有人主张“见啥写啥”,纯客观地照抄生活。以上两种主张不仅 否定了主题思想的重要性和它在艺术作品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并且把生活真 实和艺术真实混淆起来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原始自 然状态的生活,是错综复杂、头绪纷繁的;后者是把生活概括集中,经过艺术加 工,从生活中理出一个头绪来,前后连贯,有头有尾,而这艺术加工的核心力量 就是主题思想。艺术作品是客观事物和主观意图相结合的产物。世界上并不 存在纯客观地反映事物的艺术作品。……在“为艺术而艺术”或“纯客观反映现 实”的作品里仍然可以找到作者的主题思想,不过他们的主题思想也是像生活 一样,是杂乱无章的,或是歪曲生活的,因为只注意生活表象的真实,就不可能 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实,因而是歪曲生活的。要把生活概括、集中,提炼成“更高, 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的艺术作品,就必须 有一种核心力量,而这核心力量,就是作者的企图和目的,也就是作品的主题思 想。没有鲜明、突出的主题思想的作品,不可能成为一部好的艺术作品。主题 思想的作用,可以分两方面来讲。
(1)主题思想在剧本中可以起凝聚、集中、统一的作用。生活是散漫的,而 艺术作品是集中统一的,是完整的。艺术作品的完整性是艺术作品最显著的特 点。早在二千三百年前亚理斯多德就一再强调戏剧艺术的完整性。他说道: “悲剧是对于一个完整而具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一件事物可能完整而缺 乏长度)。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所以结构完美的布局不 能随便起讫,而必须遵照此处所说的方式。”[1]所谓艺术的“完整性”,包括头绪的 完整一致,结构的完整一致,和体裁风格的完整一致三个方面,而这三者的完整性却都决定于主题思想的一致,也就是取决于作者的意图目的的一致。这是对 艺术作品一般的要求,但对戏剧的完整性的要求却比其他任何艺术要高,要严 格得多。因为戏剧艺术是受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的。一部小说在一个比较 广泛的主题统一下,可以有比较松弛的结构,有比较纷繁的头绪。因为它不受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一部《水浒》可以写一百O八位英雄好汉投奔梁山的故 事,一个一个地写,也可以几个人合起来写。这样头绪纷繁、人物众多的故事要 在一部戏里表达出来是绝对不可能的。在小说里可以从一个人物引出另一个 人物,从一个事件带进另一个事件,从一个地方写到另一个地方,或者跳来跳 去,夹叙并写,不受限制。这种方法在戏剧里就不可能,也不允许。我们要求戏 剧有更单一的头绪,更紧密的结构,更统一的风格,也就是要求更单一的鲜明突 出的主题思想。
李渔说:“头绪繁多,传奇之大病也。”[2]他又说:“作传奇者,能以‘头绪忌繁’ 四字刻刻关心,则思路不分,文情专一。其为词也,如孤桐劲竹,直上无枝……” 有人认为如果我们只写一个人,突出一个主人公的事迹,头绪就简单了。其实 不然。李渔说:“后人作传奇,但知为一人而作,不知为一事而作,尽此一人所行 之事,逐节铺陈,有如散金碎玉。以作零出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 之屋。作者茫然无绪,观者寂然无声,无怪乎有识梨园望之而却走也。此语未 经提破,故犯者孔多。而今而后,吾知鲜矣。”[3]他主张“一人一事”,一线到底。 他说:“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这里所谓一事是指一个完整的事件而 言。在一个剧本里着重地写一个主人公,写一个完整的事件,就很容易确立鲜 明的突出的主题思想。但一个完整的事件并不是说要硬性规定只写一个情节, 不许写许多情节,关键还在于戏剧结构的严密性,情节虽多,但统一在一个主题 下,仍不失为一个完整的事件。
所以,有时一出戏虽然头绪多,但只要把主题思想贯穿得好,处处以主题思 想为核心来构建情节,繁多的头绪也能组织成一出完整的统一的好剧本。一般 来说,戏曲剧本的头绪是比较简单,线索比较清楚,人物少,戏集中,情节单一,没有或很少穿插,正所谓“孤桐劲竹,直上无枝”。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只有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自由恋爱与封建门第观念的斗争冲突;《白蛇传》 只是白素 贞、小青和法海的斗争冲突。戏曲是写意的,又有歌唱舞蹈的丰富表演力,就像 中国画里的松竹花鸟,只突出主题,略去了背景和枝叶;除龙套外,主要人物只 有一二人至三四人,因此对人物性格和重要情节的描绘,可以精雕细琢,深刻动 人。一般说来,话剧是写实的,没有戏曲的歌唱舞蹈的表演要占去演出很大的 篇幅,表演方法也更接近于现实生活,可以允许较多的头绪,较复杂的情节,较 多的人物上场。但正因为如此,更需要一个鲜明突出的主题来把它们统一成完 整的艺术品。例如曹禺的《日出》,反映买办资产阶级和流氓恶霸相勾结的旧社 会的错综复杂的情况和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不能不写许多 头绪,但在鲜明统一的主题思想下,它们也就凝聚成一出完整而又优美的艺术 性相当高的作品。像《日出》这样头绪纷繁的剧本,在戏曲剧目里是不易找到 的。
但戏曲里也并非没有头绪较多的好剧本,例如《四进士》一剧里可以找到三 条线索:四个进士结拜为弟兄,相约不做贪污违法的事是一条线,杨素贞诉冤是 一条线,宋士杰打抱不平又是一条线,每一条线就是一个头绪,但以宋士杰打抱 不平为主线,宋士杰不怕强暴,仗义执言这一主题就把其他头绪凝聚成一个比 较完整的艺术故事。又如《群英会》一剧,其头绪也是比较多的,周瑜与孔明的 斗争是一条线,黄盖假投降到曹操那儿去是另一条线,蒋干和周瑜的斗争又是 一条线,但这出戏就缺少一个可以凝聚全部线索成一整体的主题思想,因此戏 的整个结构是松弛的,不统一的,每一折都有它各自独立的主题,只不过这些事 件广泛地统一在刘孙联合抗曹的主题下,在时间上是连贯的,主要人物也贯穿 在各个折子里,在一起演出还不失为一个完整的戏,但严格说起来,这出戏的结 构是松散而不严谨的。在西洋戏剧里也有头绪较多和头绪较少两种不同的剧 本。例如莎士比亚的剧本头绪比较纷繁,情节比较曲折,人物比较多,穿插比较 丰富,但他的剧本主题思想是鲜明突出的,因此错综复杂的情节在主题思想的 凝聚和集中下,成为完整的艺术作品。他的前期作品,如《威尼斯商人》、《无事 生非》等,主题思想还不够鲜明突出,与主题关系不大的穿插也比较多,但后期的成熟作品,如《哈姆雷特》、《奥瑟罗》等,虽然头绪多,情节复杂,人物也不少, 但它们的主题思想却鲜明突出,因此它们的艺术价值也就比较高。易卜生和莎 士比亚相反,头绪少,情节简单,人物不多,戏集中,因此他的剧本的主题思想非 常明确。
(2)主题思想的第二个重要作用,是使一般的故事情节或旧的故事情节获 得新的启示、新的理解。因此给这故事情节以新的生命,成为新颖的题材。主 题思想原是作家认识世界、认识事物的最深刻的反映。对于同样一件事实、同 样一个故事,不同的思想修养、文艺修养的作家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认识、 不同的启示,在作品中就有不同的反映,而这不同程度的认识最清楚地反映在 他作品的主题思想里。作家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越深,他的主题思想也就能够立 得越高。世界上许许多多事情看来都是平平淡淡的,但诗人和艺术家就能在这 平平淡淡的东西里找出新鲜而又深刻的含义来。我们从小生长在山区农村里, 高山、松林、石桥、溪水看得极其平常,忙忙碌碌于生活,从不想到它们是美的, 但经过画家的集中、概括、想象、构思,就可以把它们画成一幅非常美丽的图画, 表达出艺术家的秀丽、超逸、娴静的主题思想。我们往往在山水画中才进一步 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因为这些画是把客观的山和水和画家主观的认识、体会结 合起来了,通过他对美的表现才引起我们对美的进一步的认识。看了画才恍然 大悟,原来山水是那么美的。不同的画家对同一大自然的山水可以画出风格迥 然不同的图画,因为他们认识不同,认识的主观能力不同,认识的深度不同。有 的画家看了某处风景有超尘出世、逃避现实的想法,有的画家看了有“江山多 娇”的热爱祖国的思想;这就是他们对同一事物认识不同,因此他们画的时候就 有不同的主题思想。作家对题材故事也是一样。作家下到生活里去,认识了很 多人,经历了很多事,确实好像有很多东西可以写,但又觉得这许多事都平平淡 淡,一般化,不知道选哪些人物哪些事件最合适;有时随便挑了一些人一些事来 写,写出来又感到平淡无奇,没有新鲜的东西。这种情况归根结底是由于我们 在庞杂的新事物面前看不到新生活的萌芽,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看不到事物发 展的主要矛盾所在,只看见事物琐碎的表象,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矛盾现象,因此 我们的主题思想立得不正确,或者基本上还正确,但立得不深不高,或者落了俗套,人云亦云,自己没有比别人更深的体会,因此写出来的作品就缺乏新鲜的感 觉。
但当作者找到了“题材所赋予的主题意义”,也就是能深刻认识生活、表现 事物本质的主题思想后,就能给予题材和剧本以新的生命,新的光彩,新的教育 意义。这在戏曲整旧工作上更显示出新的主题思想的确立,给剧本以“起死回 生”、“点石成金”的作用。最显著的例子是《十五贯》。前已述及《十五贯》又名
《双熊梦》,清初朱素臣根据宋人小说《错斩崔宁》加以改编发展而成。故事离奇 曲折,有两条线索:淮阴县有兄弟二人,兄友兰,弟友蕙,家境贫苦,友兰出外做 水手,赚钱供弟弟念书。弟弟书房隔壁住着一个美丽的童养媳,她的未婚夫是 个丑陋的男子。有一只老鼠把童养媳房里的首饰衔到友蕙的书房里,把十五贯 宝钞拖进鼠洞里,而将友蕙药老鼠的烧饼衔到童养媳房里,被她未婚夫误吃中 毒死去。后来发现友蕙手里的首饰是童养媳的,就认为两人有奸请而伙同谋死 丈夫。这时过于执在淮阴做县令, 就把友蕙断成死罪, 并向他追索十五贯钱。 友兰在船上得知了这个消息,又得了商人陶复朱的帮助,赶往淮阴去救他的弟 弟,而遭遇了另一场冤屈的官司。这官司就是改编的《十五贯》里的故事。弟兄 二人在狱中会面,抱头痛哭。后来这两件冤狱都得到了昭雪,熊氏兄弟都取得 了功名,做了官,并且分别娶了这两个女子。原来况钟翻案,不是由于他对案情 发生怀疑,而是由于神明的托梦,这样就大大削弱了况钟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 优良性格,反过来也影响了对过于执的主观主义的批判。全剧给观众的印象只 是清官翻案而已,主题思想非常模糊不清。经改编后,突出了反主观主义和官 僚主义的主题思想,删除了“神明”的作用,使这剧本有现实的思想教育意义,使《十五贯》获得了新的生命。
1.亚理斯多德(今译为“亚里士多德 ):《诗学》第7章盯见《诗学.诗艺》。
2.李渔:《闲情偶寄·减头绪》。
3.李渔:《闲情偶寄·立主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