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意识
韵母判断。听觉呈现读音,要求儿童从两个读音中选出与目标词相同韵母的读音和目标词声调相同的读音。学前和一年级为个别测试任务,由主试呈现读音和图片,要求学生做出反应;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为集体测试任务,由录音机呈现语音刺激,被试在答题卷中选择答案,满分都是12分。例如,给学生呈现两幅图(猪和蛙),然后呈现读音(猪和蛙),随后再呈现一个音如“鸭”让学生说出(学前、一年级)/选择(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哪一个音节的尾音与“鸭”的尾音相同?该项测试12个项目,满分12分。
声调判断。与韵母判断任务相似,学前和一年级为个别测试任务,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为集体测试任务。要求学生选择声调相同的音节。该项测试12个项目,满分12分。
音节删除(学前和一年级)。一共有20个项目,要求儿童从两音节字中删除一个音节,如“火车”,让学生删除“火”,并说出剩下的音节“车”。
工作记忆
数字记忆。该任务采用了常规的数字记忆广度的范式。数字广度是3~10。每个系列测试两次,总分是16。
汉字记忆。测试方法类似于数字记忆广度任务。汉字记忆广度是2~10,总分是18。
快速自动命名 (Rapid Automatic Naming,RAN) 。这个任务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范式。选择5个数字(1,2,3,5,8)并随机排列在5×10矩阵中,生成不同顺序的版本。要求被试快速对数字进行命名,命名时间以秒记录。最后的分数是两次测试的平均值。
语素意识
语素辨别(学前和一年级)。主试在这项测试中应呈现两个同音字(而不是词),让被试判断给定的第三个词要用前两个词语中的哪个字比较合适。如“新”(新年),“心”(心脏),那么,“xīn wēn/新闻”应该用哪个/xīn/(新,心)。共17题,总分17分。
语素产生(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让学生用给定的字组成两个词,一个和例词中一个字的意思相同的词和一个与例词中的字意思不同的一个词。例如,用“面包”的“面”组成一个与他意义相同的词(面粉)和意义不同的词语(面孔)。共选出12个词,总分是24分。
正字法意识
阅读测验
汉字命名。学前和一年级汉字选自小学汉字库(Shu,et al.,2003),根据对学前和小学三年级之前儿童的前测数据,筛选出具有鉴别力的70个汉字。 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所有汉字也选自小学汉字数据库 (Shu,et al.,2003)。汉字数据包括汉字的笔画数,使用频率,汉字出现在小学课本的册数等。按照汉字的信息挑选出720个汉字。并对这720个汉字进行了初测,检验其难度。最后600个汉字被确定下来,并生成了4个版本,每个版本包括150个汉字。正确的命名速率将作为最后的分数。
流畅性阅读。该任务需要学生对句子的正确与否做出判断,如“太阳给了我们光和热”“老虎喜欢吃青草”。 所有句子都使用那些容易且熟悉的汉字。学生将阅读句子并在“对/错”上画圈。研究者首先对题目进行了初试,将句子的数量从82提高到90,同时将阅读时间从5分钟减到3分钟。句子被正确判断的数量作为最后的分数。
智商测验(IQ 测验)
采用瑞文标准化推理测验(Standard Raven’s Progressive Matri-ces )测验的标准化工作是由张厚粲及其同事在中国完成的(Zhang & Wang,1985),该测验包括60个项目。
中文综合能力评价。语文老师以五点量表的方式对每个学生的中文综合能力做出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