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阅读脑加工研究的理论模型(1 / 1)

第1章 阅读汉字时,大脑在做什么——中文和拼音文字阅读的脑机制

Reading Networks for Chinese and Alphabetic Languages

[美国]方小萍(Xiaoping Fang)[1]

[美国]查尔斯·佩尔菲迪(Charles A.Perfetti)[2]

人们在大量的阅读经验中逐渐形成支持阅读的脑网络。由于不同语言和文字的差异性或者阅读经验的不同,支持不同文字的阅读的脑网络也存在差异。中文与拼音文字在字形和形音对应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参与中文与拼音文字阅读的脑机制的不同:相比英文,中文由于在字形加工方面需要更多的视觉空间信息分析,相应地,中文的阅读网络往往额外卷入右侧梭状回和双侧枕中回;英文的语音加工是与字形分析同时进行的组装式的加工,与左侧颞上回后部和左侧额下回的激活有关,而汉字的语音则需要字形分析到一定阶段后才会激活,是一种阈限式的加工,加上中文存在大量同音字的现象,左侧额中回在整合语音和字形并确定最终目标字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尽管不同文字的阅读脑机制存在差异,左侧梭状回在字形分析中的重要性以及左侧顶下小叶在形音匹配中的重要性,在中文和英文阅读中具有普遍性。这些观点得到了来自成人和儿童的母语者以及双语者的脑成像(ERPs, fMRI, PET等)研究的支持。

焦点阅读

·参与中文与英文阅读的脑网络有什么异同?

·儿童和第二语言学习者是如何在学习经验中逐渐形成相应的阅读脑网络的?

关键词

中文,英文,跨语言比较,阅读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