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
随着党员知识结构的改变,思想意识的活跃,传统形式的组织生活内容和做法已不能适应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的要求,常常被认为是“花架子”“走过场”,甚至是“形式主义”“浪费时间”。从本质上来看,组织生活应该具有一定的目标和意义,才能使党员学到东西,提高自己。这就要求,必须注入新的内容,采用灵活有效的方式紧跟蓬勃发展的时代特色,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内在质量。如何既坚持好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同时创新组织生活形式,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载体,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面对新形势,以改革创新精神创新方式方法,使党的组织生活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焕发时代活力势在必行。
从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形式来看,“三会一课”是组织生活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除此之外,还包括:学习文件、汇报思想、民主生活会、发展新党员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活动或会议。组织生活的政治性很强,但并不意味着组织生活只局限于大家坐下来学习和讨论。组织生活的形式可以根据内容来确定,应该安排得生动活泼、丰富多样一些。通过创新方式方法,使党员提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中,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党的组织生活活力:
第一,突出党员主体地位,激发党内组织生活理念创新。当前,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党员接受外界信息的途径复杂多样,思想也呈现多元化。如果我们不认真研究党员主体的现状和特点,一味地以灌输式教育,党员很难接受,会对党内组织生活产生厌烦思想,影响党在党员心目中的形象。新形势下,只有唤醒党员主体地位,使党员“化被动为主动”,在组织中感受主客相融的氛围,才能自觉增强党员的主人翁责任感,自愿调动自身创造力。
第二,突出问题导向,促进党内组织生活内容创新。党内组织生活内容必须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在引导党员凝聚共识、发挥党员为改革献计出力、化解党员、群众思想难题等方面下功夫。
第三,坚持群众路线,激发党内活动生活形式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心里装着群众,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因此,党内组织生活要突出服务群众的特色,真正做到开放务实。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开放组织生活、党群互动、结对联合、服务群众等方式实现形式创新。
第四,把握当前科技革命的新趋势,利用现代技术,给党的组织生活插上科技的翅膀,增强手段创新,丰富组织载体。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尝试“网”化党的组织生活,借助互联网和移动媒体新技术,及时转变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方式,用党的先进理念占领网络阵地和手机等移动媒体阵地,把网上活动与网下活动充分结合起来,把虚拟与现实结合起来,激发党的组织生活新活力。此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借助手机、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多种新媒体终端,建立学习新模式。
总之,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是摆在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要敢于先行先试,形成有益经验,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取得新发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