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中国推动国际关系现代化的方略_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重构(1 / 1)

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重构

全球治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国际秩序变革是关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事,与国际关系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中国在推进国际关系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重构。

(一)中国一直关注国际秩序问题

中国一直将自己视为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也一直关注国际秩序问题。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既有重构国际格局的构想,也有改变国际秩序的含义。在1974年联合国大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首次向国际社会表明了关于国际经济秩序的立场,提出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到了80年代末,面对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邓小平又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问题。邓小平说:“世界上现在有两件事情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苏东剧变开始后,邓小平更加强调建立新秩序。1990年3月3日,他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指出:“我们的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1992年,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正式将建立新秩序定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新秩序的内涵做了系统阐述:“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我们主张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一新秩序包括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这一政策一直被坚持下来。十五大和十六大报告都专门用一段来阐述建立新秩序问题。

综合来看,中国所倡导的新秩序,在经济层面就是改革现行的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在政治层面的核心内容有两个:一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二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这个新秩序的基本精神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是相一致而不是相违背的。如果结合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对联合国的政策,则可以看出,中国要建立的新秩序,并不

是要抛开联合国秩序而“另起炉灶”。中国明确提出:中国重视联合国的作用,并且要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支持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等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所要建立的新秩序是以加强联合国的作用、提高联合国的地位与权威为前提的。简言之,中国要建立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就是在弱化西方强权秩序的同时强化联合国秩序。

中国的新秩序主张得到了一些大国的积极响应。1997年4月23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阐述了建立多极世界和国际新秩序的主张。2005年7月1日,中俄签署了《关于21世纪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根据新的国际形势进一步阐述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欧盟、印度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虽然没有像中俄那样旗帜鲜明地阐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但从他们的外交实践以及对外政策宣示来看,它们赞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并提高联合国的地位。比如欧盟就主张通过改革来加强而不是削弱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联合国“不应沦为少数国家谋求国家利益的工具”。

不过,国际秩序变革是一个复杂而又曲折的过程。随着世情的发展,中国对国际秩序问题的认识越来越理性、务实。中共十七大报告在讲国际秩序问题时,表述方式有所变化,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代替“建立新秩序”。十八大报告坚持了这个提法。

(二)中国积极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改革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中国越来越重视参与全球治理和促进全球合作。在2014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改革”。与之相应,中国也更加重视国际秩序问题。习近平强调:“要充分估计国际秩序之争的长期性,更要看到国际体系变革方向不会改变。”

中国领导人重视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更体现在对中国外交战略布局的调整上。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将多边外交置于外交战略布局的重要位置上,与之相应,中国的多边外交日益活跃。不过,中国在开展多边外交时,更多地是将多边机制和活动作

为发展同一些重要国家双边关系的舞台和机遇,即使是多边事务,中国也主要是着眼于维护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共十八大之后,情况有所不同。在2014年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在阐述中国外交战略布局中的多边外交时,习近平特别强调要“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改革,增加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从中可以洞见,推动国际秩序变革将成为未来中国多边外交的重要内容。总的来看,中国在国际秩序变革上会更加积极作为。中国的宗旨是促使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更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变革。落实到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不同侧面,结合中国自身利益和外交战略布局,中国应采取不同的策略方针。

在国际经济秩序方面,中国应积极参与现有的国际机制,谋求在其中提升地位,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积极进取,进行机制创新,比如创建亚投行。在机制创新上,应当保持开放性,吸收西方国家参加,将新机制建设成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的平台,而不是对抗的堡垒。

在国际政治秩序方面,中国应积极推动联合国改革,把握改革大方向,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提高联合国的效率。对可能出现的偏离正确方向的改革方案,中国应当立场鲜明地加以反对。针对与中国立场相背方案的提案国,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此外,还需要将联合国改革与中国总体外交战略结合起来。

随着国际安全形势趋于复杂,许多国家政府及学界有时将国际安全秩序从国际政治秩序中分离出来。目前国际安全秩序的状况是多层次的。就安全机制来看,在全球层面有联合国安理会,同时还并存着北约、美日同盟等以美国为轴心的同盟体系;在区域层面有欧洲联盟、非洲联盟、“亚信”等组织和机制;在次区域层面有上海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等组织和机制。此外还有朝核六方会谈、伊核七方会谈等议题性的多边机制。在国际安全秩序构建上,中国应重点打造周边安全共同体和亚洲安全共同体,同时通过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新型国际关系来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安全,打造人类安全共同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