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新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进一步开创了中国外交和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是用“亲、诚、惠、容”理念经略和塑造周边。倡导和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强调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
在实践中,提出通过坚持讲信修睦、坚持合作共赢、坚持守望相助、坚持心心相印、坚持开放包容和“2+7”合作框架发展与东盟的关系 ,打造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朝鲜半岛,以处理推进半岛无核化、维持半岛稳定和维护中朝友好关系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为关键,将半岛无核化置于首位,推动中朝关系向正常关系加强睦邻友好发展。顺势加强中韩关系,提出中韩成为实现共同发展的伙伴、致力地区和平的伙伴、携手振兴亚洲的伙伴、促进世界繁荣的伙伴。坚决反对日本背信弃义、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强烈敦促日本正视当前中日关系的严峻局面,承认钓鱼岛主权争议,纠正侵犯中国主权的错误做法,回到谈判解决钓鱼岛问题的轨道上来。同时,坚决反对日本歪曲历史和破坏战后国际秩序的图谋。处理南海问题,赞成并倡导“双轨思路”,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谈判寻求和平解决,而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
二是积极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继续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重点加大相互政治支持,坚定支持对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努力,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面扩大务实合作,把两国高水平的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实际成果。密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协调配合,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二战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中俄关系的新进展为大国间和谐共处树立了典范,在当今国际关系中为促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重要的稳定作用。
推动中美建立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强调要增进互信、把握方向,相互尊重、聚同化异,平等互利、深化合作,着眼民众、加深友谊,力争打破大国冲突对抗的传统规律,开创大国关系发展新模式。加强与发展中欧关系,强调中国和欧盟要做和平伙伴,带头走和平发展道路;要做增长伙伴,相互提供发展机遇;要做改革的伙伴,相互借鉴、相互支持;要做文明伙伴,为彼此进步提供更多营养。
三是以正确义利观和新框架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以“真、实、亲、诚”和“461”框架打造中非合作升级版。以“1+2+3”合作格局深化中阿天然合作伙伴关系。以“1+3+6”合作新框架 构建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强调要坚持平等相待,始终真诚相助;坚持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坚持交流互鉴,巩固世代友好;坚持国际协作,维护共同权益;坚持整体合作,促进双边关系。坚持同金砖国家做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发扬金砖国家独特的合作伙伴精神,推动金砖国家形成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强调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协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拓展更大经济发展空间,开展全方位经济合作;扎实推动务实合作,确保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尽快启动,推动应急储备安排尽早投入运作,更多发挥工商理事会、智库理事会作用;塑造有利外部发展环境;推动金砖国家在经济总量、对外贸易、国际投资等方面占全球比重继续上升,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把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的有关共识和决定落到实处,加强全球宏观经济
政策协调,防范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变动给金砖国家带来负面外溢效应;做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全球安全的促进者、国际安全秩序的建设者,将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和维护网络安全作为重点合作领域,倡导新的安全观,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安全合作体系。
四是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联合国、APEC会议、中国—东盟峰会、金砖国家峰会、上合组织会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机制、伊核问题国际会议机制以及博鳌亚洲论坛等各种多边场合,中国领导人充分利用多边机制的舞台作用,展示了中国外交的新理念、新风格。
五是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重视公共外交,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加强人大、政协、地方、民间团体的对外交流,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社会基础。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民间对外友好交流,广交朋友、广结善缘,以诚感人、以心暖人、以情动人,引导国外机构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此外,还积极推动与各国合作共赢,让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摒弃“你输我赢,非赢即输”的陈旧思维,在经济上,强调寻求共同利益,主张共同发展和繁荣;在政治上,强调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在安全上,强调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推动各方朝着互利共赢、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在文化上,强调包容互鉴、共生共存,主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坚持共同发展的大方向,结成利益共同体;构建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形成命运共同体;维护和平发展的大环境,打造责任共同体。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倡导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治标和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为目标全面推进核安全努力。倡导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在对外开放方面,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推动内需与外需、出口与进口、“引进来”与“走出去”、东部与中西部协调发展,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开放型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
一是贸易大国地位得到巩固和提升,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受全球市场需求低迷、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叠加影响,国际贸易呈现金融危机以来的低速增长态势,我国外贸增速放缓,但仍然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1—2014年,货物贸易年均增速为9.7%,高于全球同期4.2个百分点,货物贸易占全球份额由2010年的10.4%上升到2014年的12.4%。服务贸易保持快速发展,服务进出口总额从2010年的3624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6043亿美元,年均增长13.6%,世界排名从第四位上升至第二位。
二是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连续23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面对全球外国投资总体下降的形势,中国坚持利用外资“三个不会变”,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利用外资实现稳定发展。“十二五”前四年,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974.7亿美元,年均增长2.9%,2014年首次位居世界第一。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达55.4%,高于制造业22个百分点;产业梯度转移成效明显,2014年中西部利用外资占比达18.1%,比“十一五”末提高了3.1个百分点。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等机构超过2000家, 研发、设计、物流等高端环节加快向我国转移。
三是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投资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三。2011年以来,我国走出去的层次、水平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对外直接投资由2010年的688.1亿美元增加至2014年的1231.2亿美元,年均增长15.7%,世界排名由第六位升至第三位,双
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标志着我国从输出产品向输出资本转变。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年均增速为11.5%,正从偏重工程总承包和土建施工向项目融资、设计咨询、运营维护、后期管理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对外输出劳务人员年均增速为8.1%。
四是多双边经贸关系取得新成果,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增强。面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话语权和主导权争夺更趋激烈,中国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机制建设,充分利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等平台,成功举办了APEC北京峰会,引导国际经济秩序朝于我有利方向发展;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中的主渠道地位,推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达成“早期收获”协议,积极推动制定多边投资规则;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实施,上合组织、泛北部湾、大湄公河、中亚、东盟东部增长区、大图们倡议等区域次区域合作不断深入,多边、双边、区域开放合作齐头并进,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有利外部环境。
自贸试验区建设主要任务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累经验。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广东、天津、福建等自贸试验区以来,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截止到2015年10月,负面清单条目数已由上海自贸试验区2014年的139条缩减至122条,金融、航运、商贸、专业服务、文化及社会服务领域的多项扩大开放措施全面实施。二是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有效运行。创新“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监管制度,推出“先入区、后报关”等60余项创新举措,启动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管理制度,建立贸易、运输、加工、仓储等业务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三是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有序推进。截至2015年8月,上海自贸试验区已有36家机构接入分账核算单元体系,开设2.6万多个自由贸易账户,账户收支总额超过1万亿元。四是逐步在全国推行自贸试验区经验。目前,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取得的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已在全国推广27项,将继续在全国范围推广28项,在海关特殊监管区推广6项。
建设“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东南亚期间,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倡议。近几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紧紧围绕“五通”,全面推进与沿线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合作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达到1.12万亿美元,占我贸易总额的26%;对外直接投资125亿美元,占我对外投资总额的12.1%,完成工程承包营业额643亿美元,接近总额的一半。二是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商品和劳务输出为主发展到商品、服务、资本输出“多头并进”,从单个企业走出去发展到通过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集群式走出去。三是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扎实推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匈塞铁路等项目进展顺利,中白工业园、中马钦州产业园和马中关丹产业园、中印尼综合产业园、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园区加快建设。这些项目促进了相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就业和民生改善,展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广阔前景。
当今世界仍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绝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绝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