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_五、接受批评态度诚恳(1 / 1)

五、接受批评态度诚恳

态度诚恳地接受批评,过而能改,是中华民族赞赏的一种品德。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滕文公下》记载,戴盈之说:“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说:“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简言之,有错即改,不待来年。

态度诚恳地接受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在长期探索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道路的过程中,由于道路的开拓性,认识的局限性,我们难免也确实犯过许多错误,如大跃进、**等错误,对于这些错误,我们党不是逃避,而是勇于担当,接受批评,认真改正。毛泽东曾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如对于“大跃进”,在1962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倡导白天出气、晚上看戏,并认真地承担责任:“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别人推卸责任,其他一些同志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还说,“有了错误,……我看不应当怕。我们的态度是: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邓小平指出:“党

内不论什么人,不论职务高低,都要能接受批评和进行自我批评。”江泽民强调:“领导干部要广纳善言,闻过则喜,这对自己的进步和提高大有好处,对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也大有好处。”胡锦涛指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过程,是正确认识自己,加强党性锻炼的过程;也是自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过程,又是学习在正常的党内生活中接受组织、同志、群众的帮助和监督的过程。”习近平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并要求党员干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做到接受批评态度诚恳,要闻过则谢。人无完人,世界上谁没有犯过错误?关键是对待错误的态度。有的人老虎屁股摸不得,一听到别人批评自己,不是暴跳如雷,就是百般抵赖,甚至挑剔别人。这就不是正确的态度,更不是诚恳的态度。韩愈说:告我以吾过者,吾之师也。此话一点不假。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批评我们、指出我们缺点错误的人,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而不是敌人,恰恰那些从来不讲我们丝毫过失的人,不是认识不到位,就是包藏祸心,值得注意。别人指出我们的错误,我们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变错误为肥料,变坏事为好事,岂不可喜,岂不值得真诚地感谢。

要真诚认错。态度问题是一个认识问题。诚恳接受批评的态度,是真诚认

错的态度。要认清错误的性质,真正认识错误给同志、给集体甚至给党和国家事业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并依据错误的状况做出相应的检查,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提出改正措施,以让同志们监督自己改正错误,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这些是接受批评态度诚恳的表现,也是改正错误的前提。这样做,不仅不会损害自己的形象,反而会提高自己的威信。正如邓小平所说:“有错误,自己讲,而且讲够,又能倾听别人批评的意见,这就有了主动,就可以使大家心情舒畅。这样做绝不会损害自己的威信,只会提高自己的威信。”

要真正改正错误。这是批评者的目的,也是判断接受批评态度诚恳与否的标准。没有对错误的改正,说接受批评,不是心莫在焉,就是口是心非、阳奉阴违,瞒天过海、蒙混过关,同态度诚恳相差十万八千里。古人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党员干部更应该闻过即改。一是终止错误。对正在犯的错误,立刻觉醒,立刻改正,千万不能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二是纠正错误。共产党人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没有什么错误是不能改正的。应评估错误的状况,分析错误的损失,进行应有的改正和补偿。三是防止再犯。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找出错误发生的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进行学习教育,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防止同类错误的再次发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