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景,是对客观世界的主体把握。世界的图景,是以科学为依据的整体构思。不少科学家都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位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就说过,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由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的链条。这个观点,也就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构思的世界图景。社会图景,是以社会各门学科的知识为依据的关于人类社会结构和发展阶段性的构思。
无论是关于自然还是社会的图景,都会受到实践和思维水平的制约,是相对的可变的。但任何具有科学性的图景,总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反映对象的真实性。人类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穷尽对象,构思一个永恒不变的世界图景。世界是发展的,认识是深化的。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关于世界的描绘是虚构的,完全取决于认识主体对世界的解释。否则,我们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和不可知主义。事实上,任何具有科学性的图景,总是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揭示对象的客观实在性。虚构的图景会出现,但它在实践中会不断被清洗被证伪。人类总是通过图景的转换不断接近客观世界,这表现为哲学和科学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