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手段,任何目的都无法实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人并不是单纯依靠目的而是依靠手段来实现目的。黑格尔重视手段。他认为手段是比外在的合目的性的有限目的更高的东西。工具保存下来,而直接的享受却是暂时的,并会被遗忘的。人因自己使用工具而具有支配外部自然界的力量,然而就自己的目的来说,他却是服从自然的。列宁认为这是“黑格尔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马克思就非常重视工具和手段。他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1]
劳动工具,实际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系统。人类的实践不是主客二项,而是三项,即主客之间有一个复杂的中介系统。从原始人的打磨石器到青铜器,再到大机器,一直到目前的自动化机器、人工智能,就是这个中介系统的进步。正是它的变化,推动了主体的变化(没有拖拉机就没有拖拉机手,没有飞机就没有驾驶员)、主客体关系的变化(认识对象的变化、距离的变化、观察的深度和远度的变化,等等)。人类社会的变化往往是从中介系统开始的,中介系统使人作为主体而存在,而不致被融化于客体之中。动物无中介,动物自身就是自然界。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3卷,2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