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 / 1)

肖前 黄楠森 陈晏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总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1]

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概念的完备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的伟大变革的关键。实践的观点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它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统一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体现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的实践范畴作为自己理论体系的核心,它也就必然具备革命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一种唯物主义哲学。从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方式上看,一切唯物主义哲学都是肯定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一般说来,唯物主义是以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具有空间特征或可感特征的外部客观存在作为第一性的存在去说明世界的。但是,如何规定这种客观存在,则进而凸显出了唯物主义不同形态之间的区别。古代唯物主义是独断论的,它只是提出了解释世界的原则,却不能证明这种原则的合理性。近代哲学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对立,在这种背景下的近代唯物主义试图以感觉经验为基础去说明世界,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因而多是经验论的。但经验论原则由于其固执于受动性的一面,而必然导致认识论上的怀疑论以及历史观中人与环境关系上的二律背反等严重的理论困难。德国古典哲学以唯心主义的方式改造了经验概念,康德把经验理解为一种思维范畴对所予感性材料的能动的构成作用,黑格尔进一步把经验理解为一种“意识对它自身——既对它的知识又对它的对象——所实行的这种辩证运动”[2],从而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对于经验概念的这两种抽象规定,把它改造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它作为基础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使唯物主义获得了现代的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物质实践活动原则,就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现实的能动性原则。实践活动作为人类“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活动,是一种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客观的活动,本身即构成了一种客观的存在。同时,它又是一种能动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人“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3]。因此,实践是人与外部自然之间的一种客观的关系,一种物质性的否定性关系。自然界作为先于人类的存在,其直接的存在形态是不完全合乎人的生存需要或目的的。人类要以人的方式生存,就必须以自己的物质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否定外部自然的直接存在形态,使之成为合乎人的目的的存在,成为人类存在的一种要素。这种表现人对于外部自然的物质性的否定性关系的实践,也就成了人类存在的本质,构成了人类的基本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理解为一种客观的活动,一种能动的现实存在,与此同时就克服了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经验概念的缺陷。旧唯物主义的感觉经验概念单纯地是一种受动性原则,唯心主义的精神经验概念单纯地是一种抽象的能动性原则,二者是正相对立的,但它们都不理解人与外部自然的否定性关系是一种真正的客观的活动,而把这种关系视为主体的内部状态,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殊途同归的。唯心主义所说的经验作为精神主体的产物,固然是限于主体内部的;旧唯物主义所说的经验虽然被视为外部刺激的产物,但其本身也仍只是一种主体的内部状态,而且在不能证明其客观性的情况下更不可能超越这种内部状态。这样,无论是旧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由于缺乏一种沟通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而不可能真正合理地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实践作为一种能动的客观的活动,却提供了这样一种连接、沟通思维与存在的中介。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就不仅仅被理解为一种存在于主体内部的状态,而首先直接地就是一种客观存在。在这种理解中,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既非旧唯物主义所坚持的那样是人被动地统一于外部自然,亦非唯心主义所主张的那样是自然统一于精神,而是思维与存在辩证地、现实地统一于物质实践,而且,“这种统一性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快或慢的发展而不断改变”[4]。理解了这种现实的统一性,困扰着旧唯物主义的那些难题就迎刃而解了。首先,旧唯物主义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理解为仅仅是存在于主体内部的状态这一理论困难得到了克服。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本身就是思维的客观性的直接证明,只有实践才是对于怀疑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其次,旧唯物主义遇到的所谓“人是环境的产物”与“意见支配世界”的二律背反,也将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的辩证命题所代替。所谓环境就是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社会也就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谓环境决定人,就是人的活动决定人。人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改变环境,一方面又改变人自身,这就是人和环境在实践基础上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以实践概念为基础,唯物论和辩证法这两种哲学传统获得了统一。在以往的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中,这两种传统基本上是彼此分离的。古代唯物论之中尚包含着某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近代的唯物论则把自身抽象化了。“唯物主义在它的第一个创始人培根那里,还在朴素的形式下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唯物主义在以后的发展中变得片面了”,“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5],以致成了17、18世纪特有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俘获物。它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肉体感受性,完全否认了人的能动性,否认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否认了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矛盾运动。与此相反,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则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发展了辩证法,把辩证法理解为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矛盾对立或相互否定,并最终走向扬弃对立即否定之否定的历史性的运动过程,当然这一过程是局限于观念或精神的领域之内的。显然,这两种哲学传统在以往不仅是分离的,而且是对立的。但它们都包含着各自的合理性,只是在现有的形式上无法把它们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物质实践活动来规定人的本质,这就为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以实践概念为基础,在黑格尔那里是抽象的精神运动的主体便被转换成了“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界”;在黑格尔那里是绝对精神的自我异化、自我对立的矛盾运动便被转换为或现实化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运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解决也就被理解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的相互作用过程。这样,辩证法就被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成为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或辩证的唯物主义。

以实践概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的实践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的本质,也就逻辑必然地要将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于社会历史的领域,使哲学唯物主义彻底化,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

旧唯物主义仅仅在自然观的领域里才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历史观的领域则与唯心主义殊途同归,完全背叛了自己。它之所以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主要的就是由于它缺乏实践的观点,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因而也就不能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这样,一方面,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被视为纯粹客观的自在的东西;而另一方面,人类的活动本身却被视为纯粹主观的东西,从而由人类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也就被视为一种主观的过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体现受动性和能动性之统一的实践概念为基础,把实践理解为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历史过程的客观性质就被清楚地揭示了出来。社会历史就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基础性的实践活动则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因此,人类历史在本质上也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历史。由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去说明人类历史,也就是用物质的原因去说明人类历史,这才有了历史的唯物主义,才把唯心主义从历史观这一最后的避难所驱逐了出去。

显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并不是脱离开对于自然的唯物主义理解的。这不仅在于它肯定了自然界对于人的先在性,即肯定了人周围的自然界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前提,而且更在于它把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即物质生产实践作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以往历史观的根本错误恰恰在于它忽视了这一历史的现实基础,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排除于历史之外,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并由此而陷入了历史的唯心主义。同样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自然的唯物主义理解也不是脱离开对于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的。它把实践视为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把物质生产实践视为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也就把历史的观念带进了自然领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人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6]。人类在其中生活的自然界,是处处打下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印记的自然界,是人化了或人化着的自然界。旧唯物主义由于没有对于人类历史的以实践概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理解,因而它对自然的理解也只能是直观的。恩格斯在批评旧的自然观时指出,“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完全忽视了人的活动对他的思维的影响;它们一个只知道自然界,另一个又只知道思想。但是,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7]。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即使在自然观上也并没有真正合理地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在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也是不彻底的。

可见,实践概念不仅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也应是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是密切相连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8]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实践的观点,揭示了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相互制约关系,从而使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与本体论也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达成了统一。实践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从而也是人类把握现存感性世界的认识活动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作为存在论或本体论的自然观和历史观,也在同一实践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它的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的认识不是对于外部世界的静观,不是一种同实践无关的纯粹理性的活动,它本身就是实践过程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是实践过程的内化。实践是以物质工具为中介而对于对象世界的实际的把握,认识则是以语言符号为中介而对于对象世界的观念的把握或象征性把握。这两种把握活动应当是彼此一致且互为前提的。由于语言符号可以超越物质工具的时空限制,因而认识活动作为对于对象的观念的把握可以极大地超越对于对象的实际的把握。但认识归根到底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源泉,而且是认识的真理性、客观性的标准;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所以,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即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两个方面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获得了统一。

总之,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核心、最为基础的范畴。只是在实践范畴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哲学,构成了一个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统一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

实践范畴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是如此重要,它也就不免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非难或曲解。由于实践既是一种客观的活动又是一种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主体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因而对它的误解或曲解也就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的曲解是抹杀实践的客观性、受动性一面,而只是把它看作一种人的能动的活动。这在理论上的最突出的表现是忽视或否认自然对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先在性、独立性以及它对人的能动性的限制作用,而将自然消融于人类活动的社会历史形式之中。如卢卡奇写道:“自然是一个社会的范畴。这就是说,在任何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上,无论把什么看成自然,这一自然总是与人相关的,也不论人与自然的联结采取什么形式,即不论自然的形式是什么,自然的内容、范围和客观性总是受社会制约的。”[9]葛兰西也写道:“是不是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而且直到某时,自然所提供的机会并不是对于预先存在的力量——对物质的预先存在的性质——的发现和发明,而是同社会兴趣、同生产力的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性紧密相连的‘创造’?”[10]显然,卢卡奇和葛兰西是过分地夸大了实践活动的能动性、主动性一面,并由此而走向了唯心主义。另一个方面的曲解是抹杀实践活动的能动性的一面,把人类活动归结为纯粹客观的、受动的物质运动。这在理论上一般表现为把人类历史自然化,把历史过程等同于自然过程。这实际上是竭力把马克思所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混同于费尔巴哈和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其代表人物当首推考茨基等第二国际的“正统派”和普列汉诺夫。这种理解由于抹杀了实践的能动性,也就不懂得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的辩证法,并由此而滑向了列宁反复斥责的庸俗唯物主义。这两种曲解从结论上看似乎相反,但在方法论上却是相同的。二者都是割裂了实践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各自抓住了其中的一个方面而把实践概念抽象化了。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就首先要正确地把握实践范畴,而要正确地把握实践范畴,就必须清除对于实践范畴的上述种种曲解。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批判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批判性特征,不仅在于它公开申明自己服务于无产阶级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人类解放事业,而且更在于这种哲学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革命性、批判性的规定。这种革命性、批判性的规定在逻辑上内含于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基石的实践概念之中。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对于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人不是像动物那样肯定自然的直接存在状态,使自己消极地适应自然,而是以自身的活动否定自然的直接存在状态,赋予它以合乎人类目的或需要的形式,使“自在之物”成为合乎人的目的的“为我之物”。这种客观的、实在的否定性活动,是人类一切革命性、否定性活动的原初形态,也就是说,物质生产作为人对自然的否定性关系,是人类一切否定性即革命性活动之源。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构成了全部人类活动的基础。因此,物质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必然导致人类活动的所有其他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即人对外部自然的关系的革命性变化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经济的、政治的以及精神的交往关系的革命性变化。这也就说明,只有当人与外部自然的否定性关系的进展能够提供人的解放的现实条件时,解放才是可能的。“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11]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类的自由解放作为自己的宗旨,它也就必然要把革命地改造现实的实践提到首位。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内含否定性、革命性规定的实践概念作为自身的基础,便从根本上决定了它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

革命性、批判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也必然要体现在它的方法论之中。马克思通过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指出对于现存事物不能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要同时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要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这里提出的不仅是一个世界观或存在论的原则,而且也是一个根本的方法论原则。对现存事物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要从人与对象的否定性关系上去理解。现存感性世界是人类世世代代实践活动的结果,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对象,它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永远地经历着革命性的改造和变革。因此,从人与对象的否定性关系去理解,也就是把现存事物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暂时性环节去理解。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12]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在方法论上的体现。

实践作为人对外部世界的否定性活动,固然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却不是一种盲目的活动,而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一种赋予外部世界以合目的性形式的创造性活动。一切属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这是它与动物的活动的根本不同之处。这也就是说,人的活动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而动物的活动则是无主体性的受动的活动。人远远超越于动物之处,在于他不仅拥有一个客观的世界,而且拥有一个主观的世界。人有思想,就可以超出现存事物的思想范围,即在对现存事物的直接存在状态实行实在的否定之前,可以实行观念的否定。而且,观念的否定是实在的否定的先导,或者说,观念上的否定性活动是构成实践这种实在的否定性活动的一个内在环节。人们活动的目的就是对于现存事物的观念上的否定。人们以其所选择的目的为范型而进行实践活动,将目的实现于外部世界,就是对于现存事物的实在的否定。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断地使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它充分表现了人的主体性。因此,以内含否定性、革命性规定的实践概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高度尊重和弘扬人的主体性。现实的而非抽象的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标志着他们的新世界观创立过程的成熟阶段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宣布:“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13]这里表达的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因而也就是一种革命的批判的哲学。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范畴作为解决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基石,不仅决定了它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而且决定了它在本质上是科学的和客观的,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理论的科学性是理论内容的客观真理性和逻辑形式的严密性、完整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真理性不仅在于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并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过的真理体系,而且在于它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客观性原则,这一客观性原则也同样是由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的实践概念所规定的,因为实践概念就内含着客观性、受动性的规定。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的活动,但实践活动的目的的实现却是受着既定的物质条件制约的。作为实践对象的外部自然界是不受人们任意支配的、具有自身规律的存在,自然规律预先限制了人类活动的可能范围。同时,实践活动目的的实现也受着既定的实践手段的限制。虽然这后一种限制是历史地变化的,但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却又是一种十分确定的限制。由于外部条件的种种限制,人类的每一种特定实践可能进行的范围都是确定的、客观的。正是实践概念内含的这种客观性的规定,决定了建立在这一概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客观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它逻辑上的严密性、完整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实践的观点彻底唯物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从而为彻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建立确定了自觉的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价值论都是建立在同一实践概念的基础之上的,因而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贯通的,是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的,它们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真理性是理论的内容方面,逻辑的严密性、完整性则是其形式方面。内容和形式不是相互外在的。内容上的客观真理性必须以严密完整的逻辑形式才能表达出来,而又只有当其内容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时,逻辑上的完整性、严密性才是可能的。理论内容上的客观真理性和逻辑形式上的严密性、完整性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完整表现。

科学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体现于方法论上,便是要求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事物,对待人的实践活动。客观性原则同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它不仅是一个构建科学的世界观的原则,也是一个科学的方法论的原则。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性原则精辟地表述为“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客观性原则或“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是要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尊重客观规律,承认包括现实的实践手段体系在内的各种客观条件对于人的活动的制约。唯心主义否认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旧唯物主义则把外部条件看成不变的、僵硬的,否认人的活动改变外部条件的能动作用,它们都违背了或偏离了客观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都是它的内在的本质规定,二者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的统一。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中产生并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客观真理性的科学理论,它才能够成为无产阶级指导实践、变革现实的武器,才能在实践中充分展示它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也正因为这个哲学的实践的本性要求它超出思想理论的主观范畴,化为群众批判现实、变革现实的革命实践,它才谈得上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才能获得并保持自己的客观真理性、科学性。

总体框架

第一章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节 哲学及其社会功能

一、什么是哲学

二、哲学的特点

三、哲学的功能

第二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形成和提出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哲学派别

第三节 哲学的历史发展

一、哲学的历程

二、科学的分化与哲学的发展

三、哲学的发展与文明的创造和演进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社会历史前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理论前提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进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批判的哲学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自然科学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一、对世界统一性的不同认识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三、现实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

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三、物质世界的无限性

第三节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相对独立性

一、意识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四节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

一、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证明

二、人和自然的物质统一性的证明

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哲学意义

第四章 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

一、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二、普遍联系中的系统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条件论

第二节 世界的运动发展

一、运动、变化、发展

二、世界发展的方向性及其表现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过程论

第三节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一、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第五章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第一节 整体与部分

一、整体与部分的含义

二、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三、作为思维形式的整体与部分

第二节 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

一、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含义

二、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辩证关系

三、作为思维形式的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

第三节 相对与绝对

一、相对与绝对的含义

二、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

三、作为思维形式的相对与绝对

第四节 原因与结果

一、原因与结果的含义

二、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三、作为思维形式的原因与结果

第五节 偶然与必然

一、偶然与必然的含义

二、偶然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三、作为思维形式的偶然与必然

第六节 形式与内容

一、形式与内容的含义

二、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三、作为思维形式的形式与内容

第七节 现象与本质

一、现象与本质的含义

二、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三、作为思维形式的现象与本质

第八节 可能与现实

一、现实与可能的含义

二、可能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三、作为思维形式的可能与现实

第六章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量变质变规律

一、质、量、度

二、量变和质变

三、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

一、辩证矛盾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三、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辩证否定

二、否定之否定

第七章 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第一节 实践和人类社会的产生

一、人类社会的产生

二、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

三、社会同自然的区别

四、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人的本质

一、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

二、人是进行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三、人是社会历史的存在

第三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二、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四、社会历史的规律性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关系

第八章 物质生产

第一节 物质生产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一、生产实践的基本内容与形式

二、物质生产实践是根本的实践形式

第二节 物质生产力

一、物质生产力的构成

二、物质生产力的内在矛盾及其历史演变

第三节 现代生产实践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一、现代生产实践的特点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九章 物质生产基础上的社会有机系统

第一节 社会交往与社会有机系统

一、社会是人类个体之间的交往关系

二、社会交往的特征和分层

三、社会交往关系的规范化、制度化

四、社会有机系统及其基本结构

第二节 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一、社会的生产关系

二、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

第三节 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

一、社会上层建筑赖以竖立的经济基础

二、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

三、政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

第四节 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

一、人类的精神生活

二、精神生活的意识形态化

三、社会思想上层建筑在社会有机系统中的地位

第五节 社会有机系统的演化

一、社会的整体运动

二、社会形态的演进

三、社会有机系统的演进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四、社会有机系统演进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第十章 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一、阶级的起源和社会阶级结构的演变

二、阶级斗争及其历史作用

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第二节 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

一、国家的本质

二、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

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和政治自由

一、从资本主义民主到社会主义民主

二、政治自由的历史形态

第十一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第一节 历史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

一、历史是人的活动的总和

二、人的历史活动的客观制约性

第二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

一、贬低或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是唯心史观的重要特征

二、唯物史观确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 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一、个人及其历史作用的一般原理

二、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

三、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

第四节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十二章 科学及其社会功能

第一节 科学的一般特征和社会作用

一、科学的形成和本质

二、科学的分类及其类别特征

三、科学活动是社会总劳动的特殊部分

四、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

第二节 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

一、社会生产决定科学的发展

二、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制约科学的进步

三、政治、哲学、教育等社会因素影响科学的发展

第三节 现代科技革命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

一、现代科技革命的性质和特征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章 认识的本质和特征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

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

二、反映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反映概念的演进

第二节 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

一、科学的实践概念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

第三节 认识的系统结构和基本属性

一、认识的系统结构

二、认识的基本属性

第四节 认识的历史演化和现代发展趋势

一、认识的历史演化

二、现代认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十四章 认识的辩证过程

第一节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

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三、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四、理性认识的深化

第二节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的飞跃

一、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实践理念

三、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前提和途径

第三节 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

一、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的作用

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四、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十五章 思维方法

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

一、方法的发生和发展

二、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三、方法论

第二节 辩证思维方法

一、辩证思维的基本形式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一、现代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

二、现代科学思维的一般方法

三、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第十六章 真理和价值

第一节 真理

一、客观真理

二、实践是鉴别真理和谬误的根本标准

三、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第二节 价值

一、什么是价值

二、价值的特征

三、价值与评价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一、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二、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真、善、美

第十七章 文化、文明和社会进步

第一节 文化的实质和人的发展

一、文化的内涵

二、人类发展和文化存在

三、两种不同的文化理论

第二节 文化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一、文化的分类

二、文化的一般结构

三、文化的社会功能

四、文化的认识功能

第三节 文化和文明的发展

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三、文明是文化进步程度的标志

第十八章 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解放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性的具体性

二、人在历史发展中达到自身的全面性

第二节 人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的内涵

二、人的价值的实现

三、人的价值的评价

第三节 人的自由

一、必然和自由

二、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三、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 本章内容选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章第二节。文中标题由编者所加。

[2]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6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3卷,20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1卷,4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卷,163、16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1卷,4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3卷,55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1卷,2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 [匈]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英文版,234页,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71。

[10] [意]葛兰西:《实践哲学》,162页,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36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2卷,21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1卷,4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