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相对性或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即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它的含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物质世界一定部分、一定阶段的正确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物质世界在内容上、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人们已获得的正确认识,只是对物质世界及其属性的一部分内容的认识,因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和有限的。
第二,从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现象认识的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因而都具有近似性,都有待于继续深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也是相对的。承认我们的认识有待深化,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第三,每一时代的个人或人类都只能认识有限的物质世界,在这个意义上,真理也是相对的。物质世界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来说都是无限的,而每一历史时代的人们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都只能认识有限的物质世界。无论何时,宇宙间总有尚未被认识之物,尚未被认识的领域,承认人类认识还有待于扩展,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所谓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就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正确反映的无条件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任何真理都是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意识的客观内容,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同谬误有着原则的界限,在它的适用范围内都不能被推翻,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因此,只要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其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需要说明的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并非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真理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属性和方面,二者间并没有固定不移的界限,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容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一个过程,永远处在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
概括地说,从真理的两重性看,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如果割裂这两方面的统一,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或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是一个发展过程。它把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达到的有限的、近似正确的认识凝固化,使之变成僵死的教条。相对主义真理观则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从而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这样,就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抹杀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陷入诡辩论。
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因而它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依然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是真正地坚持。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不变的教条的教条主义;二要反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否认它的真理性和指导作用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