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的创造,是一种广义的创造,一切增加了价值的活动都可看作是价值创造,同样地,价值的实现也是广义的实现。这种创造和实现,依赖着各个个人的活动,但从本质上说,主要不是一个个体性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是社会性的创造和实现,是在无数个人活动的总过程中达成的价值创造和实现。从历史的情况看,人们的活动在创造和增加正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价值,但总的说来,是正价值超过了负价值,价值总量在增加在扩大,这就是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尽管说这种增加、增长不是平均地进行的,可进化、进步、发展是一个总的趋势、总的倾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价值创造和实现绝非一途,其途径、其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的过程就是生产和再生产连续不断地进行的过程,这里有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和人的生产几种形式,它们错综复杂,共同地构成了实际社会生活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就是价值创造和实现的过程。
物质生产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的成果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资料,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这些物质产品,就是各种价值客体,或叫价值物,在它们中包含了人的目的性因素,是作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而存在的。社会物质生产的规模越大,范围越广,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越多,质量越好,功能越全,就越是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就越高,社会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物质生产越是发展,物质产品越是丰富多样,表明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越高,社会的物质价值总量越多。物质生产的过程就是人们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物质生产越是发展,人们越是发现更多的物质客体,发现物质客体的新的功能和可利用的属性,表明潜在的物质价值的领域越是广阔,人们的价值世界的边疆越是扩大,各种物质价值的实现也就越充分。
精神生产是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生产形式,按照马克思的说法,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才是人类的真正意义的分工,也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分工。精神生产提供了大量的精神产品,这些精神产品构成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消费对象和生产资料,是社会的精神财富,是精神价值的价值客体或载体。这些精神生产的门类多种多样,精神产品更是多种多样,有理论、宗教、艺术、科学,等等,各自又分为不同的门类。比如艺术中就有绘画、雕塑、建筑、舞蹈、音乐、文学、戏曲、电影、摄影、书法,等等,它们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地发展着,还会出现更多的门类,同一门类中还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流派。精神生产拓宽了人类的精神生活的世界,各种精神产品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在满足精神需要的同时又生产出了新的精神需要以及新的消费能力和生产能力。
精神生产是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也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所能提供人们满足其物质生活需要的产品的总量,所能提供的闲暇时间,都从宏观上规定了社会所需要的精神生产的人数、精神产品的消费能力和市场。物质生产所提供的各种物质器具、材料,也是制约精神生产的重要因素。而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也具有积极的重大的反作用,它不仅使物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可以按照科学认识到的规律来进行,而且融入了各种艺术的、道德的内容,使得物质产品同时也成为了人的精神消费的对象,具有了精神价值。衣服不但要御寒,同时也要求美观,成为了审美的对象,而且各种服装、服装的样式和颜色还要体现主人的地位、身份、品位、兴趣等。房屋既是住所,是满足人的居住和安全需要的地方,也是显示主人的地位、身份、情趣的一种存在物。各种奢侈品的生产,更是直接以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而且,物质生产越是发展,其中的知识因素、精神价值的含量就越是增加,比如在现代社会的服装设计和制造中,审美因素已经成为主要考虑的因素。
人的生产直接地看是种族繁衍的形式,通过人的生产,传宗接代,人类社会才能存在。但人的生产不只是生产出了自然的人,更还是生产出社会化的人,是培养出接班人,既是家族事业的接班人,也是社会的接班人。这样,人的生产就不单是一个“生”的问题,更还是一个“育”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各种教育使其长大成人的过程,是一个把自然的人变成社会的文化的人的过程。
人是生产的主体,也是消费的主体,既是价值客体,也是价值主体。也就是说,人的生产,既是一个创造价值客体的过程,也是培育价值主体的过程。一个儿童,他的存在、他的成长、他的活动,不仅为家庭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幸福,而且为社会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他成人以后,参与着创造价值客体的生产活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价值,他作为价值主体,也与许多事物建立起价值关系。他所消费的一切,都是他的价值客体,这些事物、物品的价值,就是通过他的存在、他的消费,通过满足他的各种需要而成为现实的价值的。
正因为人既是生产的主体也是消费的主体,消费过程既是使一定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也是使一些价值,比如一些物品的价值,消耗掉,归于无的过程,所以人的生产必须与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水平相适应。人的生产最初是自发地进行的,在人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人们才把人的生产问题当作是一个自觉地对待的问题、一个严重的社会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严重的价值问题。人的生产的自然性色彩退居到后台,其社会性色彩、精神性色彩成为主导的方面。现代人们都注意到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从价值创造和实现的角度看,人的生产既提供了价值客体,也提供了价值主体,从而增加了新的价值,但不能简单地说人生产得越多,创造的价值就越多,这是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所不同的。人的生产对于创造价值的作用,更在于生产出来的人的质量的问题,人的质量越高,发展得越全面,人的生产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人的价值是一切价值的核心,其他方面的价值创造都是为着人的价值的创造而服务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生产是直接承担着创造人的价值的任务的,人越是发展,人发展的水平越高,人的生产问题就越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关系的生产实质上就是人与人关系的生产,是通过人与物的关系而实现的对人与人关系的再生产。人们创立各种经济制度、经济关系、政治制度、礼仪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的过程,人们创立各种规范、各种规则、各种纪律,人们在这些制度和规范的指导下进行各种交往的过程,就是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社会关系的生产,既有自发的一面,也有自觉的一面,无论是自发还是自觉,都是与社会创造价值、分配价值、实现价值相关联的。通过分配这些价值,分配创造价值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规范人们创造价值的活动,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从而保持这些社会关系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或是使之得到改善和完善。
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维持和保护一定的社会秩序,从消极的方面说,是为了防止价值的损耗,为了防止各种破坏价值创造的行为;从积极的方面说,是为了能够使价值创造工作顺利进行。不仅如此,从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来看,社会关系的调整总体上是向着进步和合理的方向演进的,总体上是向着民主化的方向、向着使众多价值成为可共享的价值的方向演进的。物质价值的共享、精神价值的共享、教育资源的共享、医疗资源的共享,这些都极大地扩大了价值主体的范围,也增加了社会价值总量。
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关系的进步,我们就可以看到,阶级的对立,世袭等级制的存在,虽然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要经过的阶段,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它必然是要被扬弃的。它的内在的不合理性就在于它造成了价值创造主体和价值享受主体的分裂,劳动者创造了各种价值,却使自己变得没有价值,他们享受不到自己创造的价值,必然会影响他们创造价值的积极性,也使得他们本来能够得到发展的各种能力被扼杀,被埋没,被糟蹋,影响了进一步的价值创造活动。与此同时,许多具有可共享性的价值却只能为少数人所享用,造成了相当数量相当程度的价值浪费,也削弱了价值再生产的潜在能力。消灭阶级,消灭等级制度,实现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制度,实现人人平等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得到许多那么多的人的拥护,原因就在这里,它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的发展的必然。
价值都是人创造出来的,也是通过人的活动而实现的,人们的活动多种多样,创造的价值也具有多种形式,各种形式的价值虽有差别,但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价值的运动。在这里我们需要反对两种错误的观点或错误的倾向。一种是夸大精神价值的作用,夸大创造精神价值的活动的作用,似乎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而物质价值和进行物质生产创造物质价值的劳动人民的活动没有什么价值,或只有微小的价值,不值得重视和尊重。这种观念支配了人类几千年,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经济文化发展还比较落后的国家和时代,人们都羡慕知识分子,认为他们的生活才是体面的生活,有价值的有尊严的生活。
实际上,知识分子作为人群中的先知先觉者,对于文明、道统、礼仪有较高的认同和自觉的遵行,他们的生活样式往往具有某种榜样的作用,比如中国旧时的乡绅,对于农村社会秩序的维护,也就是对于礼法制度的维护,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将这种情况过于夸大,问题就来了。孟子曾讲,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人,治于人者食于人,他是从人与人的关系和地位方面讲劳心者的重要性的。后世劝学都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总之,十年寒窗,努力苦读,吃得苦中苦,方能做人上人。
这种观念从理论上说是错误的,但它反映了传统社会由于教育未能普及因而知识分子自认为高人一等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掌握知识在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方面的重要作用和优势地位。只要这种情况不改变,这种观念就仍然有相当的市场,只有在教育得到相当程度的普及、受教育不再是一种特权的条件下,人人都成了知识分子,这种观念才能最终被送进历史的博物馆。
另外一种错误观念,是在反对上述观念的过程中出现的另一个极端,就是认为知识分子是皮上之毛,是依附于其他阶级和阶层才能存在的,知识分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创造什么物质价值,只是消费价值的蠹虫。新中国成立后的“左”倾思想,表现为在尊重劳动人民的旗号下,尽力打压知识分子,否认他们创造价值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甚至提出什么“知识越多越反动”,实际上是一种愚昧主义的表现。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都不能离开分工和合作,都不能离开知识和知识分子的作用,马克思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看作人类真正的分工,认为这种分工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也造成了阶层的分裂和对立。如果说在传统社会,知识分子主要是人文知识分子,他们的活动一方面创造了大量的精神产品和精神价值;另一方面作为知识精英也只能依附于统治阶级,那么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由于物质生产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空前加强,知识分子的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科技知识分子占了很大比重,并且成为各个方面创新的主要力量。在这种条件下,再将知识分子当作是依附的阶层,看不到他们在整个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巨大作用,显然就违背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当今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不断壮大,他们构成了各个领域的精英,是价值创造的先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任何忽视、轻视、打击知识分子的思想和政策都会造成对整个国家发展的严重损失和伤害。
还有一点需要值得指出和说明的,就是人们创造价值的活动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的关系问题。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自然环境,人们的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从来就以自然环境中的各种事物及相互关系为施力和改造的对象,将之变成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存在。换句话说,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一开始就以“破坏”自然生态的原态原状为特征为条件,因为改变就意味着原状的破坏。但由于以往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比较有限,这些破坏都还局限在自然生态能够自行修复的范围内,所以也就不显现出有什么问题。到了工业化时代,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资本逻辑又使得人们对自然采取了一种掠夺性、征服性的态度,过度的开发及其片面利用,大量的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使得自然生态到了不堪重负无法自行修复的程度,这就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问题。环境开始报复人类,不仅通过土地沙化、空气混浊、水源枯竭水质下降、气候异常等给人类带来了各种新型的疾病,而且生态失衡蕴藏着潜伏着对人类极大的危险。生态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个威胁到人类健康生存的严峻问题。在这种条件下,生态价值问题为人们所严重关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矛盾成为困扰人们的重大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在创造价值和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价值,在一些地区和地方,为追求经济增长形成的GDP甚至还抵不上环境破坏对人类形成的负价值,真正成了得不偿失。
实际上,不仅在环境方面存在这个问题,在创造价值的其他方面比如教育、医疗等方面也存在着这个问题,应试教育为追求掌握知识而忽略了儿童的全面发展,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医疗的昂贵成本使得许多人看不起病,有病不敢去医院。我们在这里不可能讨论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只是根据我们讨论的主题,提醒人们,在我们创造价值的同时要尽量减少和防止其带来的负价值。价值创造的纯量是正价值减去负价值的剩余,正如效益、成果总是收益减去成本的剩余一样。这一点,对于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和迫切,我们在确立发展战略的时候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
总之,社会生活是非常复杂的,人们创造价值的途径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价值实现也需要多个方面的合理配合,任何方面的缺失都会造成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失衡,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