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下班的谈心(1 / 1)

圆梦新媒体 明仔列夫 814 字 1个月前

在他们的谈话当中,杨立新听出来了,原来这三人居然都是老乡,而且,校长和陶月居然是股东!

这么一来,杨立新就明白了,原来,这家新成立的新媒体公司,说白了,也就只有他和两位设计师是员工,其余的人都是股东,而三位老师以及前台的销售,则是烘焙中心的员工。

如此儿戏地组成了这所谓的“决策层”!

领导一大堆,小弟就那几个,让杨立新不禁怀疑,这个公司,真的能继续走下去吗?

不管怎样,杨立新也总算是把PPT交上去了。就这么到了第二天,杨立新逐渐感觉公司的氛围有些变样了。

罗广军开始让陶月找销售了,也就是说他也开始急了。

毕竟,一个新媒体平台的打造,不能完全靠文案的,必须要多岗位协同合作。

杨立新中午路过烘焙培训中心的前台,销售叫住了他:“喂!听说你们要招销售对吗?”

杨立新点了点头说:“对呀,你怎么知道那么快?”

只见她眼珠一转,立即说:“先不说了,现在人多,下班我们再谈。”

杨立新就奇了怪了,明明是你叫住我说完聊的,现在又是你说不聊,这是要闹哪样?

也没事,招就招呗,跟自己也不冲突的。多点销售进来,产品才销的出去呢。

加了几天的无薪班,今天总算轻松了很多,没有事干的杨立新反倒觉得有些无聊。

他看着旁边撤走了的汽车站,心中若有所思,他印象中,以前这里还是挺旺的,没想到,汽车站撤走几年后,这里居然迅速地没落了。

这一想也很正常,毕竟汽车站是自带流量的,而周边的商圈也都是围绕着汽车站打造,它一撤走,也就连带让围绕着汽车站的商店被迫迁移,而那些跟风的小店因为这里人气不足也就生存不下去了。

这也就充分说明了什么叫树倒猴散。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你这边有不好的地方,也会有好的地方。

汽车站撤走后,这里的治安明显比以前好多了。

大家也都可以放心地在这附近走动。

想到年,杨立新刚来的时候,他的朋友还千叮万嘱地让他下了车之后立即走,不要回头。

虽说杨立新也没有见到真的有危险,但既然朋友都这么说,那肯定有他的道理的。

现在这种状态,没准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就像他现在一样,虽然进入了一家小公司,也不见得有什么前途可言。

但至少,他现在算是找到了一份工作。

杨立新在这几年悟出了一个很透彻的道理,就是没有金刚钻,千万别“果辞”。

即便你的领导再无能,你的上司多恶心,都千万别胡乱离职。

很经常,大家都觉得是自己给企业带来贡献,而忽视了平台给自己的带来的东西。事实上,一旦你离开了平台,就会发现,自己啥也不是,所谓的人脉、资源、关系,从你离开的那一刻开始就断了。没有工作,也就没有了收入,每晚都会失眠。

到那时,你才会发现,自己在那小公司拿的那丁点钱,有多香。原来受委屈和挨骂都是工作的一部分。

也就明白,为何大家都挤破脑袋都要去考公务员、考事业编、进国企。

就这样,这一天很快就过去了,这也是杨立新来到这里第一次摸鱼。

这滋味,确实很爽。

当他正准备离开的时候,看到了还在搞着卫生的销售。

她见了杨立新,就说道:“等我一下,很快。”

其实也确实很快,她只是用水冲了一下地板。

烘焙中心这里,卫生是第一关键,但罗广军却吝啬,不肯花钱请保洁。硬是安排各个课室的老师打扫卫生,而每天还有一个轮值的人,就是要搞公共区域的卫生。

这个方法,不得不说,很妙,你用一个员工的工资,请来了正式的员工还外加半个保洁。

等销售终于忙完,开始收拾东西了。

杨立新问:“你之前想说的话,这下应该可以说了吧?”

然而,销售依然不为所动,她说:“不急不急,咱们到楼下马路的时候,再谈吧。”

“好,可以。”

等两边办公室都锁上了门,两人走到大街上。

销售才开始袒露心扉,其实,她的名字叫杨娟。听名字,像是一个很文艺的女孩子,但其实,她属于那种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