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的税后净利
一般而言,具有吸引力的创业机会,至少能够创造15%的税后净利。如果创业预期的税后净利是在5%以下,那么这就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机会。
(二)达到损益平衡所需的时间
合理的损益平衡应该能在两年以内达成,但如果三年还达不到,则恐怕就不是一个值得投入的创业机会。不过有的创业机会确实需要经过比较长的耕耘时间,并经由这些前期投入,创造进入障碍,并因此保证后期的持续获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前期投入视为一种投资,而较长的损益平衡时间,就可以容忍。
(三)投资报酬率
考虑到创业开发可能面临的各项风险,合理的投资报酬率应该在25%以上。一般而言,15%以下的投资报酬率,将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创业机会。
(四)资本需求
资金需求量较低的创业机会,一般会比较受投资者的欢迎。事实上,许多个案显示,资本额过高其实并不利于创业成功,有时还会带来稀释投资报酬率的负面效果。通常,越是知识密集的创业机会,对于资金的需求量越低,投资报酬反而会越高。因此,在创业开始的时候,不要募集太多的资金,最好透过盈余积累的方式来创造资金。而比较低的资本额,将有利于拉高每股盈余,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未来上市的价格。
(五)毛利率
毛利率高的创业机会,相对风险较低,也比较容易达成损益平衡。反之,毛利率低的创业机会,风险则较高,遇到决策失误或市场产生较大变化的时候,企业很容易遭受损失。一般而言,理想的毛利率是40%。当毛利率低于20%的时候,这个创业机会就不值得再予以考虑。
(六)策略性价值
能否创造新企业在市场上的策略性价值,也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一般而言,策略性价值与产业网络规模、利益机制、竞争程度密切相关,而创业机会对于产业价值链所能创造的价值效果,也与所采用的经营策略与经营模式密切相关。
(七)资本市场活力
当新企业处于一个具有高度活力的资本市场时,它的获利回收机会相对也会比较高。不过资本市场的变化幅度极大,因此在市场高点时投入,资金成本较低,筹资相对容易。但在资本市场低点时,投资新企业开发的诱因则较低,好的创业机会也相对较少。不过对投资者而言,市场低点的取得成本较低,有的时候投资报酬反而会更高。一般而言,新企业在活络的资本市场比较容易创造增值效果,因此资本市场活力也是一项可以被用来评价创业机会的外部环境指标。
(八)退出机制与策略
所有投资的目的都在于回收,因此退出机制与策略就成为一项评估创业机会的重要指标。企业的价值一般也要由具有客观鉴价能力的交易市场来决定,而这种交易机制的完善程度也会影响创业退出机制的弹性。由于退出的困难度普遍要高于进入,所以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创业机会,应该要为所有投资者考虑退出机制以及退出的策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