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新闻编辑的演变发展
一、报纸编辑工作的对象
学习报纸编辑知识,首先要了解报纸编辑的概念。报纸是新闻事业这一庞大家族的主体部分,也是最先产生和发展起来新闻媒体,迄今虽有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与报纸成鼎立之势,报纸仍然是其中最成熟的媒体。新闻学的研究最先从研究报纸开始,报学理论依旧是新闻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因此,报纸编辑理论和新闻编辑理论在本质上没有差别,报纸编辑的概念和新闻编辑的含义也是一致的。
国内出版的第一部权威的《新闻学大辞典》中,对编辑的概念是这样解释的:“新闻传播和出版机构中以他人原稿材料为对象,从事组织、审读、选择、加工、编排等使之适应传播目的的专业工作;从事这种专业工作的人员。”《现代汉语词典》对编辑的解释是:“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做编辑工作的人。”由此可见,无论是专业性词典较为详细的阐述,还是大众化词典比较简洁的说明,它们对编辑概念的解释都基本相同,也都指出了编辑的内涵性质和职业称谓。
如上所述,报纸编辑学隶属于新闻学的范畴,是新闻学的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的是报纸编辑工作的规律和方法。新闻学本身是庞大的学科体系,包括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历史、新闻交叉学科几大部分,各部分都有自己的若干分支。如新闻业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播音主持等方面。如果按媒体的特征来分,有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的业务,都有自己的主要研究内容。整个新闻传播活动,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完成,新闻采集和编辑是互为依靠、最为需要的两大业务的重要部分,甚至可说编辑是新闻传播运作的中枢。所有新闻传播机构的业务指挥部门,通常都以“编辑部”来命名,统领、整合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开展,并设立“总编辑”的职位,作为全面负责新闻业务的最高负责人。
新闻编辑也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其学科构成从广义上来说有编辑理论、编辑业务、编辑史三部分。编辑理论主要是阐述编辑理论问题,如:编辑的指导思想,编辑工作的特点、任务,编辑人员的修养、意识、能力,编辑与受众的关系,编辑队伍的建设,编辑工作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编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外编辑的比较,等等。编辑业务是指新闻传播的活动和过程,包括新闻业务的议程设置、报道策划、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制作标题、撰写言论、组织版面、设计栏目、联系社会大众等,是新闻传播活动重要而关键的环节。编辑史是对编辑活动的纵向研究,包括编辑活动的产生、发展,编辑在新闻发展史上的作用,编辑史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实践经验、提供借鉴之处,等等。
编辑的实践性非常强,日常工作便是具体的编辑业务活动,通常所说的编辑学大都是指狭义性的,即编辑业务,以编辑业务作为主要内容,将相关的编辑理论、编辑历史贯穿其间。有关新闻编辑学的著述,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研究范式。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现实,广大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以及消遣娱乐的享受与日俱增,媒体是为受众服务的,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为自己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立足点。这样,便使得新闻传播工作经常都处在变动之中,编辑工作者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随时都需创造出新的经验,并不断地总结、研究、吸取,指导编辑活动开展得更好,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离开了对编辑业务的研究,就会使研究脱离实践,变得隔靴搔痒而不能指导实际工作。
二、编辑的由来演变与新闻编辑
1.编辑一词的由来演变
编辑一词是由“编”和“辑”两字构成的。那么,最早的“编”和“辑”是什么意思呢?
古代文字出现以后,为了保存和传递信息,在纸张发明以前,从最早的甲骨文到在竹签上书写。在竹签上写的字称为“简”。每根竹简上写字有限,内容较多需要在多跟竹签上才能写完。为了使内容集合在一起,就把一根根有连贯性文字的竹简用绳子穿连起来,叫“策”,今天的第几“册”便是由此而来的。当时在木片上写字叫“牍”,所以有成语“连篇累牍”,形容内容多,表示文章由多张木片的字组合。在丝绸上写字叫“帛”,将写有字的帛卷起携带方便,所以称为“卷”,也是今天第几“卷”的来历。
何为“编”?早期就是指把竹简有次序地穿排起来,《说文解字注》:“以丝次第竹简而排列,曰编。”这是最早对“编”的解释。
何为“辑”?《说文解字注》:“车和辑。”即是指古代的车子是由木材有机地组合而成的。元《六书故》也说道:“合材为车咸相得。”是指用木材来组成车子,所用的各部分材料不多不少,正好、合适。
这样来看,编和辑的意思都相似,都意味着把众多的材料汇集在一起,经整理、加工有序地结合起来,如竹简的“以丝次第”组成“策”、造车所用木材的“咸相得”,它们都是材料的恰当有序地排列。那么,将文字以联系得体的方法和谐串联起来,亦叫“编辑”。
编辑业务在我国可谓是源远流长,相传代表着中华文化最古老的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几部著作,是由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编撰而成的。[1]“诗”即《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孔子从三千多首诗歌中选编成三百零五篇;“书”即《书经》(又称《尚书》),写的是商朝、周朝初期的一些重要事件;“礼”即《礼治》,是儒家的政治思想,主张用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维持统治;“易”即《易经》(又称《周易》),经文部分是占卦、阴阳的内容;“乐”即《乐经》,论述音乐等艺术的本质、特征、功能和艺术创作、欣赏主客体的关系,因秦国焚书而失传;“春秋”即《春秋》,根据鲁国史官编撰的240多年的“春秋”史书加以整理修订而成,是我国最早编年体史书。今天我们常说的“春秋笔法”,即作者将主观态度隐藏于客观的表述当中的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就是源于“仲尼厄而著春秋”。如孔子在《春秋》记载的“齐崔杼弑其君光”事件。这里没有直接说崔杼犯上作乱不对,但用了“弑”君而不是“杀”君的话,这就大不一样,流露了孔子的看法,是不赞同造反的。因为“弑”是以下犯上,表明崔抒是造反杀了国君“光”。如果用“杀”字,那么,杀的可以是好人,也可以杀坏人,就看不出孔子的褒贬态度了。由此来看,孔子称得上是我国早期最著名的编辑家。
由于在古代没有独立的编辑业务,“编辑”一词在古文献中很少出现。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编辑的含义也不等,大体上有整理、修补、汇编、校勘等意。编辑一词较早见于《魏书·李琰传》中的“修撰国史,前后再居史职,无所编辑”,这里指的是对史实资料的整理。初唐学者李延寿所撰的《南史·刘苞传》中,记载刘苞“少好学,能属文。家有旧书,例皆残蠹,手自编辑,筐箧盈满”,这里就指的是修补之意,是指刘苞将被虫子咬坏的书籍再动手修补好。盛唐时期颜真卿在《〈干禄字书〉序》里说的“不撰庸虚,久思编辑”,宋雍熙三年(986年)提到的“翰林学士宋白上《文苑英华》……遂令编辑,上取菁华”,这些地方提到的“编辑”一词,已有了类似今天的选择、汇编、校勘之意了。
2.新闻编辑的出现
古代没有独立的新闻事业,也就没有相应的专门的新闻编辑业务。即便作为唐宋时期出现的中国古代报纸邸报,也是由进奏官兼采编新闻于一身来完成,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编辑工作。西方16世纪前后近代报业兴起初期,也是一人兼采编主办,如著名的威尼斯“手抄新闻”。到了19世纪前期,西方传教士来我国办起了近代中文报刊,标志着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由于报纸规模小,有时月刊,报纸内部没有什么分工,从业者身兼多职,既是记者,又是编辑、广告员、发行人,编辑工作基本上是和采访、写作、评论、发行等合为一体的,如1815年最早创办的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就主要是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承担编务。后来民族报业兴起,维新派报刊的代表《时务报》,也主要是梁启超一人操持宣传报道内容。
20世纪初社会急剧变动,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愈加迫切。随着报纸的时效性增强、内容的增多,报社规模的扩大、时效性增强,使得报纸的采写、编排、广告、发行也分工细化,以提高工作效率,于是编辑业务逐渐独立出来。辛亥革命前后,我国报纸借鉴日本、欧美的报社设置,也设主笔、访员(后来称为记者)、编辑等职位,“编辑”一词开始在我国广泛地使用,其名义及学术地位便确立起来。到五四时期,我国的报刊的编辑业务已经变得很成熟了,如标题的制作、版面的编排技巧,基本上与世界同行是并驾齐驱的。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既是掀起新文化运动宣传的干将,也是当时著名的《新青年》等报刊的编辑。可见,近代报纸出现以后,报纸内部的分工包括编辑的崛起,也有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
三、报纸编辑的研究发展
新闻学从其他学科独立出来后,采写、编评、发行等门类分别确立,报人也逐渐开始有意识地表达出对编辑工作关注的观点和理论。一百多年前,我国最早的日报《循环日报》的创办者王韬,对编辑提出过要知识广博、稿件采用应“慎加避选”的要求。他担任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并且要品德高尚、持论公平,不得“挟私讦人,自快其忿”。这些观点都非常正确。
戊戌变法时期,我国报界巨子梁启超是注意到编辑重要性最突出的人。1901年12月24日,他在主办的《清议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办好报纸的四条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2]这些要求都很正确,可以说直接与编辑相关,通过编辑工作在报纸表现出来。梁启超还提出的“宣传十法”:忠告、向导、浸润、煽动、强聒、见大、主一、旁通、下逮、变骇。这些观点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特别是梁启超提出的“浸润”,即潜移默化、循循善诱的宣传方法,一直为学界所津津乐道。梁启超一直利用他主编的报纸来进行维新变法的宣传,还提出了如何利用报纸制造舆论来发挥政治宣传的作用,“政治家办报”的实践在他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梁启超主编了几十年的报纸,丰富了报纸编辑的实践并思考了相关一些理论问题。
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报人郑贯公,在主编报纸时提出过办好报纸的十大建议,其中所述的“讴歌戏本不能不撰”、“文字不能不浅白”、“门类不能不清楚”、“校对不能不小心”、“图画不可不多刊”等几条,都是针对编辑业务的。
1918年10月,北京大学在我国成立了第一家新闻学研究会,开启了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先河。新闻学研究会同时开办学员培训班,迈出了中国新闻教育的第一步。我国新闻学理论研究的奠基人徐宝璜,在他为新闻培训班主讲的新闻学课程里,设有“新闻之编辑”一章,专门讲授这些内容:对于舆论的引导与把关,“编辑应默察国民多数对于各重要事之舆论,取其正当者,著论立说,代为发表之”;对于编辑方针与原则,“编辑应用最经济之手段,以少数浅明之字,发表极其充实之意见,切不可用古奥难明之字或许多学理上的术语,以自炫学问”;对于栏目的设置,“新闻栏中,专登新闻;社论栏中,始发意见,彼此毫不相混”;对于标题的制作,“以事实为根据,以诚实为标准”,“切不可用含糊之字”。他把讲义整理出版为《新闻学》,成为我国第一版本新闻学著作(见图1-1)。1919年2月,徐宝璜又为学员增开了报纸编辑课程,意味着新闻编辑学科在我国的诞生。毛泽东当时在北大图书馆做工,也参加了这个新闻培训班的学习。后来他成功主编《湘江评论》、《政治周报》等报纸,就与在他这个培训班上学得的新闻编辑知识是分不开的。
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我国涌现出一大批新闻学的著作,其中也有对报纸编辑的研究。如1933年郭步陶的《编辑与评论》(见图1-2),有较突出学术价值,其在阐述报纸编辑方面,提出编辑要具有独特的学养,对时代潮流与对社会心理的研究,对事物应有透彻的观察;编辑的要务在于做好“重要新闻的剪编”,同时要铲除“偏私意见”。在技术方面他提出:其一辨别新闻有无价值;其二确定新闻不带褒贬予夺意义;其三以读者关注人数多少来确定新闻的等次。在当时出版的诸多新闻学理论著作中,大都有“新闻编辑”方面的专章或专节。1934年曹用先撰写出版的《新闻学》,也专门设有“新闻之编辑”、“新闻之标题”、“新闻纸之插图”三章。这些都表明,我国新闻学者已自觉地对编辑工作进行理论研究,用以指导新闻编辑的实践。
图1-1 徐宝璜的《新闻学》
图1-2 郭步陶的《编辑与评论》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将新闻学纳入到了宣传的范畴,报纸完全成为阶级斗争的宣传工具,使得我国的整个新闻学研究都处于停顿状态,几十年间,没有公开出版过系统的新闻学著作,新闻编辑自然也没有学术成果。改革开放以后,新闻学和其他社会学科一样迎来了新生,新闻编辑也为学者们重新关注。1982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郑兴东教授等撰写的《报纸编辑学》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本新闻编辑学方面的著作,它系统讲述了报纸编辑工作的基本学理、方法和特性,按报纸编辑工作的流程对稿件的选择、修改、标题制作、版面安排、报道组织等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这本教材不仅对国内新闻编辑,对国内整个编辑领域的研究包括图书编辑、杂志编辑、广播电视编辑来说,也是开风气之先的,一时间成为各家新闻单位培训人才的热门教材。1984年6月,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叶春华教授撰写的《报纸编辑》出版,内容集中阐述了组稿、选稿、改稿、制题、组版等报纸编辑的业务技能。这两本教材,成为新时期新闻编辑学的奠基之作。迄今,新闻编辑方面的专门著述已有不少,虽有不同侧面的开拓,但它们的一些理论前提与研究体例,不少还是建立在郑兴东和叶春华位前辈的编辑理论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