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绘就一幅“老有颐养”的蓝图(1 / 1)

在了解我国养老发展历程之后,不难看出当前养老体系并不完善,那么什么样的养老体系才是完善的?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对养老体系进行评价?养老作为“民生保障”的延续,应立足于民生,但又高于民生。“老有颐养”是我国养老发展的理想状态,“老有颐养”并不是简单地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而是立足于老年人的需求,层层递进,逐级上升。

总体来看,如果按照需求层级递进的关系来分,实现“老有颐养”的三个层级可以依次分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和“老有所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是逐级递进的,后者要以前者为基础。其中,老年人的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是“老有所养”的重要标志,也是“老有颐养”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物质上得以满足,精神需求才能得以实现,这成为“老有所乐”是否实现的重要标准;当然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对于那些心力有余、刚从一线岗位退下来的老人来说,要给与足够关注,提供让他们能够继续发挥余热的平台,做到“老有所为”。

5.2.1 “老有所养”——最基本的要求

对于当前中国老年人而言,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有三大方面:饮食、住房和医疗。通俗来讲,就是在最坏的情况下,也能够做到吃得饱,穿得暖,有房子住,能看得起病;如果要求再高一些,就是吃得好一些、休息环境更舒适、医疗服务更加专业及时。这些都可以归为物质需求的满足,可以通过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养老金待遇,完善相关服务实现。

在具体实践和操作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在养老保险基础上采取了多种措施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其中,“以房养老”[4]是较具代表性的一例。这种模式发源于国外,已形成较成熟的运作模式,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和英国等,但是“以房养老”被引入中国后,出现了明显的水土不服,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在“老有所养”投入上存在的问题。

专栏5-8 以房养老,社保不力下的馊主意

在众多大中城市,一套普通的小康住房,要花去一般居民家庭20多年的全部收入所得。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父辈拿房去以房养老,晚辈就无力再去买房。从国家统计局和住建部的数据中可以得知,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只有20平方米左右,全国城镇还有一两亿以“新市民”为主的中低收入者是无房户。如此低的住房水平,使普通百姓无法对现有住房进行“切割”,进行所谓一半用来以房养老,一半用于小辈居住。上亿的无房户,更是无房可抵。在这样的基本国情下,奢谈以房养老,只能是一厢情愿。

作为负责社会福利保障的民政部门,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再三推出所谓以房养老,最大动因就是政府在养老保险上投入严重不足。养老保险双轨制表明,只有少数拿着高额退休金的公务员阶层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而大多数普通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只有退休公务员的几分之一。同样是新中国的建设者,不计报酬和代价为国家贡献了一辈子。老了退休后,国家却给不了他们足额的退休收入。在此情况下,作为社保政府主管的民政部门,号召推广“以房养老”,就是想用老百姓的住房产权弥补政府养老支出的不足。

要真正解决养老金不足的问题,民政部门要做的,不是“以房养老”这类窥视老百姓“荷包”的馊主意,而是如何从根本上来提高政府在社会养老保障上的投入,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分享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资料来源:人民网.2012-04-25.

要提高“老有所养的保障水平,关键是开源”,如何开源?政府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是关键。当然这里的开源还仅仅是满足了饮食(养老保险金)一项,除此之外,老年人最基本的住房、医疗等需求还要倚仗配套的基本住房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老有所养”是一个社会养老事业的“底线”,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个社会的发展程度。“老有所养”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是一项全社会老年人都应享有的、无差别的权利。

专栏5-9 美国:“家园共享”结伴养老

对于那些在意老迈亲人独居的迁居者来说,一项叫“家庭共享”的社区倡议可以帮助他们得到慰藉。芝加哥老龄化办公室推出“家园共享”计划:将60岁及以上,年龄段相仿,又有兴趣共享一个家的个人以合得来为前提进行甄选和配对。由四个社会服务机构合作,计划在第一年里配对成功30对。发言人米切尔认为:尤其是针对人群当中的老年阶层,这不失为一个既能建立友谊又能减少家庭开支的好办法。

埃文斯顿居民丹·布什,74岁,半退休状态的投资经纪人,对“家园共享”计划深信不疑。三年来,他一直与另一个离婚的男人共同住在他那12个房间的房子里。他俩通过共同的朋友介绍认识。虽然布什很健康、积极,但他仍为生活里有个伴而感到高兴。还有,他一年节省了大约3 000美元的公用经费。“当时,对方刚刚离婚,正找地方住,而我有一座空间很大的房子,我俩一起共享房子,并共同负担维护房子的开销,”布什说,“我的三个孩子也特别喜欢这个主意,家里多个伴,不仅让他们对我放心,我自己也觉得温馨许多。”

资料来源:优讯-中国网.2010-10-28.

5.2.2 “老有所乐”——提升幸福指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涉及“老有所乐”方面的主要是社交和尊重需求。在社交需求方面,由于老年人活动范围降低,社交行为减少,更容易寂寞,因而有着较高的社交需求,具体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渴望得到来自子女亲戚的关注和交流;二是希望能够融入志趣相投的同龄群体。对于部分单身独居老人,情感需求也不容忽视。在尊重需求方面,老年人的需求较高,一方面,尊老敬老作为中国传统美德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另一方面,强烈的社交需求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专栏5-10 空巢老年人俱乐部

退休综合征、空巢综合征,这些都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为了帮助空巢老人解决心理问题,北京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西长安街街道办联合成立了“夕阳有约空巢老人俱乐部”,为老年人免费提供心理疏导。目前,这种心理辅导模式正在向西城区全区推广。

调查显示,七成多的空巢老人常常因为子女不在身边、不能常回家看看而感到孤独寂寞。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介绍,空巢老人俱乐部目前开展了近20期,注册会员有200多人。俱乐部面向社区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开放,老人可自愿报名参与团队心理辅导课程,每周1次、每次1小时,8次为一期。

目前,这种服务模式正在西城区全区推广,新街口、天桥、牛街、陶然亭、展览路等街道相继成立了空巢老人俱乐部。

资料来源:京华时报,2014-05-30.

在当前条件下,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从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文化活动的丰富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政府财政与社会资本的共同投入,增加专属于老年人活动设施的数量,并在数量增加基础上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文体活动的建设也十分重要,老年人的兴趣往往差异较大,在增加活动趣味性的基础上,还要兼顾老年人群体内不同需求。前一段时间非常火的“广场舞”不仅反映出我国“老有所乐”相关设施的紧缺,而且反映出目前与老年人相关的文体活动推广情况并不理想。

专栏5-11 老人活动不再限于广场舞

5月20日,长沙市雨花区侯家塘街道韶山路社区举行“520社区邻里节”,社区“邻里坊”暨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正式揭牌,1 000余平方米的五吧一园一苑一廊(即学习吧、读书吧、民意吧、协会吧、活动吧、酷乐园、桑榆舒苑、文化长廊),全方位为居民群众提供免费服务。

韶山路社区桑榆舒苑日照中心,也是侯家塘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针对社区老人(女满50岁,男满60岁)在儿女签字的情况下,都可以办理服务卡。老人可享受各种免费服务,上网、看书、打牌、练书法……还有12个床位可提供给老人休息,有两名社区医护人员在现场给老人看病量血压,社区主任欧阳晓琦介绍,这些都是免费的。

走进“邻里坊”的读书吧,这是一个敞开式的大书房,书架上一千多册图书供社区居民自由阅读,如果想带回家看,“在本子上自己登记,看完记得归还,再标注‘已归还’”。欧阳晓琦说,社区2 200余人,大多是核工业地质局和湘雅附二的职工家庭人员,居民素质是很高的。

社区建有养老服务中心和读书吧等场所,还有六个社区居民自建的社团组织,舞蹈队、合唱团等,50多岁刚退休的李阿姨说:“出来活动再也不用局限于跳广场舞了。”

资料来源:潇湘晨报,2014-05-22.

5.2.3 “老有所为”——倡导“积极养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类似这样的诗句在古代文学中有很多,反映了“人虽老,心未老”的宏志。这样的“不服老”现象放眼当代社会,更是比比皆是。“不服老”成为很多老人刚刚退休之后心理特征的真实写照,这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反映为“自我实现需求”,尽管我国很大一部分老年人因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欠缺、生活水平较差的影响,自我实现需求水平不高。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老年人整体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老有所为”将在“老有颐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很多老年人到了退休年龄后,突如其来的“赋闲”极大地影响了其心理稳定。究其原因在于,一是退休并不等于吃喝拉撒都要别人照顾,很多人从忙碌的工作岗位退居二线后,常常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心理学上叫作心理老化与身体老化不同步。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知名教授,在退休后被返聘回校;很多老师在走下讲台之后再次走进老年大学,返回教室,继续学习;更有退休员工实现再次从业。大量实例表明,即便进入老龄化群体,老年人仍然可以继续发挥余热。如果能很好地加以组织和规范,无论是对社会发展还是对个体本身,都有积极的作用。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他们“老有所为”,一方面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老年人“夕阳红”时期的生活质量。“老有所为”倡导积极主动地适应而不是被动接受,是相对于“消极养老”的积极养老。

专栏5-12 双赢典范:巴西学生与美国退休老人视频学英语

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7日报道,日前,巴西一所英语培训学校新开英语学习交流项目,通过上网视频让巴西学生与美国一家敬老院的退休老人们交谈,练习英语口语的同时也陪伴了这些时常感到孤单的老人们,达到双赢。

对于学习英语的巴西学生来说,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和讲纯正英语的人对话;对于这些退休老人,他们很想有人陪他们说说话,而该项目就帮助他们打破了这些阻碍。他们讨论家庭、爱好、宠物和未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师友关系。在交谈过程中,老人们负责热心帮学生们指出语法错误,感觉快乐年轻不再孤单。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成绩,他们的视频对话还会被录下来用于老师们的教学过程中。

资料来源:环球留学,2014-05-13.

当然,“老有所为”并不是无限制地进行,要在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对“老有所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否则,“老有所为”会变成“老来乱为”,不但起不到积极作用,而且也无益于社会发展,甚至威胁到社会稳定发展。

专栏5-13 退休教授想老有所为组织传销

退休老教授朱某想老有所为,购买国外公司原始股寻求高回报,并将这一门路告诉自己的姐妹,发展她们成为下线。三个人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逐层吸收会员,骗取财物。案发后,朱某被海淀法院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半,并处罚金2000元;同伙陈某、陆某也因相同罪名分别获刑一年五个月、一年两个月。朱某退休前是某研究所高工、教授,2010年4月间,她经人介绍购买UNAICO公司的原始股,被发展为UNAICO公司的会员。“我特意观察过几个月,发现能从网上查到自己购买的原始股票的收益,觉得还不错,才向自己的亲朋好友介绍。”朱某供述说,此后她发展好友陈某成为自己的下线,而陈某又发展陆某成为自己的下线。

“我后来知道UNAICO公司在中国内地没有注册,并非上市公司,我也知道自己没有证券从业资格,”朱某在法庭上说,“但是我就是想老有所为做点事。”于是,她伙同陈某、陆某在上岛咖啡等地,由朱某负责宣讲UNAICO公司投资新商机和SITETALK社交平台,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发展人员购买UNAICO公司的原始股以成为该公司会员。上线人员以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下线购买原始股的数量作为返利依据,并引诱新会员继续发展下线,骗取财物。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三人发展下线达300余人,形成10个层级,被捕前朱某已通过发展下线赚取2000多欧元。

资料来源:京华时报,201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