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做梦,更有能力圆梦。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扭转了城镇居民“靠工资过活”、农村居民“靠天吃饭”的局面,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收入来源,打通了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多个渠道,更多的要素被投入生产过程,人们的收入过程愈加多样化,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图3-9 1985~2012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占比变化
3.3.1 勤劳致富光荣
中华民族勤劳的双手缔造了灿烂辉煌的古老文明,也开创了欣欣向荣的新时代。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但“按劳分配”的中心原则始终不变,可见劳动是通往财富的必经之路。
中国人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人群之一,不仅积极就业的劳动者数量多,而且劳动者个人的工作热情高。以青年人为例,图3-10展示了若干国家2012年第四季度不工作以及未在受教育或者培训的15/16~24岁人群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可见中国该比率相对较低;而在人均工作时长上,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数据,中国人近五年来的人均每周工作时长都较高,2011年为42.2小时/周,在可得数据的56个国家中名列前茅。
图3-10 OECD以及若干国家2012年第四季度不工作以及未在受教育或者培训的15/16~24岁人群所占比重
资料来源:OECD,Society in a Glance 2014.
图3-11 2011年若干国家人均每周工作时长
数据来源: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数据,http://www.ilo.org.
正是因为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我国经济才能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还没有摘掉“劳动力廉价”的帽子,劳动者工作时间长并不意味着收入多,这可能会打击劳动者的积极性。因此,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应当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收入,使广大劳动人民切实体会到“劳动光荣”“劳动致富”。
3.3.2 知识改变命运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教育,致力于提升国民素质。对于国家来说,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建立起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对于个人来讲,教育程度的提高意味着知识的积累、专业技能的提升,可以增强自身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劳动力的市场价格。
1949年至今,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适龄儿童入学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49.2%提高到99.9%,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的升学率也得到稳步提升(如图3-12);高等教育更是蓬勃发展,本(专)科、硕士、博士每年在校生数量、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表3-7)。
图3-12 1989~2012年间小学、初中、高中升学率
表3-7 2004~2013年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量
续表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整理所得。
知识为劳动者创造了财富毋庸置疑,而能创造多少则体现为教育回报率的大小。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教育回报率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资水平取决于某种事前设定的平均值,人力资本投资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市场逐步完善,工资水平逐步向人力资本的价值回归,教育回报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有研究显示,中国城镇地区教育回报率已经从1988年的4%上升到2001年的10%,[23]而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回报率的变动虽然相对平缓,但基本处于9%~10%水平,和全球9.7%的平均教育回报率相差无几。[24]这其中,高等教育回报率远远高于其他教育层次的回报率。[25]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回报率在城乡、性别之间存在差距,由于教育资源不平等导致的教育回报率扩大进而增大收入差距等。在继续推行“人才强国战略”的同时,注重教育资源的适当倾斜,才能让百姓共享知识带来的财富。
3.3.3 技术创新创造奇迹
邓小平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党的十八大进一步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在这些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科技创新事业取得了崭新的成果,对国家的发展、企业的成长、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整体来看,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现已达到51.7%,比2001年的39%提高了十多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科学技术正在为社会创造越来越多的价值。以高新技术为例,近五年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不断增加,2012年达到6012亿美元;技术市场成交额在2013年达到7469亿元,比2012年上涨了16%;此外,2012年国家105个高新区的工业增加值占国家的14.5%,其中中关村示范区2012年总收入达到2.5万亿,对北京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25%。
图3-13 2008~2013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及技术市场成交额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技术创新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在政策引导下,我国建立起了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国105个高新区,2012年已有24 636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2 284亿元,总利润超过6000亿,平均利润达2511万元。比如天津科技中小企业已经达到4700多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20%,一批收入过亿元的小巨人企业达到2200多家。上海的科技小巨人工程也发展了700多家,有37家已经成功上市。[26]
对劳动者个人来讲,科技创新,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也能够增加个人财富。如表3-8所示,根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以89 743元、80 510元、69 254元的人均工资水平成为三大高薪行业,而这三大行业多以科技创新型人才为主,可见对于劳动者来说,技术即财富。
表3-8 2012年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与此同时,在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大大加快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帮助千万农民走向致富之路。自“十二五”以来,中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累计增产粮食6342万吨,增加效益674亿元。2013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2%,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7%;种业科技创新不断推进,创制出优质、抗病、高产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甘薯新品种535个,良种推广达3.5亿多亩。[27]农民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中受益良多,在科技致富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专栏3-5 科技部五项举措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近年来,科技部高度重视中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等重大民生问题,强调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技创新破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近日,科技部提出把加强现代农业与村镇建设科技摆在整个科技工作的优先地位,具体有五项举措。
第一,强化国家粮食安全科技支撑能力。科技部表示,仅走“丰产之路”不能彻底解决中国对粮食的巨大需求,科技部推进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已突破环渤海区域近5 000万亩盐碱地增产、增效问题。
第二,探索现代种业创新体系改革。为解决中国种业小而散的问题,科技部部署16亿元人民币的农林动植物种业科技专项经费,并已创制出优质、抗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535个。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还构建出种业成果转化体系和种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三,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截至2013年9月底,中国已有科技特派员近72万名,覆盖中国90%的县区。科技特派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科技金融结合,解决了中国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
第四,加强食品安全科技驱动。为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无缝对接,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加强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工作,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发挥技术、品牌、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市场机制各方面创新的叠加效应。
第五,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自2001年以来,已累计建设118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引进推广新技术1.6万项,示范推广新品种3.82万个,园区的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更为重要的是,118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自愿结成联盟,在政府自治之下,用市场规则、社会规则管理,成立联盟基金,带动一、二、三产创业及各园区创业,走出一条利用工业化、城市化手段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新路。
资料来源:张素.科技部五项举措促农业科技创新[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2-13/5833261.shtml,2014-02-13.
3.3.4 资本成就大业
1992年,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逐渐确立,各种经济成分从此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国民财富得到了极大的增加。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企改革经历了两个阶段,中共十四大以前,是以放权让利、承包责任制、两权分离等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性调整阶段;十四大以后,特别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国企改革转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时至今日,我国的企业数量和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图3-14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企业法人数量不断增加,一方面,私人控股企业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且增长速度较快;国有控股企业仅占不到4%,并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数量水平上。另一方面,非国有企业也为国民生产创造了巨大的利润。以工业企业为例,在2013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2 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5 194亿元,占总利润的24.2%,这也就意味着另外75.8%的利润是由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所创造的。
图3-14 2010~2012年中国按控股情况划分企业法人单位数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另外一个成就在于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金融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一部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总增加值的比重逐年上升,由1978年的7.8%攀升到2012年的12.4%,其中资本市场功不可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国发〔1992〕68号)下发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有企业、金融市场改革和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2年至今,我国证券市场日趋完善,境内上市公司从最初的53家增加到2012年的2494家,总发行股本数实现了指数式的增长,股票市价总值已突破30万亿元,股票成交金额历史最高值达545 635亿元。2013年,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6885亿元,比上年增加1044亿元。其中,A股再筹资(包括配股、公开增发、非公开增发、认股权证)2 803亿元,增加710亿元;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可分离债、公司债筹资4082亿元,增加1369亿元。此外,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现在已初具规模。这些资本正逐渐成为社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促进企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其较高的回报率也使其成为不少投资者收入的新来源。
图3-15 1992~2012中国上市公司数及股票总发行股本数
2013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理论观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得到了重新定位。围绕这一核心,《决定》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而在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已允许乃至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在新的理论指导下,我国的各类资源必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和更加优化的配置,从而更大程度地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
3.3.5 各得其所,快乐生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劳动、资本、知识、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必备要素,但如果任由这些要素自由发展,市场将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经济也不可能实现又快又好地增长。而“规矩”则为这些要素设定了边界和底线,使之成为一个复杂但有序的系统,“规矩”即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另一种要素——制度。制度是否健全完善,直接决定着社会成员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能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从而影响个人所有的要素能否被充分地投入市场,能否被市场高效地利用,因此,“蛋糕”做出来是大还是小,分配是否公平合理,都取决于制度建设。
要实现劳动者的“收入梦”,经济制度的改革是关键,而重中之重则是产权制度的完善。我国经历了从“公有制经济”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改革历程,私有产权的保护逐渐被纳入宪法之中,物权法也于2007年正式通过,人们的私有财产得到了法律的支持和保护,这大大增强了国民的财产安全感,使其更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劳动中,为自己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而在诸多有形财产或无形财产中,土地作为一项特殊的财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土地产权制度的健全,直接影响农民的财富收入,进而影响城乡差距。我国当前实现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及城市郊区土地归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农民个人享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这种制度设计仍存在一些漏洞,在近年来农村土地纠纷案件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经营、投资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党和政府已对此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民财产权利的保护作出了重要部署:“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28]此外,《决定》还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对于改变当前我国土地市场的城乡分割状态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进入市场,与国有建设用地享有平等权益,实现“同地、同权、同价”,将有效保障农民的财产权,提升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话语权;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的土地价格形成机制,大大提升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29]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农民财产权利的保护描绘了新的蓝图,在顶层设计之下,还需有配套措施的出台,从而营造更加健全完善的制度环境。
尽管中国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制度建设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纵观我国制度变迁的历程,我们相信中国的制度改革将一直向着正确的方向大步前行。在不远的将来,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必将在制度的引导下各得其所、各司其职,让居民的“收入中国梦”变为国富民强的现实!
注释:
[1]黄东梅.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与政府作用.理论探索,2009(6).
[2]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04(2).
[3]中国新闻网.国务院发布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EB/OL].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2/02-08/3653724.shtml,2012-02-08.
[4]中国日报网.2014全国两会十大热点[E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hqzx/2014qglianghui/2014-03/01/content_17314930_2.htm,2014-03-01.
[5]陈建刚.完善我国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5(5).
[6]张华新,刘海莺.中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效率衡量与政策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9(1).
[7]中华全国总工会.就业难招工难并存加剧就业压力 关键要加强技能培训[EB/OL].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aid=87348&keyword=就业质量,2013-03-14.
[8]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2013年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EB/OL].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wgk/szrs/sjfx/201401/t20140122_122923.htm,2014-01-21.
[9]葛延风,李建伟.保就业需着力解决结构与质量问题[N].人民日报,2014-03-18.
[10]刘英团.体面就业,不是面子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15).
[11]郭晋晖.尽快明确土地流转政策 扩大劳动力供给.第一财经日报,2013-02-26.
[12]索特(2009)整理的大部分国家数据均截至2004年,由于基尼系数各年度之间的变化较小,使用2004年数据不会影响对各国收入分配现状的基本判断。由于缺乏最新数据,日本数据为1998年的基尼系数。
[13]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整理所得。
[14]人民网.怎么解决分配不公:劳有所得 干有所值[EB/OL].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5422818.html,2011-08-16.
[15]陈斌开,曹文举.从机会均等到结果平等:中国收入分配现状与出路.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6).
[16]该表中的“GDP增长率”“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长率”均未考虑价格变化,即直接用后一年的指标减去前一年的指标,然后除以前一年的指标所得。
[17]1995年之前统计年鉴中相关指标为“职工平均工资指数”,其统计口径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货币工资指数不同,因此这里仅使用1995年之后的数据。
[18]华民.中国改革当慎待收入分配——充分就业比增加工资更为重要.探索与争鸣,2013(4).
[19]前瞻网.2014全国各省区最低工资标准一览 上海最高,贵州最低[EB/OL].http://www.qianzhan.com/qzdata/detail/307/140213-11319b36_2.html,2014-02-13.
[20]新华网.中国去年27个地区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平均增17%[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1/24/c_126055698.htm?prolongation=1,2014-01-24.
[21]数据为各省份最低工资标准中的最高一档。
[22]数据截至2014年3月27日。
[23]钟甫宁,刘华.中国城镇教育回报率及其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7(4).
[24]李宏彬.中国的教育回报率[EB/OL].http://www.csstoday.net/Item.aspx?id=27435,2012-10-18.
[25]姚先国,方昕,张海峰.高校扩招后教育回报率和就业率的变动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3(2).
[26]中国网.国新办就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方面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EB/OL].http://www.china.com.cn/zhibo/2013-10/11/content_30240668.htm,2013-10-11.
[27]新华网.科技部: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2%[EB/OL].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4-01/09/c_118905320.htm,2014-01-09.
[28]这一思想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被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29]网易新闻.专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EB/OL].http://news.163.com/13/1117/08/9DSB9F0300014JB6_all.html,201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