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唤起了中华民族寻梦、筑梦、追梦的热情,激发了炎黄子孙实现中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持续的过程,是需要一代一代中国人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奋斗的。“中国梦”不是虚幻缥渺的,而是具体到每个人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因此,“中国梦”的实现,民生的保障、改善和发展是基础,“中国梦”首先是“民生梦”。北京师范大学的学者们,致力于“民生”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恒久不变的主题,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首先,构建了一个研究框架。课题组参照联合国、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格式,每年邀请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汇集专家的智慧,筛选出一个民生领域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2011年是“十二五” 的开局之年,我们的选题为“迎接‘十二五’保障与改善民生挑战”,对“十二五”期间的民生发展进行了展望;2012年针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西亚中东动乱和美国占领华尔街等事件,我们的选题为“跨越变革世界的民生陷阱”;2013年针对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民生问题,我们的选题为“新兴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隐忧”;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以后,我们的选题为“民生中国梦”。

其次,提出了我们的核心概念和观点。一个研究成果是否有新意,需要有自己的核心概念。课题组通过研究,创建了民生研究的核心概念,提出了“中国民生发展指数”“民生陷阱”“民生隐忧”“民生中国梦”等概念,并提出了“民生发展三阶段论”“民生发展三陷阱论”“新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四大民生隐忧论”“民生是中国梦的基础”“中国梦首先是民生梦”等观点。

最后,构建了一套民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在充分研究与总结国内外民生、幸福度等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构建了一套民生发展的监测指标体系和指数测算体系,选择了最能够反映民生发展状况的6个一级指标、45个二级指标,每年对全国除西藏、台湾、香港和澳门等省市之外的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进行民生发展情况测度并排名,为省级地方政府的民生发展提出对策。2014年同时对35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民生发展进行了测度。

课题组对民生问题的研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李克强总理曾作出批示,光明日报、人民网、人民论坛等媒体作了比较详细地报道。课题组还与人民日报旗下的《民生周刊》合作,召开了两次“中国民生发展论坛”。《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跨越变革世界中的“民生陷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资助,由美国的Homa & Sekey Books公司出版了英文版。《2014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民生中国梦》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具体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人的梦——民生梦,国家民族梦——富强振兴梦,世界的梦——和平发展梦。“民生中国梦”具体由学有优教:教育中国梦,劳有所得:收入中国梦,病有良医:健康中国梦,老有颐养:养老中国梦,住有宜居:居住中国梦,蓝天碧水:生态中国梦,温馨港湾:安全中国梦组成,逻辑清晰,资料丰富,是民生领域的扛鼎之作。我们坚信,民生课题组通过坚持不懈的扎实研究,一定会推动中国民生事业的发展,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二零一四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