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02(1 / 1)

3.国际贸易动态理论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1)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理论

世界每天在变:技术在不断进步,资本在不断积累,劳动力在不断增加,生产可能性曲线在不断向外移动。技术的发展、生产要素存量的变动、收入的增加及偏好的转移都可能对原来的贸易模式产生影响。此外,由于交通的发展,各国经济联系的增强,各国之间的要素流动也不断扩大和易化。经济增长和国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必然会对各国的贸易模式和数量规模产生重要影响。例如,经济增长既能够通过影响生产对贸易产生影响,也能够通过提高个体收入从而引起需求变动,从而间接影响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技术发展、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一般来说,各部门生产技术的发展不会是同步的:有的行业技术发展快,生产率提高得快;有些行业则比较缓慢,很长时间内技术没有什么新突破。一国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增长也不会同步:资本的增长有时可以达到很快的速度;劳动力的增长在一些国家很快,但在另一些国家可能很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的生育政策;可利用的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虽然也可能增长但受到很大的自然约束。总之,生产技术革新和要素增长的不平衡,必然导致一国生产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如果一国的某种生产要素增长速度太快,超过其他要素的增长,则该国密集使用这种要素部门的生产能力就会比其他部门提高得快,这种增长我们称为“不平衡增长”。“进口替代型增长”和“出口扩张型增长”都属于不平衡增长:“进口替代型增长”指的是进口行业的生产能力增长得比较快,从而使得国内生产增加,一部分原来进口的商品被国内的产品替代了;“出口扩张型增长”则指的是出口行业生产能力的增长超过其他行业,使得生产和出口都得到了进一步扩张。

初级产品理论或大宗产品出口理论(Staple Theory)是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关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剩余出路”假说紧密相关,主要用来解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一般认为,初级产品发展理论主要是由加拿大的经济史学家提出来的,是加拿大经济学界对发展经济学的一个独特贡献。在这个理论的形成过程中,不少经济史学家把这种主要用于解释加拿大经济成长的模式,扩展到解释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等欧洲移民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经济发展。著名经济史学家诺斯(Douglass C.North)也利用初级产品理论来解释南北战争以前美国南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模式。文礼朋、郭熙保(2008)在对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发展理论的述评文章中提出,在我国学术界提到初级产品发展战略的时候,人们往往认为它是反工业化的,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在初级产品理论指导下,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可以在开放式的体制下,通过初级产品出口所带来的联动效应和需求效应,逐步实现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实现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发展,这与工业化的过程是基本吻合的。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相关理论是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重要基础,因为国家发展对外贸易最初的目标和动力就是来源于促进经济增长的愿望,这种最初的动力使得我们在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时候,应该将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作为最为重要的效应加以评估,并赋予最高的权重,这样才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贫困化增长理论

当一个大国因长期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而恶化了贸易条件,从而导致本国福利水平净下降的时候,就出现了巴格瓦蒂(J.Bhagwati)所说的“贫困化增长”(Immiserizing Growth)问题。

根据贫困化增长的定义可知,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生产、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其出口量已占据世界该种初级产品出口量的相当比重,且世界其他国家对于该国这种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很低,不会由于产品价格下降而大量增加进口,因而该国继续大量生产并扩大出口,就会导致世界市场大大供过于求,价格大幅度下跌,贸易条件恶化及国民福利下降。典型的例子是20世纪30年代,巴西作为当时的咖啡生产大国,咖啡的出口量在世界市场上占有很大比重,因而巴西咖啡生产的扩大使得当时的国际市场咖啡价格大幅度下跌,造成巴西实际收入反而比生产扩大前减少,严重损害了巴西的国民福利。当然,并不是说所有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都必然存在贫困化增长的问题,理论上说贫困化增长的发生须同时满足一系列条件。

第一,增加的生产要素必须是用于生产偏向出口产品的。一国的经济增长只有倾向于可出口的部分,才会导致出口供给的扩大,从而使该种商品的世界总供给有可能大于世界总需求,使该种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导致贸易条件对该国不利。

第二,外国对该种商品的进口需求缺乏弹性。只有当外国对该种商品的进口需求缺乏弹性时,该国该种商品出口供给的扩大才会使贸易条件恶化,国民福利降低,出现贫困化现象。

第三,该国在该产品上是贸易大国,即其供应量的增长足以影响国际商品价格水平。

我们关注的问题是,中国的对外贸易是否存在“贫困化增长”。从贸易价格指数来看,据学者计算,1995—2004年间中国的进口价格指数时有起伏,无明显变化趋势,而同期出口价格指数一直下降,累计降幅达到10%左右。总的来看,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呈现恶化趋势,总体下降了20%左右。2004年以后关于价格贸易条件指数的研究虽然较为少见,但是从数据来看基本上没有改变出口价格指数下降的趋势,因而我们认为中国贸易条件有所恶化是现实存在的情况。

虽然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有所恶化,但是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收入贸易条件在大幅改善,单要素贸易条件也有明显改进。因此综合判定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表现出贫困化增长的特征,即出口数量的上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弥补了价格的下降,因而社会得自贸易的福利水平是上升的,中国从对外贸易中是获利的。但是另一些学者认为,这样计算的贸易条件和社会福利仅仅是从价格方面考虑,并没有考察各个部门的福利分配以及给予环境的压力等情况。所以贸易条件只能作为考察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之一,还必须分解到更细致的层面,并且借助其他测量指标的配合。

可以看出,无论对于中国的贸易条件是否已经陷入贫困化增长学术界还存在怎样的争论,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维持,必须建立在尽快改变依靠出口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赚取主要贸易顺差的贸易格局的基础上,而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时候,应该把大量出口低技术、低附加值的贸易情况作为降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因素考虑进去。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在许多西方学者看来,用技术差距来解释生产要素于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并没有清楚地说明仿效技术差距的具体演变过程,也未指明技术进展所创造的新产品会对国际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了解答这些问题,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农(Vernon Raymand)在其《国际投资和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一文中,建立了国际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框架,阐述了产品技术的变化对贸易格局的影响,并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Cycle Theory),用于解释美国制成品出口的周期性变化,进而模拟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后许多经济学家如威尔斯(L.T.Wells)、赫希哲(Hirsch)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一次将贸易模式和技术进步的动态变化过程结合起来,是现代贸易理论中第一个动态分析框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个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要经历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在第一阶段,产品仍属新颖,技术上是新发明,发明国垄断着某种新产品。由于生产一种新的高级产品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开发,而发明国拥有雄厚的科学技术力量,重视研究与发展的投资,人力资本也十分丰富,所以它在新产品开发上占有优势。而国外对这一项新技术知之不多,且国外生产者起而仿效生产新产品会有个时滞过程。因此,发明国垄断着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并成为唯一能够满足国内外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供给者。在第二阶段,技术已经成熟,生产过程已经比较标准化,成熟的生产技术也随着产品的出口而转移,外国生产者开始仿制新产品。发明国新产品在国外打开销路后,吸引了发达国家的大量消费者,随着新产品日趋成熟,生产过程逐渐稳定和完善,生产成本会有所下降。而技术发明国这时候生产产品的成本要高于仿制国家,于是在外国仿制新产品后,发明国产品因为处于价格竞争劣势,只能逐步退出这些发达国家市场,它的出口市场开始缩小。在第三阶段,技术已不再是什么新颖的和秘密的了,生产过程已经完全标准化,此时劳动力成本成为决定产品是否具有成本优势的主要因素。此时,原来的发明国既更新换代了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又缺乏生产要素配置上的比较优势,不得不开始进口,而发展中国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呈现出不可比拟的比较优势,于是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发明国结束。

但是这种产品的周期在其他发达国家仍继续着。当它们大量出口该种产品时,有一些后起的国家也会开始仿制它们的产品,进而同它们展开各种市场的竞争,即按照产品生命周期不断地演进,直到它们的市场也被后起国家的同类产品所占据为止。总之,新产品的传播和其进出口的消长将会不断地在国家与国家间传递推进。

必须看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一种动态的理论,产品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情况下会有各自的特点。从产品的要素密集程度来看,产品要素的结构会随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演进而有规则地变化:在第一阶段即新产品时期,产品的设计和生产都须改进和完善,需要科学家、工程师和高技术熟练工人的大量劳动,此时的产品属于技能或技术密集型;在产品即将或已经进入增长时期(主要是第二阶段),产品创新国已经采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来制造该产品,即已转入正常的生产阶段,相应地,要素投入已变为主要使用半熟练劳动,产品的生产也变为资本密集型;到产品成熟时期即第三阶段,产品表现为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长期生产,劳动技能相对变得更不重要,产品的劳动密集度有所提高。

从产品的需求状况来看,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也发生着有规则的变化:在新产品时期,生产者数目很少,产品缺乏相近的替代品,又主要满足高消费水平的需要,所以产品的价格昂贵,其需求面狭窄;到了产品增长时期,市场不断扩大,参与竞争的生产者大量增加,生产成本也趋于下降,此时只有降低价格才能扩大产品销路,因而比较便宜的价格又刺激了该产品的需求;进入产品成熟时期后,该产品已经标准化,各国的技术差距逐渐缩小,大规模生产已普遍化,于是生产者之间展开激烈的价格竞争。

从不同类型国家的相对优势来看,它们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也有不同特点。第一种类型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最发达国家。它们工业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资本和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国内市场广阔。因此它们研制新产品有明显优势,生产增长产品也获益甚多。第二类是较小的发达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它们同样有丰富的人力资本和科技力量,国土虽小但技术发达,它们主要适合于成熟阶段的产品生产。第三类是经济后起的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它们拥有相对丰富的熟练劳动,资本比起技能和科研力量还相对丰裕些,因此生产标准化产品占有优势,况且标准化产品的国际市场比较健全,出口也相对容易。可见,不同国家应该只生产那些在生命周期中处于本国具有相对优势阶段的产品。

总之,产品生命周期学说从产品的生命运动过程出发,在借鉴H-O学说基本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过程。它指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产品不同阶段的优势将从一种类型国家转移到另一种类型国家,因而不存在一国能永远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显然它比传统的贸易理论前进了一大步,且可以用来解释工业品的国际贸易格局。这对于国家确定进出口贸易的方向和重点,同样颇具启发意义。

在该学说的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了一种解释原料贸易格局的原料生命周期理论。它指出原料生命周期恰好同产品周期相反:在原料生产的“生命”初期,发展中国家占据很重要地位,是原料的净出口国;在原料“生命”的后期,原料生产的优势逐渐转移到发达国家,原因在于发达工业国家用高级技术不断生产出原料的合成替代品。具体地说,原料周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派生需求上涨。因为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有关的原料需求也随之猛涨,从而导致原料价格大幅度上升。第二阶段进入需求和供给来源出现替代的时代。由于天然原料的供给出现了越来越多可供选择的来源,生产者会用较便宜的替代品来替换天然原料,于是原料价格的上涨速度减缓,甚至出现实际的下降。在第三阶段,研究与开发起着重大作用,最终导致人工合成替代品的广泛使用和节约使用原料重要方法的发现,从而使天然原料的重要性进一步下降。该理论实际上还告诉我们,一国的技术进步可以代替天然原料的国际贸易,因此全球天然原料供给的完全耗竭并不意味着它的供给全部断绝,现时天然原料的世界市场价格必然随着人工合成原料或其他替代品的广泛出现而不断下降。不难看出,这些论述同样富于借鉴参考作用。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给予我们构建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诸多启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主要围绕技术的转移、技术的产生和扩散来讨论其对贸易流向的影响。技术和新产品诞生于发达国家,之后逐渐扩散到其他发达国家,成熟后又被发展中国家所掌握,产品由发展中国家出口到发达国家,这种模式可以运用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中。例如,清洁技术一般是高资本、高技术的产物,而且发达国家居民对自然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清洁技术和相关产业主要诞生于发达国家。随着技术的成熟、成本降低以及迫于国际贸易中的绿色标准,这些清洁生产技术慢慢被发展中国家所掌握和运用,这种良性循环可以降低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成本,使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符合绿色环保标准,减少贸易争端,扩大南北贸易。在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中,南北合作将是成功的关键,我们在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同时,应该加强对贸易合作问题的关注。

(4)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1990)一书中对国家竞争优势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Diamond Model),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由此形成。所谓国家竞争优势,就是一国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根据一国范围内可以调度的资源,并以最终在国际市场上确立本国产品市场占有率作为目的的竞争能力。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力,它的高低取决于其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高低,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竞争优势来源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这四个基本因素以及机遇和政府这两个辅助因素,这些因素正像是钻石的基本面,构造出竞争优势所需要的理论框架,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2-1表示。

图2-1 钻石模型

①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和资本资源四个方面。当然,就生产要素的技术含量来说,又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初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高级要素则是指社会和个人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的要素。显然,一国如果想要取得竞争优势,拥有高级要素远比拥有初级要素重要。波特认为,如果将高级生产要素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会极大地提高企业的价值,从而提高该产业的竞争能力,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②需求条件

国内需求条件是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波特注意到,企业需要关注的主要对象应该是有需求的消费者的数量,而不是市场的大小,因而本国市场的需求状况对一国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实现:第一,本国市场上有相关产业的产品需求若大于海外市场,则拥有规模经济,有利于该国建立该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第二,若本国市场消费者需求层次高,则对相关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利,因为老练、挑剔的消费者会对本国公司产生一种促进其改进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等方面的压力;第三,若本国需求具有超前性,那么为它服务的本国厂商也就相应地走在了世界其他厂商的前面。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本国市场上发展起来的一套生产工艺、营销策略就成为企业今后开拓国际市场的一大竞争优势。

③相关与支持产业

与企业有关联的产业和供应商的竞争力,是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之一。一个企业的经营要通过合作、适时生产和信息交流与众多的相关企业和行业保持联系,并从中获得和保持竞争力,当这种接触是各方的主观意愿时,产生的交互作用将非常成功而且重要。一个国家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国内获得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支持。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日本机械工具业的优势离不开数控机床、电动机和其他零件供应商,瑞典在钢装配制品(如滚珠轴承和切削工具)行业中的竞争力源于其特殊的钢铁行业等。除了供货商的竞争力,其他相关行业的竞争力也很重要,它们往往带来新的资源、新的技术和新的竞争方法,从而能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总之,各支柱性和相关产业之间具有经常的紧密的协调与合作关系,就会构成一国的国际竞争优势。目前国际分工领域出现了产品内分工,跨国公司更加注重产业链的整合,上下游环节的有机配合对竞争力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④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是指一国国内支配企业创建组织和管理的条件。各类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有其不同的规模、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竞争目标、管理模式等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外部环境。就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经验来看,世界上还无一种在各国皆能通行并适用的管理方式。由于各国企业的目标不同,因而企业的战略和结构也不尽相同,如美国企业注重短期目标,日本和德国企业则较注重长期目标等。不同国家有着特色各异的管理“意识形态”,因而各自形成自己的管理哲学,这种管理的意识对于形成一国竞争优势往往会起到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此外,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对该国的产业形成国际竞争优势有重大影响:国内市场的高度竞争会迫使企业改进技术和进行创新,从而有利于该国国际竞争优势地位的确立。波特在这一部分中强调了掌握国家的环境特征,使企业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符合本国的民族特征是一个产业获取竞争力的关键。

以上所说的四个因素形成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方面所特有的“钻石”结构,但仅仅依靠这四个因素还不足以完全描述一个国家的竞争环境,因为机遇和政府对以上四个因素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机遇在这里指的是那些超出公司控制范围内的随机事件,如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石油危机、战争爆发等。机遇可以打破现有的竞争环境结构,创造出“竞争断层”。这种断层的出现虽然可能使原有国家的竞争地位丧失殆尽,但它同时也可能提供新的机会,使原来竞争力弱的国家可能后来居上。政府则完全通过其对前面所讨论的四类因素的影响而起作用。政府在产业政策、生产标准、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政策直接影响到竞争环境的各个因素,反之这些因素当然亦对政府制定相关改革政策具有相当的影响。

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保证贸易增长的同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竞争力的提高。这种竞争力从微观层面上说是个人和企业竞争力,从中观层面上说是行业竞争力,从宏观层面上说则是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竞争力的一种,即为了达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所具备的能力,可以用波特的钻石模型来考察。

首先是生产要素。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智力、技术和资金支持,科学决策和规划,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人力支持。高校和企业将是中坚力量,它们研制更加高效节能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并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使产品符合国际环境保护标准,起到扩大贸易的作用。还需要提高国民素质,宣传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观念,减少浪费,促使全社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是需求条件。贸易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内外的生产和消费需求,当消费者更加重视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的时候,其消费理念则会直接反映到消费的产品上,表现为对绿色产品和有质量保证的产品需求上升,这会刺激生产者改进工艺,使用清洁生产方式。再次是相关与支持产业。必须认识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需要各个部门的协作才能实现:从上游的原料供应到中间的生产再到下游的销售,各个环节构成了对外贸易的全过程。贸易的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就体现在每个环节中。最后是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努力引入市场机制,使企业成为市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并保证其自由自主地选择最优行为。企业战略的制定将不再只考虑利润,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如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生产绿色环保产品、产品符合质量标准等,这些对于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效益和扩大销售量都有帮助。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现在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危机,还包括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南北差距拉大、局部地区政治动**等各种问题。就对外贸易来说,中国是出口大国,很多产品的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从而造成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行为对我国极为不利。此外,由于2010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不均衡,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面临不同的经济问题,在此背景下,各国为保护本国产业利益纷纷出台更为严厉的贸易限制和保护措施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这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影响巨大。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1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受6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59亿美元。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进口限制等各类非关税壁垒措施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不利影响依然严重,知识产权海外纠纷进一步增多,如2010年美国对我国出口产品共发起了19起337调查,2011年也有17起,涉案总金额约7亿美元,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我国的贸易形势十分严峻,因而构建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迫切。政府应在其中起到指导示范作用,科学规划、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政府行为、保护公民权益,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

4.国际贸易新理论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1)产业内贸易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特点,即绝大多数国际贸易量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且大部分贸易具有在同一产业内进行的性质,甚至还出现相同产品的互相买卖。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虽有巨大发展,但对资源重新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变化却没有很大影响,这些都是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针对这样的情形,不少学者先后对此作了探讨分析,如格鲁贝尔、劳艾德、克鲁格曼等人。他们的研究工作形成了系统的产业内国际贸易理论,并指出产业内贸易发生的主要依据是产品的异质性、规模经济、需求偏好,引起国际贸易理论界的广泛兴趣。

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同时存在着进口和出口同类产品的贸易活动,或者贸易双方彼此买卖同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所谓“同类产品”,是指那些消费上能够互相替代而生产上又投入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它有同质和异质的区分。同质产品是指性质完全一致因而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国际贸易中之所以出现同质产品的买卖,往往来自如下原因:第一,许多原材料(如黄沙、水泥等)单位价值低而运输成本相对较高,消费者应该尽可能靠近原料供应地来获得它们,所以一国可能同时进口和出口大宗原材料;第二,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大量开展转口贸易和再出口贸易,其许多进出口商品的形式自然基本不变;第三,由于一些产品(如水果、蔬菜)具有季节性特点,一个国家会有时进口而有时出口这类商品,以保证时令产品的正常供给;第四,某些商品的价格被人为扭曲,如国家干预导致某些国家一些商品的国内价格明显低于世界市场价格,为了利润极大化,私人企业便同时进出口一些同样的商品;第五,出于经济合作或特殊技术条件的需要,有些国家也进行某些同质产品的交易。这些同质产品贸易只要加入运输成本等相关因素的分析,就仍然可以使用H-O学说加以说明。因此,异质同类产品的贸易分析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按照产业内贸易理论,异质产品是指那些不能完全互相替代的产品。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的时代里,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出口产品要真正能跻身于世界市场,已不再是单纯依赖其生产要素禀赋的优势,更在于凭借它的某些特色来满足消费者的欲望,因此同一类商品也会有异质性。例如,同样是轿车,它们的牌号、款式、性能以及销售服务都可能有所不同,它们都是具有异质性的同类产品。应该看到,正是这种异质性构成了产业内贸易的基础。如果一国消费者对外国产品的某种特色产生了需求,它就可能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比方说,美国轿车豪华舒适,日本轿车轻便省油,两国都有一部分人需求对方轿车的特色,于是两国就同时进口和出口轿车。可见,生产要素禀赋相同或相似的国家之间同样可以进行贸易活动。这样,产业内贸易理论就解释了H-O学说所无法说明的战后国际贸易的重要特点。

然而,既然产业内贸易并不来自要素禀赋的差异,那么这种贸易利益又来自何处呢?该学说认为,规模经济是获取产业内贸易利益的来源:一个国家享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它的成本就是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从而得到了生产的优势,这样产品在贸易活动中的竞争能力必然大大提高,从而占据贸易优势,取得贸易利益。规模经济的优势可以分为两种:从静态的角度看,它是由于延长生产期、减少机器设备的闲置期、缩短原材料和制成品的库存期、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等导致单位产品成本大为下降;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随着生产者的生产经验不断积累而带来越来越多的经济优势。显然,只要两个国家在两种具有异质性的同类产品生产上各有规模优势,它们就可能发生产业内贸易并且各自获得利益。

规模经济通常可以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因此与之相关的国际贸易模式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①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要理解规模经济必须先搞清楚一个概念,这就是规模报酬。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是指所有投入要素同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时,总产量的变化情况。根据产量的变化程度,规模报酬可以分为三种情形: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产出水平同比例的增加;规模报酬递减(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产出水平较小比例的增加;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产出水平更大比例的增加,即通常所说的“规模经济”。如若存在规模经济,则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总产量增加的速度超过要素投入的增加速度,最终带来平均成本下降,生产效率提高。

根据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的原因,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类。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而非行业规模;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则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对市场结构具有不同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内部规模经济的实现与一个产业或行业内的厂商数量呈反比,即厂商数量越少,专业化程度就越高,规模收益也就越高。内部规模经济依赖于厂商自身规模的扩大和产出的增加,在这种情形下,大厂商比小厂商更具有成本优势,能够迫使小厂商退出市场,从而获得市场实力,也形成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②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个只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一般由许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的厂商构成,且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即大厂商比小厂商并没有更多的成本优势。

外部规模经济或外部经济是,由于各种原因,某个产业集中在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区域内集中生产,这种地理上的产业集聚降低了该产业的成本。导致外部规模经济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厂商的地理集中能够促进专业化的供应商形成;二是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三是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助于产生知识外溢。这些都使整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所有厂商的成本下降,且产业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

这种外部经济的存在决定了贸易模式。具体地说,由外部经济所带来的成本优势,能使该国成为商品出口国。虽然有时出口产业的建立是偶然的,但一国一旦建立起大于别国的生产规模,该国就会获得更多的成本优势,这样即使其他国家更具有比较优势,如果该国已先行将产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那么其他国家就不可能成为该产品的出口国。在外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形下,贸易模式并不能根据比较优势加以确定,显著的外部经济会巩固现有的贸易模式,可能导致一国被“锁定”在已无比较优势的专业化分工模式中,甚至可能导致该国因国际贸易而遭受损失。

最主要的外部规模经济一般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当某个厂商通过经验积累而提高其产品质量或生产技术时,其他厂商可以通过对该技术的模仿获益。随着该产业整体知识的不断累积,这种知识外溢有助于产业内各厂商生产成本的下降。

如若考虑产业知识随时间推移而积累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而非单纯成本下降,则外部规模经济就是动态的。一般情况下,知识累积最初由个别厂商突破,而后通过各种形式的“外溢”与模仿传播至整个产业,最终带来整个产业整体知识积累的增加,由此使产业平均成本不断下降。这个过程与单个企业的“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极其相似,实际上是单个企业“干中学”模式的放大。

一国对外贸易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和产业形成规模效应是必由之路。我们从理论上评价和估计一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国家实现企业和产业规模经济的可能性,从而保证更加准确地评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2)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戴芬·伯伦斯坦·林德(Staffan Burenstam Linder)提出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The Preference Similarity Theory)从需求方面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偏好相似理论具有下列基本假设:首先,一种产品的国内需求是其能够出口的前提。林德认为,一种产品是否生产取决于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而若要出口,还须有来自国外市场的有效需求。当厂商决定生产什么产品时,完全要看他所能获得利润的多少。要使生产有利可图,则先决条件是这种产品先在国内有市场。总之,厂商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需求结构来决定其生产方向与内容,而生产的必要条件是存在对其产品的有效需求。

其次,林德假设一国的需求由其“代表性消费者”的需求倾向决定。影响一个国家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因而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越偏好必需品。一国的“代表性消费者”的需求倾向会随着该国人均收入的提高逐渐转向奢侈品并造成社会需求的转移。当人们收入提高,对工业消费品特别是奢侈品的需求增加时,本国的工业品和奢侈品生产也会增加。

最后,他还假设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即需求的重叠部分越大。这样,一国生产很容易与另一国的需求相适应,两国之间开展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贸易量也越大。

根据上面的基本假设,可推断两国的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如果两国的平均收入水平相近,则两国的需求结构也必定相似;反之,如果两国的收入水平相差很大,则它们的需求结构也必然存在显著的差异。例如,欧美的一些高收入国家收入水平比较接近,打高尔夫球是一项比较普及的运动,因而对高尔夫球的需求可能较大。但在非洲的一些低收入国家里,虽有少数富人有能力从事这种运动,但打高尔夫球不是代表性需求,这些国家的人民大量需要的可能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

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越接近,则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就越雄厚。若两国的需求结构相同,则对任意一个国家的厂商来说,会发现对其产品的需求除了国内之外,还有广阔的国外市场。厂商通过不断扩大生产、改进技术,通过贸易(出口)来扩大其产品的有效需求,最终获取更多的利润就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结果是产量增加的速度超过需求增长的速度,从而使该国有能力向别国出口。

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就更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相互间的贸易关系也就越密切;反之,如果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则两国之间重复需要的商品可能很少甚至不存在,贸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

林德实际上是从需求的角度来分析说明当代工业国家之间贸易和同一工业行业的双向贸易。根据林德的理论,需求是引起工业变动和产业贸易的基础,收入变动又是引起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收入增加的结果是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在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之间得到更大发展。

关于偏好相似理论的适用性,林德曾指出,其理论主要是针对工业产品或制成品。他认为,初级产品的贸易是由自然资源的禀赋不同引起的,所以初级产品的需求与收入水平无关。而且,就算生产国缺少对初级产品的国内需求,它也可能成为出口品。也就是说,初级产品的贸易可以在收入水平相差很大的国家之间进行,所以初级产品的贸易可以用要素禀赋理论来说明。工业产品的品质差异较明显,其消费结构与一国的收入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从需求方面看,发生在工业品之间的贸易与两国的发展水平或收入水平有密切关系。所以,偏好相似理论更适用于解释工业品贸易。另外,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它们之间对工业品的重复需要范围较大,因此工业品的贸易应主要发生在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发达国家之间。

偏好相似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各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概括而言,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而偏好相似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综上所述,产业内贸易理论对发达国家之间大力发展工业制成品贸易的现象做出了比较符合实际的分析,指明了它的产生原因和重要特点,弥补了H-O学说的不足,应该说是贸易理论的一大突破。偏好相似理论深入研究需求结构对国际贸易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也为进一步研究产品内贸易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把规模经济视作贸易利益的来源,对分析国际贸易格局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由于产业内贸易理论仍然承认比较优势的存在,因而产业内贸易理论只是补充而非取代比较优势学说。

构建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我们需要反思现在的贸易模式。我们的贸易发展目标,应该是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在调整优化贸易结构的基础上保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偏好相似理论证明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越接近,则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就越雄厚,其中需求的决定因素是收入。该理论主要是针对工业产品或制成品,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恰好正是当今国家贸易的主要内容。据统计,工业制成品贸易额已经占据了当今国际贸易总额的90%以上,即使在我国,工业制成品之间的贸易也已经占到总贸易量的70%以上,可见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东盟和日本,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在发达国家也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但我们不能就这样认为中国的贸易结构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我国的制成品出口中很大比例是加工贸易,技术含量和经济增加值很低,处在“微笑曲线”的底部,而上游的研发、供应和下游的分销、售后等附加值高的环节大多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此外,我国大多数厂商没有自己的品牌,主要进行的是贴牌生产,利润微薄。所以单纯从贸易量来衡量难以评价一国的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鉴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除贸易量以外的其他相关贸易指标,尤其是能够描述贸易质量和贸易效率的指标,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将其纳入评价体系。

(3)异质性企业理论

21世纪初兴起的新—新贸易理论以Bernard等(2003)、Melitz(2003)和Antras(2003)提出的企业异质性理论作为开端和基础,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关于企业同质的假定,开始考察微观企业异质性对宏观贸易的整体影响。新—新贸易理论的创新之处在于把贸易理论的研究由产业层面引入到微观企业层面,从而能够从微观个体特性的本质出发推演宏观国际贸易的发展机制,从而更加遵循宏微一体化的经济学发展脉络,更加准确地描述企业个体优化对贸易的影响机制与路径。

异质性企业理论发展的历史尚短,相关的研究也才刚刚起步,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但是其对国际贸易许多领域理论研究的影响已经逐渐显现且越来越显著。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数自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作为新—新贸易理论核心思想的异质性企业理论。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在规模、质量、效率、产业、行业、地理位置、政策背景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是毋庸置疑的,因而再将对外贸易的参与主体看成同质显然已经不合理了。在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参与国际贸易主体的异质性,从而尽可能引入描述企业贸易效率的评价指标,保证对异质性企业的准确描述。

对外贸易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现在人类需要反思贸易模式,探寻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章所回顾的理论不仅对当时的贸易发展有帮助,经过历史的沉淀,它们对我们现在的贸易活动仍有借鉴意义,对构建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有很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