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结构安排(1 / 1)

本报告共分八章构建了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探讨,主要围绕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概况、省际比较、影响因素以及可采取的推动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在导论介绍基本内容之后,第2章阐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及设计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到新贸易理论如产品内贸易理论,再到新—新贸易理论如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系统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中的许多理论都分别从不同方面奠定了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因而也成为本报告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依据。同时,介绍了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方法、思路以及总体设计框架,以确保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指标构建思路统一和系统。

第3、4、5章分别详细阐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指标的构建与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两类比较:第一,国家层面该指标的年度比较,即比较1993—2011年间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生态和社会指数,并阐述其变化趋势;第二,典型年份的省际层面比较,即比较几个典型年份国内31个省(区、市)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指数。

第3章“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介绍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力三个方面确定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并对相关指标进行说明;之后,测算并对比全国及各地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1993—2011年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深化,中国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总体情况越来越好,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各地区经济效益变化差别较大。

第4章“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效益”。生态效益包括贸易的环境效应和资源效益两个方面,二者的权重分别为60%和40%。研究发现,1993—2011年间中国生态效益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与贸易环境效益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地区来看,西部地区贸易生态效益较好,中部地区居中,东部地区较差,与中国贸易“东强西弱”的局面刚好相反。

第5章“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综述已有关于对外贸易社会效益的研究,提出社会效益指标计算的思路,包括外贸部门的就业和工资两个部分。测算结果表明,1993—2011年间中国对外贸易的社会效益呈现出较大的波动。之后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的引致就业效应,出口和进口对就业水平的综合作用估计为0.02%(考虑到出口和进口对就业水平的反向作用加成),对外贸行业就业和引致就业进行了修正。最终发现,1995—2003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指数基本维持逐年提高的趋势,2004—2011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指标一直处于波动当中。

第6章“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评价”。在第3、4、5章的基础上,结合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综合评价全国和各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概况。1993—1995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数不断下降,1996—1999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数则几乎不变,从1999年开始,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但是中间也存在一定的波动。从区域划分来看,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情况最好,其次为西部地区,最后是中部地区。

第7章“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外贸规模和出口商品结构,通过构建时间序列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外贸规模和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出口额和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可持续发展有长期正向作用。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外贸规模和结构对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8章“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综合前面章节的研究,分别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贸易结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个角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运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指导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坚持对外贸易中的劳动优势,培育资本和技术优势;改善出口产业结构、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开发绿色产品,改善对外贸易的生态效益;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提升就业岗位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发挥对外贸易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