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风雨欲来(1 / 1)

“杨掌柜的,给我来一份智慧汤圆。”

“呦,这不是韩老爷吗?怎么,最近发了财,又想顿悟一次啊?”

“哈哈,老韩我可没那个心思,那样的大机缘有一次就够了,不敢贪心,今天啊,是带着我家假小子来的。”

老韩大笑着,示意了一眼旁边女扮男装的一个假小子,约莫七八岁,却不像其他小女孩般怕生,大胆的睁着大眼睛到处看着。

“哦?”

那人惊讶一声,随后感叹道:“你家这女娃,算是有福了哦。”

老韩吟吟笑着,他家三个儿子,就这一个女孩,虽说平时大大咧咧的,不像个人家姑娘般温婉贤淑。

但却也是他的掌上明珠,现在宽裕了,又恰逢这样的机缘,岂愿让自己的娃儿输在起跑线上?

那人说了两句,便没有再说,只是眼神时不时盯在老韩家的假小子上。

当然,他是绝对没有其它想法的,再是老牛吃嫩草,他也不会对老友女儿下手的。

其实,是他家里,也有两个这样的假小子,但还好,比老韩家的乖巧些,没那么横。

平时没想法,但今天看到老韩带女儿过来吃智慧汤圆,却也是让他萌生了这种想法。

老韩如今能之所以这么大方,他是知道的,近来粮价上涨,连跟着其它物件也上涨了。

老韩也是做生意的,岂会不因此赚一笔?

而现在,他是想明白了,老韩平时一个挺抠唆的一个人,今天这么大方。

必定是嗅出点什么味道了。

物价上涨,钱不就不值钱了吗?

以前五十文钱,还能买一石大米,现在没有八十文,可没买不到,而雀仙楼菜的价格,却是一直没变。

这样的便宜,作为商人自然是瞬间就得出来了,若不是雀仙楼的菜不外卖。

恐怕都得有着商人做二道贩子,在中间大赚着这差价了。

唉,杨掌柜的可真算是仁善了。

“哎,老钱,你知道吗?梁记商行的大米都涨到一百文一石了,怎么你就没想法,也跟着涨涨?”

大堂内的一桌,两个衣着华丽的中年人在聊着天,却是老万和老钱,此刻老万轻喝一口酸辣汤后,露出享受的表情,调侃着道。

对面的老钱冷哼一声,吃着一个小笼包,满嘴是油,含糊着道:“说得好像你没涨价的心思一样,但上面可已经三令五申了,咱们若是敢涨价,第二天官府的人就得找上门来,把什么都得强征了。”

“我说老万啊,不该有的心思,最好不要有,学学人家杨掌柜的,做人就得有良心,该是什么价,就得是什么价。”

“而且。”说到这里,老钱压低了点声音,谨慎的看着四周:“对于那些涨价的,朝廷不可能不知道,现在是正值打仗期间,收成还没上来,等到安稳了啊,你看着吧,现在赚得越多,到时候越惨。”

说完这句,又当做什么都没说的模样,一口一个小笼包,这玩意儿,小归小,但真他娘的好吃。

老万也是缓缓喝着酸辣汤,但目光,却是对老钱的那番话露出认同的神色。

很明显,他也是想到了这个关节。

对于长安城内那些只想着发战争财的小商人,嗤之以鼻,这个时候吃了多少进去。

到时候都得成倍的吐出来。

这就是他们背后靠着官府,身后有着朝廷的好处,虽然每年赚的大部分钱都会进了上面的口袋。

但胜在消息灵通,可趋福避祸,这是那些没有背景的小商人可以比拟的。

同时,对于朝廷怎么渡过这次难关,他也是心里有些没底,毕竟,人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就是吃穿。

若是在稻子收割前,粮食就直接空了,或者发生了什么天灾人祸,人心动荡,这就是必然的了。

柜台前的杨轩,若有所思的听着大堂中,无论是大声,还是有意小声的议论。

所有人,话里话外说的都是物价上涨之事,其中又以粮价最为严重,粮食是否足够,其实贯穿着市场几乎所有的商品价格。

没想到,还真的被他料中了。

只是凭着眼前这些信息判断,粮食的缺失,似乎更加严重?

心中想着,在脑海中再次拉出系统的属性面板,看向任务进度一栏。

智慧汤圆:九百六十七一千。

任务完成,不是在今天,就是明天了,这按照那天估摸的一周时间,其实只过了三天。

进度能这样快,还有一定物价上涨的原因,想到这里,杨轩不禁无奈一笑。

自己这也算是意味的发国难财吧?

太极殿。

李世民和群臣听着杜如晦的汇报,神情尽皆有些严重,外面的百姓,商人,着眼的是身边,而他们,却不得不从全局去看。

“陛下,在山东广阳一带,已经连续七天没有下雨了,日日大太阳,温度持续升高,若是再无雨,那里刚种下去的小麦和水稻,恐怕尽皆得遭殃。”

“还有近日有消息传来,说黄河中下游,有着涨水趋势,恐堤坝不稳,襄阳道总管请奏,欲发人力,提早加固堤坝,但粮食不足,请求拨粮。”

“在剑南道一代.....”

杜如晦每说一条,众人的心就沉下一分,到处都需要朝廷的接济,放眼望去,似乎整个大唐天下。

下一刻就是天灾连年,尸浮遍野的景象,单是想想,便是令人不寒而栗。

李世民黑着一张脸,忍着心中的烦躁之意,沉声道:“一个地方缺水,一个地方涨水有洪涝,可有办法把黄河之水牵引到广阳去?”

杜如晦迟疑,这种事情不是他的专业,也不好说,把目光望向了工部尚书萧瑀。

老萧虽然因为女儿的事情被边缘化,但毕竟是专业人士,又是多朝老臣,所以还在工部尚书的位置上待着。

萧瑀见此,硬着头皮出列回禀道:“陛下,黄河乃是沿东南走向,而山东广阳在西北方,想要牵引过去,除非是挖凿一条大运河,如前朝般,不然难以牵引。”

“嗯。”

李世民脸色更黑了,不置可否的应了一声,挖大运河?隋炀帝挖了大运河,劳民伤财,国运顿失,他现在挖,不是得更惨。

随后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朕记得广阳那里不是有条广阳河吗?长达十数里,宽有三丈,也没水了吗?”

“回陛下,广阳河并未干涸,但水深只有三尺,且灌溉之地,只有方圆百十里,其余地方,却是....”

杜如晦继续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