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自清咸丰六年(1856)昇平署再选民籍学生入署承差始,直至宣统朝及其后小朝廷,民籍和旗籍学生不断踏上宫廷的舞台,渐使宫廷戏曲再度兴盛。先是选整班艺人进宫演戏,后则由昇平署总管与精忠庙管理衙门从京城各戏班中直选顶尖艺人承差内府。这些民籍学生既有昆、弋腔优伶,又有梆子、皮黄艺人,他们行当齐全、技艺高超,为近代宫廷戏曲演出增添了活力。在人员管理上,昇平署也不再似从前那样对伶人全部包养圈管,而是采取『存档』的办法,内务府即使对招进宫的民籍教习按月发给定额月银,也只换得对他们的绝对支配权,艺人则必须随时听候昇平署通过精忠庙管理衙门发出的承差传唤。这一时期除去昇平署内学保持有一百名内侍伶人外,昇平署又先后遴选二百三十五名民籍教习与学生承差内府,其中以乱弹、梆子艺人为主。
清末国运衰微,内忧外患频仍,戏曲在乱世中呈现出繁盛的势头。光绪朝晚期京剧与众多地方戏相继进入成熟、昌盛时期,艺术文化的发展却与现实政治文化形势相背。政治文化就是这样,当一个王朝崩溃之时,人们看到的总是政治上的腐败与生活的奢靡,而统治者也总是用眼花缭乱的艺术追求来掩盖他们内心的恐惧与焦虑,清末的王朝统治者亦是如此。一九〇〇年前后的清帝国一方面满、汉民族矛盾加深,另一方面西方列强对清政府的压迫越来越强,战争与赔款压得大清国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喘不过来气。慈禧眼见国运衰败,而回天乏术,内心的焦虑与恐惧是外人难以想象的,在此情势下,舞台上的喊杀与得胜锣鼓可能就成了她缓解焦虑唯一的方式。庚子之变后慈禧太后回銮,其焦虑与恐惧越发加深,内廷的戏差也就随之支应得更加频繁。昇平署日记档载,光绪三十四年(1908)从正月初一至十月十五日,承应戏上演了八十八次,其中精忠庙事务衙门就有戏差八十一次。
随着台下的观戏人对新戏渴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新剧目充斥于宫廷戏曲舞台,使戏曲的表演、唱腔、伴奏、服饰、扮相、道具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进。外班艺人进入宫廷演出后,宫廷与民间的优秀戏曲技艺得以相互交流,特别是外班的剧本剧目改变了宫廷舞台沉闷的景观,促进了艺术审美观的改变,这也使宫廷戏曲演出,特别是同光时期外班伶人在内府戏台唱皮黄、梆子腔兼唱昆、弋腔成为时尚。后面著录的承应戏总目可以证实,此期昇平署内学伶人虽也习乱弹戏,但仍以演唱昆腔和弋腔为主。从昇平署承应剧目看,虽然民间艺人的表演代表了当时全国的最高水平,但无论他们的演技何等高超,也不能替代内学演出。宫里昆、弋大戏照演不误,这首先由于内学太监在宫内走动方便,其次因为内学所演之戏确是一些固定仪式的开团场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