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消音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覆亡。清朝是元朝之后第二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统治政权。女真族统治者很早汉化,以儒家思想治国,统治者大兴文字狱,诗文写作可能带来杀身之祸。在这种政治氛围中,学者埋头书本、不问政治的考据之风兴盛。
清初的明朝遗民中不乏反思者。顾炎武重新考订《诗经》时代的音韵,并呼吁在新时代坚守自己的品格,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他认为理学的呆滞腐朽是明朝败亡的原因。而黄宗羲对专制君王的政治体制作出激烈批判,晚清的革命者们将他看作先驱。这些人否定市民的个性娱乐,也让诗歌回到文学的主流地位,诗和诗话批评的盛行,有赖于他们。但随后大多数文人饱受文字狱震慑,纷纷埋头文献,不再过问现实。乾隆嘉庆年间,文献方面的学术成果频出,有了所谓乾嘉学派的名号,也是后世知识界在政治上消音的代名词。
桐城派的方苞、姚鼐确立当时古文派的正统地位。方苞信奉程朱理学,提倡文章的雅洁(雅洁是要清理刘勰的“雅丽”,削减文章的形式语言),姚鼐又把学术考据也加进文章的要素。
训诂考证,校勘整理的倾向也渗透到诗中,清诗主要是宋诗的传承。小说也一度出现了重在叙述史实的风气,例如枯燥的《东周列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