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次在纽约一个邮局排队,准备邮寄一封挂号信。我注意到那位负责挂号信的邮局员工对他的工作表现得很不耐烦——称信、取邮票、找零钱、开收据……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做着这种单调而重复的工作。

于是我暗暗对自己说:“我一定要让这个人喜欢我。显然,要让他喜欢我,我必须和他说些让他感兴趣的话。不是关于我的,而是有关他的。”于是,我又问自己:“他是不是有值得我赞美的地方呢?”

很多时候,这样的问题不是那么容易回答,尤其当你面对一个陌生人时。不过这次非常凑巧的是我很快在他身上发现了值得我赞美的地方。

就在他给我称信时,我热情地对他说:“我可真希望自己也能有您这样一头好头发。”他有些惊讶地抬起头来看着我,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但是现在没以前好了。”他很谦虚地说。

我真诚地对他说:“虽然它比以前稍减光泽,但仍然还是那样好。我太羡慕您有一头这样好的头发了。”

他听后显得格外高兴,于是我们愉快地谈了起来。最后,他对我说:“有许多人曾说过我的头发好看。”

我敢打赌,他那天吃午饭时,绝对非常高兴;那天晚上他回家后,一定会欣喜地把这件事告诉他的妻子;他甚至会对着镜子夸赞自己:“我的头发确实很漂亮。”

一次,我在某个公共场所讲到了这件事。一个人问我:“那你从他那里获得了什么?”是的,我要从他那里获得什么?我从他那里又得到了什么?

如果我们是这么自私,一心只想着得到别人的回报,那我们就无法给人任何快乐,不会给人一点儿真诚的赞美。如果我们的气度如此之小,那我们只会收获失败与沮丧,而不会有任何的成功和幸福。

没错,我确实是想从他那里得到某些东西,要得到某些难以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的东西,而我也确确实实得到了!你看,我赞美了他,让他得到了美好幸福的感觉,可是他对我却难以回报——这种感觉可是无价之宝。在这件事情过去很久以后,你仍会在记忆中想起它,得到一种美妙的体验。

在人类行为中,如果我们遵守一条至为重要的法则,就会给自己带来快乐;如果你违反了它,就会陷入无尽的挫折中。这条法则就是:“永远尊重别人,使对方获得自我成就感。”

这正如杜威教授所说的:“自重是人类天性中最强烈的冲动和欲望”;也正如詹姆森教授所说的:“在人类天性中,最深层的欲望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我也曾一再强调,这种冲动正是我们区别于动物的特征,正是这股力量促使人类创造了文明。

古往今来,哲学家们一直在思考人类关系的准则,终于悟出一种观念。这种观念并非什么新的发明,其实早在3000多年前的波斯、2000多年前的中国,以及印度和耶路撒冷等地,先哲们就在传播这种观念,这就是中国先哲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

你希望周围的人喜欢你、自己的观点被人采纳、自己能得到别人的重视;你不愿听到卑贱的谄媚,但渴求得到真诚的赞美。你希望你的朋友和同事都能像史考伯所说的那样,“诚于嘉许,宽于称道”……人人都希望如此。

既然如此,那么就让自己先遵守这条法则: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就应该先怎样去对待别人。

你将采取什么方式、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去做呢?答案是:随时随地实践,这样它就会给你带来神奇的功效。

比如我们进餐馆,要了一份法式炸薯条,而女服务员却端给我们一盘薯泥。这时我们不妨说:“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但我更喜欢法式炸薯条。”女服务员会说:“不用客气,一点也不麻烦。”由于我们对她表示了尊重,因此她会很高兴地给我们换炸薯条。

“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让你多费心”“请你……”“能不能……”“谢谢”这些看似普通的礼貌短语,就像是每天单调生活中的润滑剂,会给我们的生活平添几分色彩,促进我们的人际关系。而这同时也是你我优良品质的体现。

下面我要讲一下我班上那些从事商业的学员实行这些法则而获得成功的故事。

首先,我来讲一位康涅狄格州律师的故事。由于他亲属方面的原因,他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的真名实姓,因此我们暂且叫他R先生吧。

R先生来我班上接受培训之后不久,就同妻子一起驾车去长岛,看望她的几家亲戚。他妻子要求他留下来,陪同她孤独年迈的姑妈聊天,而她则去看望另外的几家亲戚。由于R先生要在班上作一次关于如何运用赞美法则的演讲,于是他打算从这位老太太这里开始训练自己在这方面的才能。

R先生在老太太的房子四周仔细观察了一番,希望能找到一些他可以真诚赞美的东西。他问老太太:“您这栋房子是建于1890年前后,对吗?”

“是的,”老太太回答说,“正是建于那一年。”

“它使我回想起我出生的老家的房子。”R先生说,“它真是棒极了,既漂亮,又宽敞!您知道,人们现在再也不建这种房子了。”

“一点没错,年轻人!”老太太也表示有同感,她说,“现在的那些年轻人可不怎么在乎漂亮的房子。他们所想要的,不过是一小套公寓和一个电冰箱,然后无忧无虑地开着汽车,到处去兜风闲逛。”

“这是一所凝聚了理想和希望的房子。”老太太的声音有些颤抖,陷入了回忆当中。她充满柔情地说:“这房子是我和我丈夫爱情的结晶。我丈夫和我在建这栋房子之前,设计构思了许多年。我们并没有请建筑师,它完全是我们按照我们自己的设计建造而成的。”

接着,老太太领着R先生参观了这所老房子。房子里放满了老太太在世界各地旅行时搜集到的纪念品:波斯披肩、英国老茶具、威格瓷器、法式寝具、意大利油画,以及曾风靡于法国封建王朝时期的专用于古堡装饰的丝帷。她对这些东西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对此,R先生发出了真诚的赞美。

R先生说:“老太太领我参观完房子以后,又把我带到车库去。那里放着一辆几乎是全新的别克高级汽车。”

“我丈夫在去世前不久,给我买下了这辆车。他离我而去之后,我再也没有用过它……年轻人,你很会欣赏美丽的东西,我决定把这辆车送给你。”老太太慢声细语地说。

“哦,不!姑妈!”R先生说,“这我可有些不知该怎样说好了。对于您这番盛情,我自然是受宠若惊,感激不尽。可是我怎么能接受您如此贵重的东西呢?我不是您的直系亲属,而且我自己也有一辆汽车。再说了,大概您的许多亲戚也很喜欢这辆漂亮的别克车。”

“亲戚?! ”老太太的情绪突然有些激动起来,她大声说道,“是的,我确实有亲戚。可是他们都正等着我死呢,这样他们就可以顺其自然地得到我这辆汽车了。但他们谁也别想得到它。”

“如果您不愿将它送给您的亲戚,那您不妨把它卖给旧车专营公司。”R先生说。

“卖掉它?! ”老太太激动地说,“你认为我会卖掉它吗?你以为我愿意让那些和我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坐在我丈夫给我买的车中,到处跑来跑去吗?年轻人,我说什么都不会卖的。我只想把它送给你,因为你是个懂得欣赏美好事物的人。”

虽然R先生尽力婉言拒绝接受老太太的汽车,然而他最后不得不收下它,因为他一再地拒绝只会使老太太更加激动和伤心。

这位老太太孤身一人住在这栋空****的老房子里,她所拥有的只是她的波斯披肩、各种英国或法国纪念品,以及她的回忆。在这种孤寂无聊的生活中,她所渴望的正是像R先生这样的赞美和欣赏。她也曾经年轻美丽,拥有许许多多的追求者。

她曾经和她的丈夫共同设计建造了这所房子,这里面有他们永恒的、温馨的爱情,他们还从欧洲各国搜集到各种珍品来装饰这个爱情的巢窝。可是如今,流逝的岁月使她变老了,在这年老孤寂的环境中,她渴望得到一点人性的温暖,得到一点真诚的赞美——但没有人给她所需要的东西。

现在R先生给了她所希望的这些东西,她的心犹如久旱逢甘霖的大地一样,充满了感激,她体会到了久别的情怀。一旦她得到她所渴望的东西,那么就算是将那辆别克车送给R先生,恐怕也不能完全表达她对他的感激之情。

我们应该如何运用这种赞美他人的黄金法则呢?为什么不从我们身边开始呢?你的父母、爱人、孩子,或是你的朋友,他们肯定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优点,你要善于去发现,并给予真诚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