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决定购买某一商品时,会受到一种潜意识的影响。哪种商品信息刺激的次数越多、越强烈,人们潜意识中该商品的烙印也就越深刻,对商品的购买和消费就成为一种无意识行为。事实上,人们总是习惯于消费自己熟悉的商品。
因此,对商家来说,反复的宣传,在顾客心中造成强烈的印象,是至关重要的。美国著名的可口可乐公司,正是利用了顾客的这一消费心理,以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奠定了可口可乐独占世界饮料业鳌头的至尊地位。
20世纪3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摆脱劣势,公司董事们决定聘用以推销卡车而在亚特兰大闻名遐迩的罗伯特·温希普·伍德鲁夫。
从此,伍德鲁夫经营可口可乐公司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他把推销与宣传融于一体,在国际市场上为可口可乐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伍德鲁夫在跟一个朋友闲谈时,这位朋友曾问他可口可乐成功的秘密,他说:“可口可乐99.69%是碳酸、糖浆和水,只能靠广告宣传,才能让大家都接受!”
基于这一思想,伍德鲁夫自接任总经理后极为重视广告,对一切报刊、电视广播、宣传材料等能用来做广告的媒体,无所不用。即便是他个人的宴会,他也从不放过为可口可乐做广告的机会,可谓是用心良苦。
伍德鲁夫铺天盖地式的广告宣传战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经过一系列的活动,可口可乐在美军中深受欢迎,有人将其称为“上校”“生命之水”,并且认为可以没有一切但不能没有可口可乐。
二战时,从太平洋东岸到中欧的易北河边,美军沿途一共喝掉了100多亿瓶可口可乐。这样,可口可乐像蒲公英的种子似的随军飞到了欧洲许多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广告宣传的作用。事实上,没过两年,可口可乐便在英、意、法、瑞士、荷兰、奥地利等许多国家畅销起来。
二战末期,可口可乐的月销售量已达到50多亿瓶,仅可口可乐装瓶厂就增加到了64家。今天,从南极到北极,从最发达的国家到最不发达的国家,可口可乐无处不在;从家庭妇女到商界强人,从白发老人至3岁孩童,可口可乐无人不晓。
这正是伍德鲁夫的营销高招留给世界的奇迹。目前,可口可乐在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畅销,以每天销售3亿罐的绝对纪录享誉全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饮料”。
可口可乐的案例很好地说明了熟悉的就是好的,熟悉可以带来喜爱。与此相似的是心理学上的“邻近性原则”。说的是在其他条件相等时,人们倾向于喜欢邻近的人。研究也表明,随机被安排在同一宿舍或邻近座位上的人更容易成为朋友。在同一栋楼内,居住得最近的人最容易建立友谊。邻近性与交往频率有关,邻近的人常常见面,容易产生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