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别人换来的何止是成就感(1 / 1)

人是三分理智、七分情感的动物。大量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与相互支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这就有了回馈原则:当别人做出友好姿态以示接纳和支持时,我们会觉得“应该”对他报以相应的回答,进而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迫使我们对他也做出相应友好姿态。否则,我们以某种观念为基础的心理平衡就会被破坏,因而感到不安。

2005年4月,某国不顾美国当局的强烈谴责,以压倒性的投票同意一位前世界象棋冠军,同时也是逃犯的鲍比·费舍尔加入该国国籍。是什么样的国家甘冒与世界强国断交的风险,也要保护一名公开为“九一一事件”劫机犯说话的逃犯?是伊朗?叙利亚?还是朝鲜?

其实以上三个国家都不是。那个通过国会匿名投票的方式,决定给予鲍比·费舍尔本国国籍的国家,是向来与美国保持亲密盟友关系的冰岛。为何冰岛会敞开怀抱接受鲍比·费舍尔,特别是在他违反美国法律,在南斯拉夫赌了一场五百万美元的象棋赛后?

为弄清答案,我们需要先来回想一下三十年前那场著名的象棋大赛——1972年的世界象棋冠军赛。当时,费舍尔作为挑战者,挑战卫冕冠军——苏联象棋大师鲍里斯·斯帕斯基。历史上没有哪场比赛受到过如此广泛的关注,世界各地对这场比赛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处于“冷战”巅峰的当时,该比赛被称为世纪之战。

奇怪的是,费舍尔并未出席在冰岛召开的比赛开幕式。几天后,因为费舍尔提出了诸多主办方不可能满足的要求,如禁止电视转播,30%的收视收入归自己等,人们开始怀疑这场比赛是否能按约举行。费舍尔的职业生涯与私生活正如他的行为一样,处处充满矛盾。

最后,在比赛奖金翻倍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劝说下,费舍尔终于飞往冰岛参加比赛了。这场赛事在很多国家的报纸上被大肆报道,小小的冰岛也为世人所熟知了。事实上,冰岛之所以忍受饱受争议的费舍尔,用当地媒体的话说,是因为“他让冰岛在世界地图上占有一席之地”。

冰岛人民显然把这看作是费舍尔送给他们的一份厚礼。这份厚礼重到冰岛人民在三十年后还铭记于心。

一位冰岛外交部人员表示:“三十年前费舍尔为这里做出的杰出贡献,是我们至今还铭刻在心的。”尽管许多当地人并不认为费舍尔讨人喜欢,但他们还是接纳了他。对此,英国广播公司分析说,冰岛人民“十分迫切地希望,能用提供庇护的方式来报答费舍尔先生”。

这件事点出了互惠原则的重要性与普遍性,它使人们想要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人,促使人们用公平的方式对待日常生活、工作和亲密朋友,以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丹尼斯·里根教授还做过一个关于回馈原则的经典实验。他让实验人员乔化装为奖券销售员,并在正式销售前先发放免费可乐给顾客。结果他们发现,事先获赠一杯免费可乐的顾客,后来购买奖券的张数,比事先未获得免费可乐的人要多两倍。

尽管赠送免费可乐和推销奖券并不是同时进行的,而且乔向顾客兜售奖券时也并未提及免费可乐的事,但顾客还是记住了他先前的好意,并愿意礼尚往来。

此外,这个实验还说出了为何有些冰岛人不喜欢费舍尔,但还是会接纳他的原因。实验表明,尽管让人喜欢和让人认同之间有紧密联系,但对那些获赠可乐的顾客来说,是否喜欢可乐并不是他们是否会购买奖券的参考。也就是说,那些拿了免费可乐的顾客,不管喜不喜欢可乐,购买的奖券数量是一样的。这表明由受人恩惠产生的亏欠心理,比对可乐的喜欢程度更能影响人们的行为。

可见,回馈原则的效力凌驾于喜欢原则的效力之上,即使近期不能产生效益,人们也会乐意给别人施以巨大帮助。

社会经验和道德因素告诉我们,最好先为他人提供帮助或向他人妥协。如果我们帮助过某位队员、同事或熟人,就等于在他们心里埋下了一种责任感,促使他们将来回报我们;帮助上司也会让他们心存感激,当我们需要帮助时,他们自然也就不会袖手旁观了。

此外,如果员工想早点下班去看牙医,作为经理最好也能网开一面。该做法其实是种投资,员工会找机会还这个人情,也许日后他会主动要求加班,帮你完成某个重要项目。

然而,人们寻求帮助时通常会这样问:“这里有谁能帮我呢?”其实,这样的话是目光短浅的。我们应该先问问自己:“我可以帮助谁?”因为回馈原则的原理是,通过先向他人提供帮助给其带来的社会责任感,会令你的请求收效更好。当你主动帮助他人时,别人就会觉得有责任回报你。

此外,如果管理就是组织队员朝一个目标迈进,那么一个互相帮助过的团队,比如某些人曾从同事那得到过有用的信息,或是得到过同事的认同,或是曾有同事聆听过自己的苦恼,这样的搭配组合对完成目标会很有帮助。

同样,当我们为他人提供过帮助后,那些受过帮助的朋友、邻居、搭档甚至孩子会更有可能在日后接受我们的请求。

最后,我们要记住:人际交往中的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几乎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接纳和喜欢另外一个人。被别人接纳和喜欢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也要接纳和喜欢对方。一般来说,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喜欢;愿意接近我们的人,我们才愿意接近;疏远、厌恶我们的人,我们也会疏远、厌恶。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心理平衡的本能倾向,都要求人际关系保持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适当性,并力图根据这种合理性和适当性解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