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谬制谬,敲醒当局者(1 / 1)

心理学与说服力 谢岚 438 字 3个月前

在攻心说服中,有一种方法与之非常类似,叫“以谬制谬”。具体就是把对方的荒谬观点引发开来,使其暴露得更为明显,进而达到说服的目的。

优孟是楚国的艺人,身高八尺,喜欢辩论,常常用诙谐的语言婉转地进行劝谏。楚庄王有一匹心爱的马,于是给它穿上锦绣做的衣服,让它住在华丽的房子里,用挂着帷帐的床给它做卧席,用蜜渍的枣干喂养它。结果马得肥胖症死了,于是庄王让臣子们给马治丧,要求用棺椁殡殓,按照安葬大夫的礼仪安葬它。群臣纷纷劝阻,认为不能这样做。庄王急了,下令说:“有谁敢因葬马的事谏诤的,立即处死。”

优孟听到这件事,走进宫门,仰天大哭。庄王吃了一惊,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这马是大王所心爱的,堂堂的楚国,怎么能只按照大夫的礼仪安葬它?它会死不瞑目的。能不能请大王批准用安葬国君的礼仪安葬它?”

庄王问:“怎么个葬法?”

优孟回说:“大王何不用雕花的美玉做棺材,用漂亮的梓木做外椁,用楩、枫、豫章等各色上等木材做护棺,发动士兵给它挖掘墓穴,让年老体弱的人背土筑坟,请齐国、赵国的代表在前面陪祭,请韩国、魏国的代表在后头守卫,盖一所庙宇用牛羊猪祭祀它,还要安排个万户的大县来供奉它。我想各国听到这件事,就都知道大王对人和对马的态度了。”

庄王说:“我的过错竟然到了这个地步?现在该怎么办呢?”

优孟说:“让我替大王用对待六畜的办法来安葬它:堆个土灶做外椁,用口铜锅当棺材,调配好姜枣,再加点木兰,用稻米做祭品,用火光做衣服,把它安葬在人们的肚肠里不是更好吗?”庄王当即就派人把死马交给太官,以免天下人张扬这件事。

文中的故事显得有些荒诞,死一匹马竟要耗费如此大的心力去安葬,但马的主人庄王却下令,谁要是敢因葬马的事进谏,便立即处死。故事中的优孟将错就错,以谬制谬,让庄王更正了荒唐的做法。

要说服当局者迷的人,就要在对话过程中抓住对方命题里隐蔽的荒谬点加以推衍,或由此及彼,或由小到大、由隐到显,最后得出荒谬可笑的结论,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性。整个对话过程虽有可能带有讽刺意味,但问话者并无恶意,对方也就更容易被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