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年轻的时候曾热衷于批评人,经常撰文嘲弄他人,并到处散布,这经常引起当事者极度的憎恶。有一次因为做得过火,而引发了一件令他大彻大悟的事情。
1842年,林肯撰文批评一位政客,由于言辞过于激烈,此人不甘受辱,要求与林肯决斗,林肯骑虎难下,只好勉强答应,以维护荣誉。幸好双方友人从中劝阻,一场生死之争才在最后关头被平息。
经过那次教训之后,林肯终于悟出了为人处世之道,从此再也不嘲弄他人。
严苛的批评是无益的,它只会迫使被批评者采取防卫的行动,使他刻意地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理的解释。批评就像一个危险的火花,足可引爆人们心中的虚荣与自尊,甚至发生更严重的后果。
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批评都可以达到批评的目的,只有被对方从内心接受的批评才能生效。这就意味着,虽然批评是有道理的,但并不等于就一定能被对方接受,因为批评和被批评通常不是在心平气和下进行的。其实,人的心理都一样,那就是被自己的上司或周围人尊重的心理非常强烈,没有比受人轻视更不愉快的事情了。
英国行为学家波特指出: “当遭受太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的就听不进去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所以,一个高情商的人十分懂得批评的艺术。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批评的技巧:
◇公开表扬,私下批评
沃恩每年都会受邀参加某单位的杂志评审工作,这个工作虽然报酬不多,但却是一项荣誉,很多人想参加却找不到门路,也有人只参加一两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沃恩年年有此“殊荣”,让大家羡慕不已。
有人问沃恩其中的奥秘,他微笑着向人们揭开了谜底。他说,他的专业眼光并不是关键,他的职位也不是重点,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是因为他很会给别人“面子”。
他说,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他一定会把握一个原则:多称赞,少批评。但会议结束之后,他会找来杂志的编辑人员,私下告诉他们编辑上的缺点。
因此,虽然杂志有先后名次,但所有人都保住了面子。正是因为他能顾虑到所有人的面子,承办该项业务的工作人员和各杂志的编辑人员都很尊敬他、喜欢他,当然也就每年找他当评审了。
给人面子并不难,赞扬和批评要有一定的分寸和分场合,既坚持原则,也要灵活处理;既坚持真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要给人以面子。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够有面子。
◇对于小事,不必苛责
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宴会上,某客人引用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格言,并说此话出自《圣经》。卡耐基为了表现自己的渊博学识,便指出那位客人错了,此话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那位客人听了恼羞成怒,与卡耐基争辩起来。
当时卡耐基的老朋友葛孟也在座,而且葛孟是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卡耐基便向葛孟求证,葛孟却在桌子底下踢了他一脚,说:“你错了,这位客人是对的,这句话出自《圣经》。”
后来,在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很不服气地说:“那句格言明明就是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葛孟回答:“当然,是出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为什么非要去证明他错了呢?我们大家都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不给他留点面子呢?”
卡耐基由这件事得到了深刻启发: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不必计较,不必去苛求责备他人。
◇责备之前先赞美
心理学研究表明,接受批评的最主要的心理障碍是担心批评会伤害自己的面子,损害自己的利益。为此,在批评他人前一定要帮助被批评者打消这个顾虑。打消顾虑的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先表扬、后批评,亦即在肯定一个人的成绩的基础上对他进行适当的批评。
美国第三十届总统柯立芝刚上任时,聘请了一个女秘书协助他。这个女秘书长得年轻又漂亮,但是工作上却屡屡出问题,不是字打错了,就是时间记错了,给柯立芝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有一天,女秘书一进办公室,柯立芝就夸奖她的衣服很好看,赞叹她的美丽,女秘书受宠若惊,但是柯立芝接着说: “相信你的工作也可以像你的人一样,能做得很漂亮。”
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的公文再也没有出过错。身旁的工作人员好奇地问总统:“您这个方法很巧妙,是怎么想出来的?”
柯立芝淡淡一笑:“这很简单,你看理发师帮客人刮胡子之前,都会先涂上香皂水,涂香皂水的目的就是使人刮起来不会感觉痛,我不过就是用这个方法罢了!”
赞美之后的责备远较责备之后的赞美来得有效。如果你想让对方改正缺点和错误,不妨先给对方来一番赞美,趁对方高兴之际,再指出他的缺点和错误,这样会让人更容易接受你的责备。
既然涂上一些香皂水刮起胡子来不会痛,为何在批评之前不先给对方涂上一些“香皂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