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温柔攻势,切实为顾客着想,获取顾客的信任,是针对内向型顾客的制胜法宝。
王建是某手机家电卖场的销售人员。有一天,一位先生来店里看手机,很多当班的柜台销售人员都主动跟他打招呼,热情地询问对方需要什么样的手机。每一次被询问,这位先生都只是说自己随便看看,到每个柜台前都是匆匆地浏览一下就迅速离开了。面对这么多销售人员的热情询问,这位先生显得有些窘迫,脸涨得通红,转了两圈,觉得没有适合自己的手机,就准备离开了。
这时王建根据经验,判断出该顾客是一个比较内向腼腆的人,并且根据观察,王建断定顾客心中肯定已经确定了某一品牌的手机,只是由于款式或者价格等原因,或者是由于被刚才那些销售人员轮番“轰炸”,有些不知所措而一时失去了主意。
于是,王建很友好地把顾客请到自己的柜台前,他温和地说:“先生,您是不是看上某款手机,但觉得价格方面不是很合适,如果您喜欢,价格可以给您适当的优惠,先到这边来坐吧,这边比较安静,咱再聊聊!”顾客果然很顺从,王建请他坐下,与他聊起天来。
王建开始并没有直接销售手机,而是用闲聊的方式说起自己曾经买手机,因为不善言辞而出丑的事。他说自己是个比较内向的人,做推销这几年变化挺大。与顾客聊了一些这样的话题以后,顾客显然对他产生了一定的信任感,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向王建透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王建适时地给他推荐了一款适当的机型,并且在价格上也做出了一定的让步,给顾客一定的优惠,同时王建还给顾客留了自己的电话,保证手机没有质量问题。最后,顾客终于放心地购买了自己想要的手机。
从这位先生进店后的行为中,王建判断这是一位内向型顾客,而针对内向型顾客,不能一上来就推荐商品,否则他们会无所适从。王建真诚地邀请顾客到自己的柜台,然后和顾客聊天,慢慢引导顾客,从而赢得了顾客的信赖,并促成了一次商品销售。
在我们周围,总有两类人,他们的做事风格完全相反。比如对于别人友好的帮助,一种人往往会很真诚、很高调地表达感谢,然后,抛之脑后;另一种人可能什么都不会说,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你就会发现,他在默默地对你好,并且,对你越来越好。为什么?
内向型的人往往更倾向于相信自己内心的感觉,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选择。
心理学研究发现,相比性格开朗、易于沟通的外向型性格的人,性格封闭、不易接近的内向型性格的人感情及思维活动更加倾向于心灵内部,感情比较深沉。他们不善言辞,待人接物小心谨慎,一般情况下他们避免甚至害怕与陌生人接触。虽然内向型性格的人比较爱思考,但他们的判断力常常因为过分担心而变弱,对于新环境或新事物的适应,往往需要很长的周期。
因为内向型顾客对陌生人的态度比较冷漠,且情绪内敛,沉默少言,在消费过程中也会小心翼翼,甚至久久拿不定主意,使得柜台员工的销售工作很难有进展。在销售过程中,往往是销售人员问一句,神情冷漠的内向型顾客答一句,不问就不答,导致交谈的氛围沉闷,销售人员的心情也比较压抑,想要迅速促成交易往往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
但是,柜台员工切不要被内向型顾客的外表、神情蒙骗,从而打起退堂鼓。善于观察的销售人员会发现,虽然内向型顾客少言寡语,甚至表面看似反应迟钝,对店铺员工及其推销的商品都表现得满不在乎,不会发表任何意见,但他其实在认真地聆听,并已经对商品的好坏进行思考。内向型顾客其实非常细心,只是源于其性格中的对陌生人极强的防御和警惕本能,他们即使对柜台员工的观点表示赞同,也不会说太多的话。这时候柜台员工应对顾客一如既往地温柔对待。根据内向型顾客嘴上不说,但是心中有数的特点,他们一旦开口,所提的问题大多很实在、尖锐并且切中要害,柜台员工应想好对策,从容温和地回答,打消顾客的质疑,这样就会很容易得到内向型顾客的信赖。
其实内向型顾客并不是真的冷若冰霜、难以沟通,他们往往用冷漠来保护自己,却拥有一颗火热的心。只要他通过自己的判断觉得你比较诚恳,他一定也会表达出善意,而双方越熟悉,他就越会信任你,甚至依赖你。对于缺乏判断力的内向型顾客来说,只要他信任你,他甚至会让你替他做决定。而且如果他对你的产品感到满意,他就会变成你的忠实顾客,一次次向你购买。
如果顾客是个心直口快的人,话往往不中听。
顾客和朋友一人买了一件当季最畅销的商品,由于这位顾客是位心直口快的人,所以直接问销售人员能不能便宜一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销售人员能对他们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知道这类人生性如此,并非对自己怀有什么恶意的话,对他们抱以诚恳和谦和的态度,他们一般会成为该销售人员的忠实顾客。
例如,这类顾客可能会说:“你们这种人我见得多了,黑的能说成白的,就会骗人!”这种口气,一般人都接受不了,但作为销售人员,要在理解他们的基础上,不去在意这些话。这类顾客挑选货物的时候也常常都这么说:“价钱怎么这么贵?这不是在宰人吗?你能不能再便宜点?你降点儿,别要价这么狠!”
尽管这类顾客讲价时也会采用比较尖锐的字眼,但一个成功的营销人员是乐于听到这样的话的,因为这里隐藏着成交的信息,把握住这一信息,成交就成功了一半。
营销人员一旦发现了这样的信号应加倍警觉,把握时机。首先可以顺着顾客的话来应对他,但话要说得得体,否则极容易得罪他们。虽然你可能看不惯顾客的这种态度,但在表情方面,也要以诚恳亲切的态度相迎合,不可表现出厌恶和不满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