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洗宗室(1 / 1)

武则天传 宋可书 1673 字 26天前

李唐宗室谋反案迅速被平定,看似有权有势的名门望族的起兵谋反还不如扬州叛乱来得持久。

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常乐公主等人都被抓捕归案,武则天准备对他们实施严厉的酷刑。武则天想要的就是这个结果,逼李唐宗亲谋反,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对他们进行屠杀和清洗。既然是谋反案,必然声势浩大,武则天想通过这个谋反案,将对她不利的李唐宗亲全部罗列进来,然后斩草除根。武则天让自己最得力的酷吏周兴来办这个案子,武则天知道,周兴一定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

周兴是武则天一手培养出来的酷吏,为武则天巩固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以滥杀闻名,凡是经过他手的案子,大多数都是冤假错案,他只为武则天服务,给武则天想要的结果。周兴长得慈眉善目,但是像牛头马面一样索命不眨眼睛,于是人们送了他一个称号,叫“牛头阿婆”。周兴为了逼供夺得证据,不惜发明各种残酷刑具。据《旧唐书·周兴传》记载:“周兴者,雍州长安人也。少以明习法律,为尚书省都事。累迁司刑少卿、秋官侍郎。自垂拱已来,屡受制狱,被其陷害者数千人。”周兴接手这个案子后,就开始网罗李唐宗亲,首先被折磨的就是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常乐公主等人。他们承受不了周兴的严刑逼供,统统在狱中自杀。周兴又将霍王李元轨、纪王李慎、杞王李上金、郇王李素节等人的罪证罗列出来,开始想尽办法把他们一网打尽。

李元轨是高祖的第十四个儿子,他年少就多才多艺,高祖对他非常欣赏。“霍王元轨,高祖第十四子也。少多才艺,高祖甚奇之。武德六年,封蜀王。八年,徙封吴王。”——《旧唐书·李元轨传》。太宗曾经与群臣聊天,太宗问大臣们:“朕的兄弟中,谁可以算得上贤能?”魏征回答太宗:“我很愚笨,不知道怎样才算真正的贤能,只是我与吴王曾谈过几次话,觉得他很厉害。”太宗点点头说:“我也这么认为,”太宗又问,“那么你认为,用前人跟他比较,他跟哪个前人比较像呢?”魏征说:“论经通礼仪,博学文雅,他可以与汉代河间献王德、东平献王苍相提并论。”于是,太宗将魏征的女儿嫁给了李元轨为妻。据《旧唐书》记载:“贞观初,太宗尝问群臣曰:‘朕子弟孰贤?’侍中魏徵对曰:‘臣愚暗,不尽知其能。唯吴王数与臣言,未尝不自失。’上曰:‘朕亦器之,卿以为前代谁比?’征曰:‘经学文雅,亦汉之间、平也。’由是宠遇弥厚,因令娶征女焉。”李元轨在李唐宗室中的威望很高,与李元嘉、李灵夔等一样拥有极高的权力和号召力。武则天除掉李元嘉后,李元轨便是她的眼中钉,肉中刺。武则天利用周兴,将这几个重要人物抓起来,以便彻底控制李唐王室的势力。

李慎是唐太宗第十个儿子,他做事认真,在襄州做官时,百姓曾为他立石颂德,太宗便下诏勉励他的成绩。李慎从小好学,并且擅于占星推步。“纪王慎,始王申,后徙纪,食户八百。贞观中,迁襄州刺史,以治当最,天子玺书劳勉,人为立石颂德。二十三年,进户至千。文明初,累迁太子太师、贝州刺史。慎少好学,善星步,与越王齐名,当世号‘纪越’。”——《旧唐书》。李慎在李贞父子起兵之时,是没有与他们合作的,他的态度很鲜明,他觉得他们跟武则天作对是以卵击石。可是他的身份是李唐宗室,纵使他不与李唐宗室合作,武则天也不可能放过他。

李上金的母亲是宫女杨氏,武则天早期在后宫与杨氏关系不合,武则天便把这种怨恨转嫁到李上金身上,处处为难他。据《旧唐书·李上金传》记载:“上金既为则天所恶,所司希旨,求索罪失以奏之,故有此黜。”有好事者为了迎合武则天,便诬陷李上金有罪,上书武则天,武则天便顺势把李上金流放到偏远地区。武则天后期不得不拉拢李唐宗亲,便一反常态地将李上金封官赏爵,可是李上金的利用价值毕竟有限,武则天从内心对他充满厌恶。“垂拱元年,改陈州刺史。永昌元年,授太子左卫率,出为随州刺史。载初元年,武承嗣使酷吏周兴诬告上金、素节谋反,召至都,系于御史台。”——《旧唐书·李上金传》。李素节与李上金一样,被诬陷后命令前往洛阳。

李素节的母亲是萧淑妃,与武则天的恩怨非常大,武则天对李素节也是恨之入骨。李素节很小的时候,就能日颂古诗五百句,并且勤奋好学。萧淑妃正是得宠之时,李素节非常讨高宗皇帝的喜欢。据《旧唐书·李素节传》记载:“方羁丱,即诵书日千言。师事徐齐聃,淬勉自强,帝爱之。”武则天在杀掉萧淑妃之后,又开始挑唆高宗与李素节的关系,高宗开始疏远李素节,武则天便将李素节调到偏远的地方当刺史,并且限制李素节回长安参政。李素节久久不能回京,他内心苦闷,只好写了一篇《忠孝论》献给武则天,表示自己对皇位绝无二心,对武则天也没有怨言。可是武则天看了之后,更加反感李素节,不久将他安了罪名,说他贪污受贿,降封藩,安置在袁州。“乾封初,诏素节病无入朝。而实不病,乃著《忠孝论》自明。仓曹参军张柬之以闻,欲帝省其诬,武后滋不悦,坐受赇降王鄱阳,削封户什七,徙置袁州,锢终身”——《旧唐书·李素节传》。李素节并没有终身被流放在袁州,而是随着李唐宗室的谋反案一起被牵连进来,他与被流放在偏远地区的李上金一样,被武承嗣诬陷,勒令返回洛阳接受审判。

李素节在反都路上,看着被抓捕哭泣的人群,幽幽地说:“病死都是妄想,何必去哭呢。”当他行至京都南龙门驿站时,被武则天暗中派来的杀手勒死。这个不幸的消息传到了一样在返途过程中的李上金,李上金恐慌不已,怕自己与李素节的下场一样,于是他选择了自缢。据《旧唐书·李上金传》记载:“舒州刺史、许王素节见杀于都城南驿,因害其支党。上金恐惧,自缢死。”“与上金同追逮赴都,道闻遭丧哭者,谓左右曰:‘病死何可得,而须哭哉?’至龙门驿被缢,年四十三,葬以庶人礼。”——《旧唐书·李素节传》

李元轨与李慎都被武则天发配到偏远地区,李元轨被流放到黔州,李慎被流放到巴州。李元轨还没有到黔州,就在路上死去了。“四年,坐与越王贞连谋起兵,事觉,徙居黔州,仍令载以槛车,行至陈仓而死。”——《旧唐书·李元轨传》。李慎也死在了前往巴州的路上,并且武则天将他的姓改为了“虺”。“初,贞将起事,慎不肯同谋;及贞败,慎亦下狱。临刑放免,改姓虺氏,仍载以槛车,配流岭表,道至蒲州而卒。”——《旧唐书·李慎传》

武则天在血洗李唐宗室的时候,并不全是滥杀无辜,她虽然认为血统就是原罪,但不是每个李家的人都要死。对于李唐这棵腐坏的大树,除掉威胁她的主干便可,拔除根基是目的,一些枯败的枝叶,可以另作他用。武则天在这群人中进行了筛选。首先免于处死的是李孝逸,他在宗室之中威望很高,并且一直是个很随和的人,在扬州叛乱时立了大功,本身也很有才情。武则天看重他这个人,尽管他流着李唐王室的血,可是武则天是从心底欣赏他的。但是毕竟有血缘之嫌,武则天不能容忍他大权在握,武承嗣也妒忌李孝逸的才能,多次诋毁李孝逸,武承嗣说,李孝逸在益州时,曾自己解自己的名字,说自己的名字中有个“逸”字,而“兔”是月宫之物,与天很近,有一半资格可以当天。据《旧唐书·李孝逸传》记载:“承嗣等又使人诬告孝逸往任益州,尝自解‘逸’字云:‘走绕兔者,常在月中。月既近天,合有天分。' ”。因为此事,武则天便对李孝逸产生了不满和戒心,但是武则天还是免除了李孝逸的死罪,将他流放到了儋州。武则天从政治和军事上对李唐宗亲进行了筛选,从生活上也是如此。高祖之女千金公主,一向与武则天关系好,生活上两人有很多共同的话题,武则天与她相处得很愉快。面对这样敏感的时期,千金公主降低自己的辈分,请求武则天收自己为义女。千金公主已经七十有余,对武则天来说没有威胁,武则天看在多年的情分上,便欣然同意,并将千金公主的封号改成了延安公主。

然而李蔼并没有彻底逃脱武则天的魔爪,武则天为了表示自己赏罚分明,在除掉李唐宗亲的大人物之后,将李蔼升了官,以此作为表率。但是武则天的心中,还是非常鄙夷李蔼这种懦弱的势利小人,在这场风波最后,武则天依旧给他加了个罪名,将他流放。

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武则天利用酷吏对李唐宗室的人进行严厉打击,将威胁到他的人全部处死,一些威胁较小的人流放偏远地区。从政治上,朝廷再没有集团势力可以威胁到武则天,从军事上,也没有人可以一直大权在握。武则天除掉了心头大患,这是她多年来为之奋斗的目标,终于在这一刻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