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宝图(1 / 1)

武则天传 宋可书 753 字 26天前

武则天在平定扬州叛乱之后,朝廷之上再没有人可以与她抗衡,朝廷之外也再没有人敢轻举妄动。可是武则天已经有了“称霸天下”的打算,一个掩人耳目的太后之位岂能让她久坐。武则天认为,是时候除掉李唐的根基了,李唐这棵大树终归要倒,而她已经腐蚀这棵大树太久了。为了彻底推倒这棵大树,武则天开始谋划一场大计,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武则天大计的第一步少不了外戚帮助,武承嗣很及时地担当了这个角色。武承嗣看时机已经成熟,并且经常探寻武则天的心意,时不时将登基称帝的愿望拿出来与武则天交流,武则天的回应越来越清晰。武承嗣心中已经明白,此时武则天缺乏的就是一个助力。于是,武承嗣找了一块洁白无瑕的大石头,命人偷偷在上面凿字,并用朱红色的颜料进行涂抹填补。石头完成之后,又命人偷偷在深夜将石头放入洛水之中。这些工程做完之后,他又找了一个名叫“唐同泰”的人,进宫进献这块石头。

一天,武则天照常听政,此时武承嗣慌慌张张地从门外跑来,大臣们都纷纷侧目。武则天严厉地责问武承嗣为何这样慌张毫无规矩。武承嗣面带喜悦大声向武则天禀报说:“昨天有人路过洛水,发现洛水泛着奇异的光芒,我便命人下水察看,结果从水底打捞上一块洁白无瑕的玉石,上面竟然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大字!”

武承嗣的话一出,朝廷炸开了锅,武则天面对这份礼物更是喜悦不已,但是她依然淡定和从容。她叫武承嗣命人把石头抬上来,那块玉石马上从门口抬进了宫殿。石头上赫然写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大字,大臣们纷纷围着石头看,还有人动手去摸。这时,武承嗣开口了,他为武则天引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就叫唐同泰,武承嗣说,是唐同泰最先发现的,他发现之后高呼万岁,奋力跳入水中将石头捞起。“伏见雍州永安县人唐同泰。於洛水中得瑞石一枚,上有紫脉成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字。臣等窥灵迹,骇瞩珍图,俯仰殊观,相趋动色。窃惟圣德奉天,递为先後,神道助教,相因发明。”——《为百寮贺瑞石表》

武承嗣一箭双雕的计策想得非常好,他利用“唐同泰”的名字,在向世人展示现在大唐的社会安定,人民富裕。“同泰”表示共同好的意思,一起繁荣昌盛。而这个唐同泰的祖籍也很吉利,在永安县,永安与永昌又正好呼应。洛水出书,是一个典故。相传在上古伏羲时代,洛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龙马将“河图”献给了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的来源。在大禹时期,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神龟背上背着“洛书”,神龟将“洛书”献给了大禹,大禹因此而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这个典故一直在民间流传,洛水出书,是大祥瑞。这个祥瑞告诉人们,只有圣人在世,洛水才会出书。“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系辞上》

这出“洛水出石,石上有书”的妙计出的太是时候了,武则天非常喜欢这个礼物。虽然武则天心底非常明白这绝非是巧合,但是百姓与大臣都容易相信某种“预言”。曾经的“武代李唐”的预言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现在的大势,也确实是朝着曾经“武代李唐”的预言发展下去的,一个套一个的预言,不得不让人更加相信,武则天头上的光环是上天所赋予的。据《资治通鉴》记载:“皇业高于补天,母德隆于配地。”紧接着,大臣们纷纷跪倒在地,嘴里高呼这两句话,以表示武则天的神圣功德,恩泽黎民百姓。武则天看到这种场景非常满意,她将这块石头命名为“宝图”,后来又改名为“天授宝图”。紧接着,她又给自己加了一个尊号,叫“圣母神皇”。武则天初期的目标就这样完成了,这种神化武则天的计划可谓做得天衣无缝,也让武则天下一步计划顺利实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