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时间兜兜转转,昨日是他十五岁生辰,也是师父的二十岁时辰,第一次他过生辰时,绿芜姐姐做了两碗长寿面,小杭问为什么,绿芜姐姐笑着说,“小傻子,今日也是你师父的生辰”
可为什么过了五年,师父还如初见那般,一丝也没有变化,眼角也没有皱纹,好像师父就没有老。
昨天生辰师父说,今日大家不醉不归,十日后就此分离,各自奔前程去。
故里不解道:“师父,是大师兄过十五,我们还没有满十五呢。”
小安也帮腔道:“是啊,师父,你说要把徒儿教导到十五,可徒儿今年才十三呢!”
他知道,大家都舍不得离开,都舍不得师父,师父这么好的人,和她在一起,日子是真的有趣,有时他都想,不如他们几人就这样过一辈子吧,热热闹闹的,多好。
一次师父偶然听小杭说,希望一家六人就这样过一辈子,师父却笑骂道:“滚蛋,为师哪有时间跟你们耗一辈子,我还有个约没赴,再说了,就算你们愿意,为师也不愿意,而且小安还要去参加科举,让他们老李家光耀门楣,扬名立万”
昨日师父却答道:“怕什么,为师还没有准许你们三人离开……”
小杭脸上升起一喜,追问道:“师父,快说说原因吧”
师父放下筷子,道:“小杭,小安,故里同我一起去绵阳,我们一起去创业”
那时他觉得好羡慕,他真的很想说,师父,他不想去入伍,他想和他们一起去绵阳,可他的理智不允许。
相对于商人,师父肯定希望他能成为威风禀禀的将军,保家卫国,给谢家恢复名誉。
第一次初见时,他抢了师父的包子,师父跟上来,打败坏乞丐,并让他杀了他们,那时他第一反应不是心狠,而是怎么会有这么痛快的女子?
师父说,若那日他没有护着她,她也会把他和弟弟带回家,他问为什么,师父答:“许是前世的缘分未尽,遇见你们,就知道该还债了”
他觉得师父特别厉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十八般兵器,样样都会耍,有时他就在想,还有什么是师父不会的?
这五年,他跟着师父学会用兵,学会耍枪,学会医术,学会做饭,学会缝补……很多很多,还包括做人的道理,师父教给他的,与幼时祖父教授的大都相反,可他觉得,师父教给他的,才是最有用的。
师父也很勇敢,试问有谁敢去杀皇亲,哪怕人人都知道章亲王十恶不赦,可在权势面前,谁都不敢,谁都没有动手的机会。
可师父敢,那天晚上听小杭和故里说,师父一人杀完章亲王府所有人,还带着她的朋友逃城门,躲追杀,世人肯定不知道,皇上也不知道,他们花费百般力气在锦州抓刺客,却没想到,刺客从一开始就出了城。
每年五月,师父会让他们去卖桃子,说家里没有零钱,让他们卖点铜板回来,每次他都感觉啼笑皆非,师父对钱的概念到底是什么,过年给他们金元宝当压岁钱,可在平时,没有碎银师父就觉得不安心。
你说师父有钱吧,每日生辰就送他们毛笔,还是最便宜的,买一送一,你说她没钱吧,他们的零花钱都是银票、元宝。
师父也特别喜欢吃,她喜欢吃糖葫芦,每次他们下山卖桃,每人都会给她买一串冰糖葫芦,再合伙给绿芜姐姐买耳环,她总告诉他们,事事要想着绿芜姐姐。
师父喜欢用木碗木勺吃汤圆,喜欢黑芝麻馅和红豆沙馅,一口一个,她就会特别满足。
还记得第二年的春天,绿芜姐姐下山买了棵樱桃树,说等来年结果吃樱桃,可师父不愿,让绿芜姐姐第二次下山时,又买了五棵樱桃树,说一人一棵。
每年四月份时,樱桃开完花结果后,果子快成熟时,师父每日要去看好几次樱桃,可师父在樱桃没完全成熟时,从来不会去摘,他觉得,师父真是个执着的人。
樱桃完全红透时,师父就去拿竹篮摘樱桃,每年都是他的樱桃树最先红,她都会说:“十一,我摘你几颗樱桃”
他都是点头说“嗯”,他搞不懂,樱桃树本来都是师父的,师父何必再说一次呢,直到有一天绿芜姐姐告诉他,师父送人东西时,心里就认为这样东西的所有权、支配权都不再属于她,被送的人如何处置礼物她也不会关心,或许师父在心底认为,那颗树就属于他,所有每次她才会开口询问。
师父在吃东西上一向都很节制,绝对不会多吃,可唯独对樱桃例外,樱桃成熟的时间,她每日都会吃很多,每年那个时间,师父吃饭时是分外难受,牙齿太酸,酸到了牙根,她不好咬菜。
张起灵好像对师父很重要,师父写的最多的三个字就是张起灵,而且还是瘦金体,他有时想,若祖父当年没被冤枉,师父得到祖父的瘦金体该多好,祖父可是大周第一书法家。
故里十二岁时,师父觉得大家可以痛痛快快的喝一场酒,那天晚上都喝的尽兴,师父醉了,又好像没醉,他看见她拿个酒瓶摇摇摆摆的出门,他不放心,悄悄跟在她身后,师父走到桃林最深处,对着夜空喊道:“张起灵,暮色与雪色之间,你是人间看不见的绝色”
如此喊了好几声,师父回头看见他,对他道:“你来啦,同我聊聊天”
那一刻他觉得师父没醉,师父的眼睛满是清明,却又带着浓厚的思念和惦记,他心道:莫不是张起灵就是师父的爱人,是负了师父那个人。
可师父招呼他坐下,自顾自的说道:“张起灵是我的信仰,是我无论做过什么,只要一想到他,就会笑的信仰”
“你不懂他,他太苦了,承担着本不该自己的责任,肩负起整个家族,尽管族人让他放血……我是真的很惦记他”
那天晚上师父说了大约一个时辰的张起灵,她说,“最开始别人叫他吴老板,吴邪,小邪,小三爷,所以天真这个称呼出现了,那就意味着铁三角成立,再后来叫他小邪的人失踪了,叫小三爷的人已经没机会为他保驾护航了,后来,他身边还剩下谁呢,叫他天真的那个胖子和不叫他名字的哑巴,某天,哑巴走了,带着天真走了。有人开始叫他吴小佛爷,他啊,终究是走上了他三叔的道儿”
…………
“我们都忘了,我们是翻书人,却爱上了书中人。更加没有记得,我们这些翻书人啊,与书中人,隔着一层薄薄的、却捅不破的纸”
“人生百态,谁都是故事中人。”
事后,他和师父很默契的谁也没提,师父依旧是那个师父,可他的心早已不平静,原来真的有人会因为厚厚的书,感同身受的爱上书中人,相信他们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