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意国防线后,司明按照刑道庄提供的名单,到各处战场上救人兼袭杀妖将,名单上的人身份不一,有的是一方大军的统帅,有的是军中的一员猛将,有的则是寂寂无名但才华出众的少年英才,还有一些干脆就是组建民团的地方小贵族,暂时没有从这些人身上发现共同的特征。
另外,刑道庄给的名单并不准确,有的人的确遭到了妖族的针对,有的人则安然躲在后方,连前线都没有去。
司明分身乏术,救不了那么多人,而且刑道庄让他对此事保密,也没法拜托其他人,干脆便按照距离行动,谁离得近他就先救谁,算下来,名单上真正被他救了的人,差不多三分之一。
在妖族全面开战的一个月后,司明的名号终于响彻了整片北大陆,成为了在这次战争中一举成名的新星之一,而且还是最耀眼的那一颗,但他的成名并非源自救人,而是对妖将的袭杀。
每当三人小队加入战场,闷不吭声地偷袭妖将,妖族的战况就会急转直下,一旦大量妖将阵亡,如何指挥妖兽行动就成了大问题。
以司明的实力,即便堂堂正正对战,也没有几个妖将能从他手中逃走,更别说他还采用偷袭加群殴的手段,而他堪称天下第一的神力,也足以保证在第一下偷袭得手时,给予敌人足够的重创,别说妖将,就算妖王扎扎实实挨了他一拳也够呛。
这种事换个化神宗师都干不出来,人家都是要自矜身份的,偏偏司明仗着自己是后起之秀的辈分肆无忌惮,妖族没立场指责,人族自然不会闲得蛋疼去指责自家的英雄,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何况这年头没有网络,想假装成理性客观中立的键盘侠都不行,顶多是寄信登报,但真要这么干,人家分分钟找上门来查水表。
试想战场上,当妖将和人族高手在捉对撕杀,斗至正酣时,突然冒出一个比自己强上两三个层次的强者横插一杠子,结果可想而知。
这就如同两支酣战的军队,激斗正烈,其中一方突然被一支意料外的重骑兵冲击,很容易兵败如山倒,同级别的强者的战斗也是相同的情况,一旦乱了阵脚,胜负生死往往在一瞬间就能决定。
妖族试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惜他们找不到像司明这样拥有巅峰化神的实力,懂得隐匿潜行之术,还能放下脸面的强者,若实力不济,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可能性也很大。
妖族也试过抛出诱饵,引司明入陷阱再予以围杀,然而司明并不是因为实力不济才采取偷袭刺杀,正面对决一样不虚,只是效率没偷袭那么高而已,对方要主动送死,他也乐得成全,这种情况下,除非妖王亲自出马,否则都是送菜。
妖族可以不在乎妖兽的死亡,将其视为炮灰,但他们可没法不在乎妖将的死活,毕竟靠妖帅一个可没法掌控整个妖兽大军,必须通过妖将把指令颁布下去,如同人类军队也是一级一级传递下去。
两者的区别在于人类军队的指挥权可以精细到伍,妖族的指挥权只能到鬼阶妖兵,再往下便是没有智慧的妖兽,而一名鬼阶妖兵可以指挥一千头妖兽,放到人类军队里属于千夫长,好歹也是将军了,可在妖族军中就是最低级别的指挥头目。
随着司明转战四方,连赴各地战场,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后来每当妖族发现他出现在战场后,就会下令让妖将集合,互相保护,免得被各个击破,或者干脆收兵退守,等司明离开后再启兵燹。
在成名的过程中,司明有意拨乱反正,给自己冠上一个正派而又响亮的名号,比如上一回的“忘世光墨”,于是逢人便觍着脸自称忘世光墨。
可惜,名号这种东西不是由当事人决定的,而是源自大众的共同认知,这跟偷袭妖将不同,你再能觍着脸也没用,一堆诸如“灭妖狂人”“妖世狂魔”等称号扔了过来,连当初的“亡世狂魔”也有人用,偏偏没人认同“忘世光墨”,令司明徒叹奈何。
“为什么大家都不认同‘忘世光墨’这个称号呢?高雅出尘,不比什么狂人、狂魔好听多了吗?”司明疑惑不解。
虞疏影斜眼道:“名号又不是看谁起得好听,得看跟印象是不是统一,你这阵子宰妖如屠狗,手上一股血腥气浓郁得都散不掉,就这样还想‘忘世’,你忘在哪里了?真想忘世,你应该藏在山里,双耳一闭不问天下事。”
司明无言以对,他这阵子能声名鹊起,的确跟战场上的表现分不开,别人提起他的时候,肯定会谈到他如何轻松宰杀妖将,以此为基础,最适合他的名号应该是“屠妖专业户”才对。
嬴纣道:“妖世狂魔不也挺威风的吗?如果你不喜欢跟妖族缠得太紧,大可改成‘灭世狂魔’啊。”
“那不就成了大反派吗?”司明才不会上当,虚着眼道,“你倒是挺开心的呢,什么‘断罪刀少’,听起来就是冷酷的正派新秀形象,很受无知少女的欢迎,嘁,还不是沾了我的光。”
“我承认是沾了你的光,但我也是凭实力沾的光,受之无愧。”
因为跟着司明一同行动,嬴纣和司花婼的名气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前者得到了一个“断罪刀少”的称号,大抵是因为他经常补刀,总是凭借魔刀的锋利,一举将重伤的妖将斩杀,故而有“断罪”的称誉,刀少二子既指明了他是一名刀客,又指明他还很年轻,是个前途无量的少年人。
虽然嬴纣表面上对这个称号不置可否,似乎入不得法眼,但司明跟他相处甚久,如何看不出这小子其实满意得不得了,毕竟“断罪刀少”的称呼很符合中二病少年的喜好,又冷酷又帅气又强大,只怕嬴纣做梦的时候都要笑出声。
司明已经过了中二病的阶段,故而并不羡慕嬴纣,相比之下他更羡慕司花婼,司花婼得到的称号是“千汐点雪”,这个称号完美的形容了她出手时的情形。
当她使用《天一河图》中的极招时,空气中会**漾开一圈圈的涟漪,束缚敌人的行动,这就是“千汐”;当她使用冰属神术或者剑法的时候,总是习惯单点突破,一击命中,这就是“点雪”。
此外,“汐”指的是黄昏时刻的涌水,此时的水花在夕阳的照射下,会呈现出金黄色的反光,波光粼粼,这等于变相地描述了司花婼外表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金发。
哪怕抛开实际的对应,仅看文字本身,“千汐点雪”就有一种强烈的画面感,仿佛在看一副银装素裹的冬季美景,而且“千”代表很多,“点”代表很少,由多到少,又给人一种动态的冲击,充满了美感。
把“千汐点雪”和“断罪刀少”放在一起,那就是古典文学和小白爽文的区别,显得后者既无文采又无内涵。
不过,司明一想起自己尚未有定论的称号,就没了嘲笑嬴纣的兴趣,“断罪刀少”再怎么肤浅,也被“灭世狂魔”好得多,他真要带了这个称号回去,师傅燕惊鸿恐怕就要让他面壁思过。
“看来我得找到那个给花婼起称号的人,让他也给我起一个雅俗共赏、形意皆备的称号。”
虞疏影瞥了司明一眼,压抑着笑意道:“你难道还不知道吗?”
“知道什么?”
“给司花婼起称号的人就是道家的导演东篱下,据说他看到司花婼战斗的身影后,突然来了创作的灵感,要以此拍一部电影。”
“东篱下,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啊,好像在哪听过……对了!那部《女神捕落难记》不就是他拍的吗?”
司明想起来了,这个家伙不就是把一部小皇片拍成商业片的奇葩导演吗,明明只要真枪实弹、直来直去的干就行,这家伙非要设置悬念,拍得跌宕起伏,舍本逐末,而且特别喜欢让女主角唱**。
一个小皇片导演居然有这么好的文采,他怎么不去写《金瓶梅》呢?
不过这家伙宣称获得灵感是个什么意思,难不成想拍一部少女跟妖族大军作战,结果被俘受辱的片子?
一想到这个片子的原型是司花婼,司明就觉得格外不爽,决定等对方拍出来后,好好批判批判。
这时,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进来。”
得到司明的允许后,一名侍卫带着一脸崇敬的表情走入屋内,开口道:“司大侠,有两名英国人想要见你。”
终于从少侠升级成大侠了,司明在心中暗爽了一把,面无表情道:“让他们进来吧。”
“喏。”
侍卫出去后不久,两名精气饱满,目光如炬,龙骧虎步的汉子走了进来,一看便知是武中好人,且有着明显的军人气质。
司明问道:“不知两位壮士高姓大名,找本人何事?”
两名汉子目光稍一对视,其中一人拱手道:“区区贱名,不足挂齿,我二人奉命前来,恳请司大侠归还本国玄甲。”
终于发现玄甲丢失了,现在想起来求我,早干嘛去了!
司明心头一阵冷笑,面不改色道:“我的确在武王杯上用过兵家玄甲,但在突围战中,不小心被当时的妖帅击中,导致玄甲损坏,掉进了大海里,你们可以去到那片海域找一找,玄甲那么重,应该沉在海底,没有被海流冲走。”
那汉子道:“以司大侠的实力,怎么可能会被区区妖帅破坏掉身上的玄甲呢?”
妖帅算起来跟妖将同一层次,也属于神阶妖族,不过是最顶尖的那一批。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武者战斗哪有什么必胜的道理,何况我只是大意了一下,不小心被弄坏了玄甲,但最后还是赢了,谁敢说自己战斗的时候不会犯一点错。”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以墨家的名誉起誓,我手上没有玄甲。”司明郑重其事的说道,“你们再怎么求我,我也没办法变出一套来,想一想就明白了,如果真有玄甲,我为什么不拿出来用呢。”
另一名汉子忍不住激愤道:“玄甲当然没在你手上,肯定早被你偷运回国了,堂堂狂墨大侠,不想竟是一名间谍。”
司明闻言,脸色一沉,道:“敢站在我面前辱我名声,想来你一定是有证据了,拿出来吧,我墨家行事顶天立地,不像兵家讲什么兵者诡道也,有错就认,认了就罚,绝不逃避责任。”
“证据当然有,我们早调查清楚了,你在离开英国前,曾私下托人偷运了一个大铁箱,里面装的肯定就是本国的玄甲。”
“捕风捉影的事情怎么能当成证据呢?没错,我是托人偷运了一个大箱子,但里面装的是我在贵国买的土特产,难得出国一趟,我当然得买点东西送回去吧,这并不过分吧?”
“既然是土特产,光明正大从海关运出去就行了,何必偷偷摸摸呢?”
“你们难道忘了吗,那时候贵国已经颁布了战争动员令,举国进入战时体制,严查一切进出,之后贵国又命令我必须在十二小时内离境,这点时间我连海关的手续都办不了,没办法,只好托人暗中偷运,你们要向我问责走私的罪名,我认罪,该罚多少罚多少,绝不抵赖。”司明用一副坦**君子的表情认罪道歉。
两名英国汉子自然不会接受他的认罪,走私一些土特产能罚得了几个钱,然而他们也没有其它办法,毕竟他们没有证据能证明箱子里运走的是玄甲。
蓦地,只听噗通噗通两声,两名汉子跪在地上,哭丧着脸,向司明祈求道:“还请大侠归还玄甲,我等受命而来,若不能将玄甲带回,回去后必定受到军法处置,恐怕性命难保。”语带哽咽,很快便泣不成声。
花样挺多的呵,硬的不行来软的……
司明换上一副为难的表情,唏嘘道:“过去听说英国军令严苛,士卒稍有小错便是死罪,不把人命当人命,本以为是江湖讹传,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两名英国汉子见博取同情的方法有效,心中一喜,便继续放低姿态,用力磕头道:“还请大侠怜悯,给我们一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