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万事咨询”这个词几乎已经绝迹,但却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的居民服务名称复活了。东京板桥区价格5分钟100日元起步的家务代理服务业者取的就是这个名字。修剪盆栽、送米……当地居民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解决,2017年新增“无法整理的房间”业务,也就是受理垃圾屋的清扫工作。他们与其他业者不同,会走进居民的内心,在对方沉浸于自我忽视的人生中与对方一起寻找活着的意义。
“很多无法整理的房间依然有人居住,居民本人会被矛盾的情绪所影响,认为这样下去不行,舍不得扔东西,或者全都舍不得扔。他们其实没那么想整理,而是想全部珍藏起来。”
公司法人古市盛久这样谈起家中堆满垃圾的人的内心想法。
经常有人讨论强制清理垃圾屋的话题,但古市会首先见一下屋主,绝不会随意丢弃物品。
关键在于找到垃圾的共通点,古市说这就相当于绘画肖像。
比如在一个垃圾中埋着枯枝的房间里,古市得知住户以前是插花老师。他便提议道:“我们一起整理出一个插花的区域,给助手们一个惊喜好吗?”
“对方有了触手可及的目标,便会排出优先顺序。有了优先顺序,阻碍对方整理出插花区域的东西都会丢弃。决定丢弃物品的人是对方自己,最后才能整理成功。我们的方针就是设定目标,大家一起朝着目标行动。”
古市强调,如果目标只是整理,对方无法感觉到其中的意义和动机。
有位六十多岁的女性,她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高速经济成长期担任女装店的店员,她有大量无法舍弃的衣服,连墙壁都被衣服堆成的小山淹没,几乎连门铃都找不到。古市等两名员工每个月来两次,一共用了十个多月才让房间里只留下真正需要的衣服。
环境急剧发生变化会让对方产生压力,他们便采取全部丢弃后再取回三成的方法推进。完全尊重本人的意愿,使双方的节奏达到同步,让对方接受整理全部物品的事实。最后终于跨越难关,在第九个月时,成功将家中的两台冰箱运出了一台。
委托公司整理这位前女装店员房间的是她的亲人。古市公司清理的垃圾屋大多都是由亲生子女等亲人直接委托的。这时,委托人便会这么介绍“万事咨询”:“妈妈,这位是万事咨询来听你说事的大哥。”古市便笑笑。不是清理公司,也不是整理公司,而是温和的大哥。
但我总觉得这种说法有些奇怪。的确,古市他们正试图引领全新的潮流,毕竟以前任何人都对垃圾屋的住户避之不及。
谈到垃圾屋,很多人都会投以异样的眼光,可那不过是他们人生的一部分而已,其中一定隐藏着重要的信息。我希望以后会有越来越多像“万事咨询”一样的服务。
孤独死凸显出日本社会正处于急速分裂与孤立的现状,也是沟通减少对身心造成影响带来的后果。“万事咨询”的工作让我明白,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对问题弃之不理。
以上就是现实中存在的避免孤独死的对策。
不过,现在的情况是,内心痛苦的人很难接触到这些人脉和方法。他们在此之前就已经封闭自己,在四处碰壁中耗尽了力气。
所以这些可能避免孤独死的对策或许都要被推翻。我认为,对真正需要孤独死解药的人而言,最终适合每个人的对策都各不相同,从现实角度来看很难推进。
本书中出场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变化。第一章中一展雄姿的上东丙唆祥为了让大众了解孤独死的现状,开始使用摄像机拍摄视频。他不仅拍摄孤独死现场,也会手持摄像机在原宿和横滨等地采访年轻人有关孤独死的话题。同时积极与“家里蹲”人群交流,建立人脉,探索他们内心深处的痛苦。现在他应该致力于作品的后期编辑,我迫切期望着它的完成。
第二章中的盐田卓也与小元订婚了。有时候也会吵吵架,总之关系还不错。圆乎乎的小狗花子长大了,变得强壮起来。盐田在跨年时也一直忙于工作,还为夏季的孤独死处理工作购买了卡车。
第三章中的山下美由纪从父亲的孤独死中获取教训,现在也继续帮助处于孤立状态的老年人和年轻人,无偿提供咨询业务。父亲的孤独死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可也成就了她的终生事业。
遗憾的是,第四章中出现的阿姐目前还不知所踪。全家人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但从未舍弃一丝希望。
第五章中的横尾将臣为了复兴地方社区,避免发生孤独死,在日本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四处演讲,为此不断奋斗着。
我们正处于一个即将吞噬日本的隐形旋涡之中。即便被卷入旋涡苦苦挣扎,还有他们这些绝不放弃抗争的人,我从中感受到了希望。
最后,我想记录下这本书诞生的特殊经过。
我在为《孤独死大国》取材时,去过千叶县一位六十多岁女性的孤独死现场。当时是夏天,她死后已经过了一个月。在我经历过的现场中,其惨烈程度足以排前三位。
调查遗物时,我发现了许多著名的少女漫画,包括《波族传奇》《王家的纹章》等。和她的儿子谈过后,我觉得她应该也心怀痛苦,人生中有不少挫折。我发现自己与她有不少共通点,便无法像他人一样看待她。
房间的冰箱上贴着一张《每日新闻》有关撒骨灰的报道。她在空白处写下了自己的愿望:如果发生意外,希望能把我的骨灰撒在好友长眠的海中。既不是与她分居的丈夫的墓里,也不是父母家的墓里,而是她最珍惜的好友长眠的海中,我被她真挚的愿望打动了。她的儿子最后为母亲实现了这个愿望。
我一时冲动联系了这篇报道的执笔人泷野隆浩编辑委员。与他的谈话中,我表示自己想去特殊清扫现场采访,以此为题材出版一本书,他便向我介绍了每日新闻出版社。
如果那天、那个时候我没有碰巧前往特殊清扫现场,也不会得知已经去世的她,这本书就不会诞生。
我感觉这是逝者为我牵起的特殊缘分。在为本书取材和执笔的过程中,我经历过好几次巧合。与这些看不见的人的缘分正是我珍贵的精神食粮。
我深深感谢那位生前我无缘见到的可亲女性,以及所有特殊清扫员。
2019年1月 菅野久美子
(1) 一种在日本普遍使用的即时通信软件,类似于中国的微信。
(2) 意指80岁的父母养着50岁的孩子。
(3) 日本的一种基层自治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