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总结(1 / 1)

1.沟通不仅是语言表达,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2.沟通本质上是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灵魂之间的对话,是灵魂之间的心意相通。

3.背后的原因不清晰,大家在实践中会困难重重。

4.隐性的暴力通常指的是精神上所承受的暴力。

5.我们内心深处对别人的评判,别人对我们的评判;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怀疑、否定、压抑、控制;夫妻之间的不认可、争斗,这些都是精神暴力。

6.精神暴力才是身体暴力的根源。非暴力沟通讲的是一种说话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7.把注意力放在暴力之果上是毫无意义的。只有解决暴力之因,我们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暴力沟通。

8.这个世界到底从何而来?从“一”而来。

9.世界是从一个合一的能量体而来。

10.暴力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来源于差异。

11.很多差异能够引起我们内心的战斗模式,是暴力的启发器。

12.当我们活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当中,就活在了无数的差异中。

13.因为有了分别和比较,我们自然的会对事情进行评论。

14.整个心理过程,我把它称之为恐惧模式,它是由二元对立的思维主导,是一种恐惧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模式。

15.所有的冲突都来自于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16.恐惧模式是根植于每个人内心的一种模式,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有,因为它符合人性。

17.暴力沟通的模式就是恐惧模式,而非暴力沟通的模式就是自由的模式,两者核心思维是不同的。

18.只有站在以合一、平等为思想核心的思维模式中,我们才有可能从源头上开始非暴力的沟通。

19.任何评论都不是永恒的,时间会让评论发生改变。

20.审美之所以会发生变化,是因为审美是二元对立世界的评论。

21.评判不可能永恒,因为评判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而人们的观念是有局限性的。

22.在当下的时刻,所有的好坏判断都是非常局限的。

23.情绪一旦失控,我们就会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里面,没有办法抽离,更谈不上理性的沟通了。

24.所有的情绪都来自于我们需求互动的关系。

25.每个人的身体内都住着各自的灵魂,我们的灵魂掌管我们的身体,掌管我们的思维。在我们的内在,在灵魂和身体之间,还有心智,也就是我们的大脑。

26.所有的负面情绪,本质上都是因为内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情绪的根源是一颗种子,那一颗“我们认为人和人理应一样”的种子。

27.我们对同一事实的评价,就像是我们对事实贴的标签一样,每个人的标签都不同。这些标签来源于什么?来源于每个人独特的个人经历、家庭的氛围、小的时候接触到的人、自己的人生追求、自己的性格特质等等,非常复杂。

28.只有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回到源头,回到合一的思维方式,我们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除暴力的思维。

29.我们需要接纳差异性,而非消灭差异性。

30.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

31.我们需要跳出井底之蛙的限制性思维,从根源上跳出暴力的控制模式,进入爱与感恩的自由模式。

32.非暴力沟通的精髓是,让我们站到硬币的中间,站到硬币的边缘,既不归属于负面,也不会属于正面。不在二元对立的两个对立面当中、好坏是非当中选择一面,我们要同时拥有。

33.实际上,非暴力沟通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说话技巧,说话的步骤和技巧也来源于内在的思维方式。

34.技巧只是皮毛,不解决根本问题。

35.只有把非暴力沟通的内在思维改变了,才有可能解决长久以来积蓄的创伤问题。

36.思维方式改变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它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态度,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37.只有我们内在的状态改变了,我们外在的行为、外在生活的世界、跟别人的互动,才有可能得到改变,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心灵法则。

38.当我们的内在世界改变了,我们外在的世界才会相应的改变。

39.外在是我们内在的一个投射。

40.我们所有的抱怨情绪,都来自于对父母的期待没有得到满足。

41.我们对父母所有的美好期待,都是我们期待精神父母的样子。

42.我们很多人理所当然认为,父母就是应该无条件爱孩子的。

43.生理父母是一个客观事实,它是不容改变的;

44.精神父母是一种主观期待,能否满足是不确定的。

45.结婚的时候是很爱的,但未必永远相爱。

46.生理父母不等于精神父母。

47.永远都不要因为别人的眼光和道德要求,去做某件事情,这样会给自己一种“不得不”的强迫感。

48.我们反复强调,要接纳差异。对差异的抗拒,想要消灭对方跟我们不一样的暴君特质、希特勒的模式,是所有争斗暴力的来源,也是所有创伤的来源。

49.对自己负责的方式是:永远把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要期待别人永远按照你的心意,顺着你来。

50.不要对我们的生理父母抱有太多精神父母的需求,接纳这个事实本身,放下对父母的期待,自己去做人生的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51.天下最大的就是事实最大。

5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疗愈起来也不是一日、两日就可以解决的,这是大家需要具备的心理状态。

53.亲密关系是影响我们一生非常重要的一段关系。

54.亲密关系中的幸福度几乎决定了我们整个人生的幸福度。

55.从树叶到树根的路径,沿途所有的探索、反思都是有价值的。当我们触碰到源头,才有可能根本解决叶子的问题。疗愈伴侣关系的时候,首先要改变的是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角度。

56.我们对理想伴侣的选择,来自于我们更深层次的潜意识。

57.我们理想伴侣的标准往往来自于内在的价值观,以及我们的童年经历。

58.这些喜欢和不喜欢的正面特质、负面特质,都会以正面或反面的方式投射到我们对未来伴侣的选择标准中。

59.我们喜欢的人身上,往往有我们自己的特质。

60.同频的地方更容易让他们彼此理解、彼此欣赏,这也是很多人爱的基础。

61.两个人相爱可以是因为共性,也可以是因为差异,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两个人彼此相爱都是因为对方满足了我们深层次的需求,满足了我们对理想伴侣的一种想象。

62.在结婚后产生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差异而不是共性。

63.三观合了才是同频。

64.三观合指的是大的价值观的匹配,而大的价值观的匹配,就好像我们人类共同的需求一样,它就很少的那么几种。

65.三观合不代表事事合。

66.婚后,我们仍然认为三观合等于事事合。我们希望,在无数个小事上,对方都跟我们想的一样、做的一样,对方都能认可我们的观点。我们认为,这才是同频、才是灵魂伴侣、才叫精神的相互匹配,才是心有灵犀。这是我们对三观同频、灵魂伴侣的一种误解。

67.我们的矛盾在于,当我们发现自己和对方有不同的时候,给对方贴上了一个“不好”的负面标签。

68.“对方和自己不一样的想法和习惯是错的,对方是坏的,对方是需要改造的”,这是夫妻矛盾的根源,是隔阂的开始,也是感情崩塌的原因。

69.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各自形成性格的原因,本质上并不分“好坏对错”。

70.绝大多数婚姻中的问题,都体现在生活无处不在的小细节上。

71.我们有一种期待,觉得我们彼此相爱了,我们是灵魂伴侣,就应该在很多问题上想法一致。当对方和我们预想的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有情绪,想要控制、改造、消灭对方,让对方变得跟我们一样。

72.绝大多数婚姻中的问题,都体现在生活无处不在的小细节上。

73.我们有一种期待,觉得我们彼此相爱了,我们是灵魂伴侣,就应该在很多问题上想法一致。当对方和我们预想的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有情绪,想要控制、改造、消灭对方,让对方变得跟我们一样。

74.身体就是微观的宇宙,宇宙就是宏观的身体。

75.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藏着另一半的自我,另一半的自我往往通过伴侣的方式展现给我们。

76.每个人都失去了一半的世界。我们只用一半的自我,在完整的世界生活,更容易丢掉另一半的美好。

77.好的状态是整合的、完整的,是两边的世界你都有,而不是你只要一个。成为更加中性的人,是与更大的另外的自我合一。

78.当我们跳出了对自我的执着和控制的时候,我们和对方的差异并不是造就感情隔阂的原因,执着和控制让我们的爱相远了、相离了。

79.“亲子关系”实际上是父母关系的一种镜像投射,也是“父母关系”的延续和轮回。

80.父母是否能够在精神上满足我们、引领我们;是否能够在性格、人品、教养、文化、追求等各个方面,让我们发自的内心崇拜、尊敬,这件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对父母的要求是没有道理的。

81.当我们想要改造父母的时候,要求父母按照我们心目中的样子去活,这也是一种扮演上帝的、非常自大的心态。

82.只要孩子顺利出生,我们就百分百是孩子的“生理父母”。这一点毋庸置疑,并不代表我们天然就可以成为孩子的“精神父母”。

83.当我们的内在小孩被唤醒时,那一份创伤的记忆也同时被唤醒了。在被唤醒的那一刻,我们会瞬间性的忘记,自己已经是父母的角色,面对的是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自己的父母。

84.在“亲子关系”上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在“父母关系”上,尚未解决问题的一种重现。透过跟孩子的互动,往往能够看到自己内在尚未解决的问题,它是一种外在的提醒,提醒我们需要回到内在,解决自己跟父母源头的问题。

85.一个妈妈或是爸爸,如果在亲子教育的问题上,出现了很多烦恼和困惑,往往在于他自己在“父母关系上”还有一些心结没有过去,有些问题没有解决。当孩子处在弱势状态,内心又不接受父母的某些做法时,他们没有办法鼓起勇气,直起腰板反抗。他们会采取其它方式来进行反抗,往往是用发泄情绪和不配合的方式。你越在意,他越不配合。这表现出,孩子对父母有一种不成全的心态。

86.很多时候上升到道德层面上的批判,就是人的惰性的本能和勤奋本能,这种两种本能之间的抗衡,是人的自主力量。

87.孩子越长越大,他和父母的关系会越来越远。孩子变得越来越独立,越来越不依赖父母,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88.父母和孩子,是两条曲线。父母的曲线由高向低不断的蜕变。当一个父母处于中年的时候,生命轨迹开始向下走。当一个孩子成人之后,生命轨迹开始向上走。两条曲线来到中间的交界点之后,会渐行渐远。我们跟孩子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关系。

89.你的孩子正在长大,他正在变得独立,这是件好事。你仍然可以去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但是要主动的减少一些对孩子的限制和过度关照。同时,你要主动的去寻找一下自己的世界。

90.沟通并不仅仅是跟对方说话,我们跟对方的很多交互都是沟通的一部分。

91.我们要引导对方尊重我们的原则,用一种相对接纳的态度,而不是批评指责的态度。

92.如何将非暴力沟通运用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需要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换。

93.暴力之根来源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我们内心深处不接受差异,不允许对方和自己有差异。再落地一点的表达就是,“暴力之根是来源于我们永远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是好的,别人是错的,别人是坏的。”

94.暴力沟通和被暴力沟通的思维模式实际上是一样的。

95.如何将非暴力沟通运用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需要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换。

96.暴力之根来源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我们内心深处不接受差异,不允许对方和自己有差异。再落地一点的表达就是,“暴力之根是来源于我们永远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是好的,别人是错的,别人是坏的”

97.暴力沟通和被暴力沟通的思维模式实际上是一样的。

98.除非你允许,否则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伤害你。

99.不要把对方想象成加害者。一旦我们把对方想象成加害者,那一瞬间,我们就成为了受害者。

100.受伤害的感觉是是一种假象。

101.受害者的思维方式和暴力沟通的思维方式在本质上是一模一样的。

102.不要试图消灭对方,也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对方。

103.当我们接纳了别人,本质上我们也接纳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非暴力沟通。

104.非暴力沟通实际上是一种不参与战争的方式,是一种真正的自由的方式。

105.因为自己的软弱,我们才厌烦别人的强势。

106.非暴力沟通的实质是自我成长。

107.妈妈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和接纳。

108.我们没有任何能力能够决定别人的人生,也没有任何能力,能够帮助别人把人生中的挫折和苦难全部删除掉。

109.社会试图让每个人都变成一副模样,大家都应该长的一个样子。

110.不带评判地倾听,不带评判的观察,也是非暴力沟通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少贴标签,多观察,有耐心,多倾听。

111.觉知永远是改变开始的第一步,是无数个“零”之前的那个“一”。

112.一旦我们触及到根源,后续的学习就会变得轻松和简单起来。

113.因为我们找到了问题的源头,在问题的上游、在源头解决问题是非常根本的方式,也是非常轻松的方式。

114.“受害者”其实是自己内心不自信,界限不够清晰,内心力量不大、不够坚定,于是选择妥协,把对对方的愤怒发泄在对方身上,认为是对方害了自己。这是“受害者”的思维模式。

115.在懂得那一刹那,看见就是疗愈;懂得那一刹那,你的思维方式就已经改变。

116.我们的成长蜕变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通过大量的练习,通过量变积累到质变。另一种途径是通过彻底的、深刻的思维方式转变,我们可以实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蜕变式成长。

117.思维的彻底理解和觉知,是本质改变的开端。

118.我们的成长蜕变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通过大量的练习,通过量变积累到质变。另一种途径是通过彻底的、深刻的思维方式转变,我们可以实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蜕变式成长。

119.所谓的无法沟通,也许是因为我们彼此不了解对方,我们彼此不懂对方,我们根本不知道对方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120.当我们对自己没有觉知的时候,根本谈不上任何的改变。

121.觉知永远是改变开始的第一步。

122.心口合一,做真实的自己。这是我们沟通的最内核的部分。

123.心口合一的第一步是什么?是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

124.我们提倡大家做真实的自己,是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的。

125.一个人回归到真实自己的过程,一定是不断地了解自己认知、真实想法、真实需求,与真实的自我对话的过程。

126.正常人与精神病人惟一的差别是——精神病人把心里的话讲出来了,正常人只保留在心里。

127.这些内在的声音来自哪里,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需求。

128.我们会因为我们自身的需求,发出一个念头、一个想法,这就是语言的来源。

129.一个人回归到真实自己的过程,一定是一个不断了解自己认知、自己真实想法、真实需求,与真实的自我对话的过程。

130.这种应该的想法,不来自于你的内心,而来自外在。

131.每个人都不是一个永恒特点的持有者。

132.大家要习惯对自己表扬,对自己鼓励,对自己感恩,这是一种极好的力量回馈,也是做真实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步骤。

133.所有的成长都应该是向内的需要,成长的是我自己,而不是别人。

134.为什么要学习非暴力沟通,因为暴力沟通不好用。

135.我们的“豆腐心”,也可以变成“豆腐嘴”。

136.当你足够意识到自己柔软的心的那一刻,你有能力选择更柔软的语言。

137.最大的恐惧是害怕黑暗,其实更大的恐惧是害怕光明。

138.从本质上来讲,你从来都不孤独。

139.这一生,我们遇到很多人,父母、孩子、伴侣、朋友。任何一个人,他跟你再亲密,能够陪伴我们一生的只有我们自己。那个百分百支持你、挺你、爱你的人,只有我们自己。我们最不应该放手,也不能够放弃的就是自己。

140.愿你对自己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