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模式(1 / 1)

这个世界上还存在另外的一种模式,是自由模式。

自由模式是什么?自由模式是被爱和自由支配的,它来源于合一。我们可以回到万物起源的源头,回到合一的能量,回到我们人类共同的需求和共通的感受,不进入二元对立的思维。

回到源头合一的思维方式,所带来的心理历程是什么呢?基于合一,我们认为这个世界不是二元对立的,它是统一的。人和人之间并不分好坏对错,事情和事情之间也不分好坏对错,彼此是平等的。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活在事实里,而不是评论里。

事实是事情本来呈现的样子。我们举个例子,夫妻两个人,一个快、一个慢,一个暴脾气、一个柔性子,两个人存在性格差异。当我们处在事实的思维模式中时,我们看到这是客观差异。每一种差异的产生都有原因,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差异,都有其背后的原因。比如,处在赤道附近的居民,皮肤天生就比处在两端纬度中间的居民皮肤要黑一些。这种差异是因为赤道离太阳更近,人们受日照的时间更长,长久以来生活于此的人类进化出这样的外貌特征,这是差异的来源。

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有差异,差异来源常常基于非常复杂的综合体。

一个人形成今天的性格、今天的外貌、今天的思维方式,其实是有因可找的。可能因为原因太过复杂,我们没有办法清清楚楚了解每一个细节。

在自由模式里,基于合一的中心思想,我们的心理模式是:我们站在事实的角度,接纳事实本身,而不是对事物贴好、坏、对、错的标签。基于此,我们看到自己的感受,进而看到自己的需求。当我们了解了自己的需求,人和人之间就处于相互配合、支持的状态,我们会进入感恩的模式,表现在非暴力沟通的过程中。

暴力沟通的模式就是恐惧模式,而非暴力沟通的模式就是自由的模式,两者核心思维是不同的。

马歇尔博士在书中教我们的方法,实际上是建立在自由模式上的。第一步是观察。我们学会观察,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而不去主观评论一件事或一个人。为什么我们应该去观察这个事实本身,而不去评论?其实是引导我们切换到自由模式。

只有站在以合一、平等为思想核心的思维模式中,我们才有可能从源头上开始非暴力的沟通。

书中举到的例子,都告诉我们如何不去评论。评论的判断标志就是好坏是非。比如,很多妈妈看到,孩子回家把衣服随便扔在沙发上,这个事实本身是我看到孩子把他的外套扔在沙发上。而评论是这个孩子没有规矩、没有礼貌、很懒惰。类似这样的形容词都是评判,我们把这个行为贴了一个标签,事物只存在于二元对立的其中一面,“你是不好的”。

我们忽略了这件事情背后的另一面,也有可能是好的。有人可能会问,把衣服乱扔在沙发上怎么可能是好的?

任何评论都不是永恒的,时间会让评论发生改变。现在看来糟糕的行为,也许过一段时间就变成好的;现在看来不好的习惯,可能换一个场合就变成了好的。男孩子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这件事,妈妈们想要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的时候,会觉得它是一个坏习惯,不应该把衣服扔在沙发上,应该把衣服挂起来。但是,如果有人活得很自制,她累了一天回到家,仍然需要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的,然后才能够坐下来;她可能有洁癖,如果地上掉一根头发,她就会抓狂生气,当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人的时候,评判标准会发生改变。我们会觉得她应该放松一点,家里乱一点没关系,应该享受生活,不必活在别人眼中的框框架架里。

如果换一个场景,换一个时期,同样的一件事情,有可能就变成了一件好事。我们人类的审美,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生了无数次的变迁。唐朝的时候以胖为美,那个时代的女人如果很骨感,可能还会被认为丑。然而现在我们是以瘦为美,如果一个女人150斤,大家会觉得不好看,她需要减肥。这和过去的女人要裹小脚类似。从前,人们认为“三寸金莲”是世间最美之物,但现在如果有人亮出三寸金莲,我们会觉得这是个怪物。

审美之所以会发生变化,是因为审美是二元对立世界的评论。

评判不可能永恒,因为评判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人们的观念是有局限性的。

我们中国人讲“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类似这样的大是大非,也是不确定的,是随时改变的。那么什么能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呢?我们需要时间。在当下的时刻,所有的好坏判断都是非常局限的。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是学会观察,学会活在事实里,而不是评论里。一旦我们活在了评论里面,我们就会纠结于自己的情绪、想法,而不是感受。纠结于情绪、想法时,就会进入战斗模式,我们想要PK,想要消灭对方。于是,我们提出命令,要求对方改变。

非暴力讲究的是观察事实,继而看到自己的感受。我们未来的课程当中,会带领大家不断切换模式,让大家能够从根源上进入自由模式,由感受看到内心深处的需求。

当我们看到自己的需求时,基于平等的观念,我们会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有义务完全按照我的需求来生活,当我想要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我需要别人的配合与支持,我们自然而然会发出一种请求,而不是要求和命令。如果别人满足我们,我们会非常感恩,而并不是觉得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