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每个家庭本能书写的生活故事(1 / 1)

如果一位父亲可以在宏达与严肃之间

同时表达生活的细腻与温柔,

为什么我当母亲不能在感性之中同时理性,

在温和当中有所坚持?

我在2007年出版《妈妈是最初的老师》之后,每当有机会为这本书导读或演讲时,一定有人会问我:那“父亲”在教育中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总说:父母是教育力量的合体,“何时”分工或“如何”分工最好按照每个家庭的条件而有所不同,“父亲”的责任不需要通过别人的经验才证明它的重要。爱是本能,是每一个家庭原本就在书写的生活故事。

中国人原本就很懂得当父亲,只是我们习惯把威权的一面拿来概述国人亲子关系的模式,我们以为“亲爱的相处”是西方教育的专利与精髓。但自明清以来,士人家庭对于子弟的幼年教育普遍就有“亲长自课”的现象,这种对于子弟幼教的高度重视、不愿假他人之手的许多例证,应该可以直接回答今天父亲们对于自己责任的疑惑。

过去的父亲对于尽责可不是只用心于监督老师,也不是在教育经费上不惜千金,他们把教育付之日常行动,非常重视自己的身教。王念孙三岁丧母,父亲补授礼部尚书,带着他一起入都,父子两人同居京城,生活十分亲近,他的父亲数年里在工作中照顾王念孙的生活,一边指导他的学业,一边给予为人处世的教导。林则徐也提到,自己从四岁开始就被父亲抱在膝上启蒙之无,我相信一定是对父爱家教有深刻体会,才会让他说出:“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许许多多的历史记载都证明了中国父亲早已倾向于用亲密慈爱的方式开始指导孩子的学习,“教育”与“关怀”对于每一个年代的中国父亲来说,都不是陌生的课题。

十几年前,我从书中读到了梁启超先生给他九个孩子的书信片段时,心中非常讶异这位一百多年前的中国父亲,竟以我们认为“超时代”的亲密口气与时新的语言对他的孩子说话,我非常想要再多看他的其他书信,但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数据室中却只找到部分。又过了几年,终于看到简体字版梁启超家书的全貌以三种不同的编辑方式出版,之后,繁体字版也在新的编辑角度中与读者见面。

几次阅读这本书总有新的收获,以最简单的角度来说,它至少能提醒每一对父母教养中的三种角度与心情:

一、时间:这些书信写作的时间与今天虽有年代上的距离,但人性的爱是代代相同的,正确的教育从不会过时,家长不用追逐教养新趋势,因为人在这个世界的目标从来没有变过,先求生存,再求幸福;先能自立,而后益人,没有任何一代能否认这个教养目标。

另一种时间上的意义是,这些书信所持续的时间代表了很深的亲子挂念与不曾断续的亲切教导。爱是时间的礼物,爱也需要学习跟努力。

二、牵系:梁启超先生非常懂得启动子女之间的爱,他让大孩子去关怀弟妹,“有些事不必问爹爹,但记得与哥哥姐姐商量。”这可不是西方的摩登教育,而是中国家书中的用语;中国父亲真该深以为荣。手足之间能彼此相爱与拉拔,代表的是最成功的家庭教育、最没有烦忧的父母,跟今天多数的家庭比起来,梁家的爱是这么宽广、这么正确又这么有作为。梁启超不用担心自己对孩子公不公平,也不花时间来调停孩子之间的相妒,而孩子从他身上理解的爱更不是用任何物质与供应来计量相较的,我想,这才是真正值得学习的亲子教育。

这些家书中的细节并不是为读者提供教育妙方而写的,书中所有的主角都已作古,我们正可以把这本书放在当时动**的时代背景之上,好好地思考这一大家人的教育是否真正地成功,他们的亲子之爱、手足之爱是否值得学习。

我自己从梁启超为人父母的诸多担忧与快乐之中,看他所展示的坚定信念。

三、语言:我很喜欢梁启超对孩子说话的口气与他所使用的语言,有亲昵,有严厉,有大方向更有小细节。我认为他之所以能够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上如此自如,是因为把所有的教导都放在一致的价值观上来思考,因此“期待”与“不舍”不自相矛盾。什么时候他会鼓励孩子们为坚持信念而吃苦,什么时候却不舍得他们吃苦,他都可以或重或轻地发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考虑;这一点对于今天的父母来说,似乎是最困难的课题了。我们往往连要孩子坐挺站好,工作中把头发绑起来都觉得冒犯了他们,更不要说跟他们讨论生活前途的大问题了。但仔细看看梁启超是怎么一一指导这个、那个孩子在不同阶段的求进与定向,他所顾及的还不只是孩子个人的发展而已,更要教导他们去爱当时那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与社会。

看完这本书,我非常、非常感动,只能说,父母表达自己如果能达到梁启超先生的境界,“爱”对于我们生命的庇护与滋润就真正宽广了。

这本书的字数约占梁启超先生总著作的十分之一,作者对于他自己其他的著作要不要公之于世是非常清楚的,唯有这本家书日后的出版并不在他的预想当中。我觉得那份细流在三十几年中的情感,因为完全没有教示于人的意味,反而就更贴近于我们寻常人家的忧喜爱乐。

我很庆幸在十几年前,就懂得从蛛丝马迹中热切地寻找梁家教育的精神。我曾经这么想过:如果一位父亲可以在宏达与严肃之间同时表达生活的细腻与温柔,为什么我当母亲不能也在感性之中同时理性;在温和当中有所坚持?也许,这也就是我一直主张家庭教育不必过分强调父母分工与角色扮演的理由。

我真心希望有更多的读者愿意细读这本书,不只读,还一定要读懂,而要读懂就一定也要多认识当时的现况,设想当时大环境的情感。不要想从这本书去抽离方法,而是直接看到他与孩子所覆盖的完整生活。

梁启超写这些家书的过程中,有好几个子女分在不同的国家,书信往来耗费时日,等待与写信是他爱的两面,他是今天有电话,有电邮的远距教养的活榜样。我相信这位父亲对每个孩子的细细叮咛会启发读者的教育迷思,所以,请一定要珍惜聆听这位百年前中国父亲与子女对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