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守护着年轻人的赵铁头知道,
要保护年轻易受威胁与利诱的心,
不能不给好的环境,
所以,唯有倚靠施权与行利者的慈心善意,
在麻中生长的蓬,才能不扶而直。
父亲有时会轻言责怪我不看“新闻”、不关心“时事”。被责备的我并没有觉得委屈过,因为我确实几乎不看报纸,也不开电视看新闻了,只因为看了觉得“很烦”,不知道怎么安置心中的感受。我无法忍受即使想从网络上直接看一点简要的报道,也要先通过一大堆杂乱的画面与词条,就是不能简单地看到干干净净、真诚平稳的文字。我更无法忍受一个电视画面分割为好几个窗口,有个在播灾难,有个是碗粿正在上桌,但跑马灯上的字与这两者的报道都无关。更离奇的是,主播的念稿又与其中三者也无关,我每开一次电视,就有精神分裂的感觉。爸爸说,那听广播也可以,至少要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我打开广播,不懂为什么每件新闻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要讲三次:先是“新闻提要”概述一次,进入报道再重复一次,报道中再交给分区记者又讲一次,本以为是时间太多,把一件事冲淡了才好填满时间,没想到正想知道一件真正重要的事实前,进广告了,而每次听到“以上新闻由……”那快速而含糊的结尾词时,总觉得播报的记者是落荒而逃的,所以,其实是没有时间可以虚耗才对,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简单扼要、紧紧实实地讲一次就好?就这样,我渐渐离各种报道新闻的媒体越来越远了。
但离新闻媒体远并不代表不关心这个社会。事实上,我觉得自己一直都很关心身处的世界,只是,我也经常生气于大家讨论各种问题的态度并没有展现一致的价值。我们很少只谈问题的意义,而总是把人牵扯进来,因此就一定要回到立场,无法保持理性客观的讨论。往往有这样的心情时,我就得看一些书来平衡自己。赵耀东先生的故事,那本由刘玉珍女士所写的《铁头风云》,我每次遇到台湾有贪污事件时,就会拿出来看一下,以证实那个曾经有过廉洁价值的社会只是失去,而不是从来不曾有过的时日。
在54页中有这样的一段叙述:
赵老大一帮人为了保护部属可说不遗余力,他在董事长任内,曾经由总经理傅次韩具名,发出两千多封信给和中钢有往来的厂商,希望他们不要给予从业人员财务及其他任何便利,以确保中钢公司从业人员的纯真与清白,让他们在事业上能健康地发展。
由于中钢从业人员都非常年轻,其中也有人因社会风气的不良、厂商的**,或家长人情的压力而误入歧途,身陷法网,他认为这些人都是“被害者”,所以他拜托外界不要给中钢员工**和压力。
信函发出后,不少员工眷属写信来谢谢他,厂商也知道中钢的原则,因此日后凡到用餐时间,出外办事的员工都被厂商笑问:“便当带了没?”
说不出每次读到这一页的时候有多感动,虽然自己并非是他直接守护的一代,但那种幸福完全可想而知。书中以“母鸡带小鸡”来形容他的周到保护与管教严厉,我觉得这个比喻真贴切。在台东长大的童年,“老鹰抓小鸡”不只是游戏,也是真实生活中会发生的状况。当老鹰在空中盘旋时,母鸡的全面戒备与护子心切的行动是诚挚感人的。
这本书的好看是因为书中有很多“合情合理的人”破除已存在“不合情理的事”,他们对于社会的热情全都化在自己的工作范围中而形成贡献,没有高调,事事切实。
另一个我喜欢的故事是关于马纪壮为炼焦工厂的员工调薪的故事。人事单位不肯答应调薪是因为中钢与美国钢铁工程顾问公司合作,所有制度均仿照美钢公司。在美钢公司,这个部门的薪资是最低的,中钢并不特别,所以不能更改。因为炼焦炉温度高达摄氏一千三百五十度,工厂周围酷热异常,空气也不好,在美国白人不愿担职,所以都是黑人在做,薪资自然就是全厂各单位的最低。
马纪壮听了人事会计部门的解说后不置可否。有一天,他邀了两单位的数字主管,说想到厂内看看,找他们作陪。到了炼焦厂,他提议大家到炉顶去瞧瞧,大家不疑有他,以为只是陪老板视察,很快就会下来,便都跟上去。
没想到一段时间过去,马纪壮仍气定神闲地东指西画,似乎没要下来的打算,而且还吩咐在下面的员工泡茶上去。炼焦炉顶温度高达摄氏四十多度,一干主管被烤得真是心急如焚,只得央告:“我们是不是可以下去了?上面实在热得受不了。”
他慢条斯理地回道:“真的热呀?!那他们的薪资要不要调呀?”
会计和人事早忙不迭地点头说:“调!调!”
在这么可爱的故事中,我们没有看到官腔或高调的教训,书中说:马纪壮会如此神色自若的原因,是他脚上穿了双厚底胶鞋,早就打算要来和这些主管耗的!
那个要守护炼焦厂员工基本平等的马纪壮知道,只有人处其境才能同此心共此理。而那个一心守护着年轻人的赵铁头也知道,要保护年轻易受威胁与利诱的心,不能不给好的环境,所以,唯有倚靠施权与行利者的慈心善意,在麻中生长的蓬,才能不扶而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