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岁暮宴(1 / 1)

折锦春 姚霁珊 1116 字 11天前

秦素自沉思中抽身出来,向白芳华笑了笑,便随着她回到了寝殿,站在了人高的大铜镜前,端详着镜中的自己。

却见镜中的女子挽着垂挂髻,髻中环着羊脂玉扣,两侧各簪着羊脂玉花簪,雪肌如玉、眉目妍艳,身上穿了一套天水碧的长裙,那十二幅的裙摆直拖于地,外头又单罩了一层淡青的薄纱,纱上以缥色丝线绣了梅花,每一转首投足,那梅花便随着光线隐约盛放,不仅应景,更兼具了雅致与华丽。

秦素捻起一角裙摆细看,见那薄纱上的梅花是以埋线法绣成的,抚之平滑,而远看却又像是朵朵梅花缀在纱上一样,几可乱真。

白芳华便轻声解释地道:“禀殿下,这是针工司的大匠绣娘亲手绣的,一共八十一朵梅花,足绣了大半年才绣成。”

秦素点了点头,放下裙摆笑道:“果然精致无双,难为她们了,过几日你叫她们过来,我有赏。”

“是,我替她们先谢殿下。”白芳华喜孜孜地道。

公主殿下穿得满意、用得欢喜,这便是她们这些宫人们最大的福气。

最后一次在镜中看了看自己的装束,秦素便问道:“时辰到了不曾?”

白芳华向时漏的方向看了一眼,恭声道:“回殿下,时辰差不多了。”

秦素点了点头,“这便去吧,别误了吉时。”

白芳华束手应是,退了下去,秦素便转向阿栗递了个眼风。

阿栗神色不动地点了点头,又向一旁的阿桑与阿梅打了个手势。

二人会意,无声地退了下去。

秦素见状便弯了弯眼睛,扶着阿栗的手跨出了殿门。

出得门来,外面的天色已是越发阴暗,天边积了些云,遮住了漫天星辉,前几日还可隐约一见的眉月,如今也是踪影全无,若非整座皇城灯火通明,今晚这天气倒真是个月黑风高夜了。

秦素坐在步辇上,遥遥地看向远处。

临华殿的灯火在夜色中明灭着,隐约还能听见丝竹音乐之声。不过,秦素此行却是必须先去寿成殿与中元帝并一众皇兄皇嫂皇弟们汇合,方能抵达宴会之所。

她将大氅又裹紧了些,只觉得这十二月的夜风冷得透骨,所幸寿成殿不算远,没多大功夫也就到了。

到达寿成殿后,经由一套通传、见礼的程序,秦素才终于见到了中元帝。

中元帝此时正端坐在龙椅上,他着了一身绣金龙的玄色衣袍,发上戴着金冠,发髻梳得光溜水滑,远远瞧着,这位君王倒还有几分中年人的俊秀。

说起来,中元帝没按照正规宴会的标准着装,想是因为这到底也算是家宴,没必要摆那个排场。

进殿之后,秦素老老实实挨个儿向中元帝、诸皇子并夫人们请安,又接受了几个小皇弟的问安,便挑了个不前不后的位置站好了,静等着中元帝发话。

中元帝的心情却像是不大好,见了秦素倒还有个笑模样,而当视线转到其余几位皇子身上时,他的眉头便拧了起来。

秦素回身数了数,这才发现,三皇子与四皇子夫妻都还没来。

“老三这是怎么回事?老四怎么也晚了?”中元帝不耐烦地说道,一面便在宝坐上换了个姿势,神情中带了几分不虞。

吉时将至,两位皇子却迟迟不现身,他自是生气。

邢有荣见状,上前几步躬腰道:“回陛下,已经叫人去催了。”

中元帝冷冷地“哼”了一声,不冷不热地道:“孤这两个儿子倒是好大的排场,难道要叫一家人等着他们不成?”

“陛下息怒。”坐在中元帝左首的一个宫妆女子说道,语声呖呖如黄莺,颇为动听。

秦素以眼角余光扫了她两眼。

不认识。

不过看她的衣着,品级应当不低,因为她头上蔽髻的数量是五,这是上嫔夫人的装束。

秦素又往左右看了看,今日共有四美伴驾,这其中却没有丽淑仪。

看起来,为了避免难堪的场面出现,丽淑仪当是想法子避开了这场岁暮大宴。毕竟,那大宴上可是有薛家郎君在的。

啧啧,却不知前世的薛允衍在听闻江三娘入宫之事时,是怎样的表情。

秦素有些不怀好意地想着,忽听小监通传:“三殿下夫妇求见——四殿下夫妇求见——”

这两个姗姗来迟的皇兄,终于登场了。

秦素敛下心绪,凝神看去,却见两对皇子夫妇先后走了进来,四人皆是一脸的惶急。

“父皇恕罪,儿臣等来迟了。”一进大殿,几个人便当先跪了下去,伏地请罪。

中元帝漫不经心地拨了拨金冠,挥手道:“起罢。”

四人应声起身。

谁想就在这起身的片刻间,也不知怎么一来,三皇子的身子猛地一歪,眼看着就要摔倒在地。

众人见状,俱皆吃了一惊。

四皇子本就跪在三皇子旁边,此时本能地伸手去扶,只是他身子单弱,这一扶之下,三皇子倒是站稳了,他自己却被带得歪去了一旁,所幸此时已有宫人上前扶住了他们。

中元帝淡然地看着这一幕,眼底满是冷然。

“怎么来得这样迟?”他淡声问道,那双微有些下垂的眼睛并不看向他们几个,而是将视线投向了他们身后微微开启的殿门。

殿门之外,正是华灯初上时,雪光映上天际,却终是划不破这沉沉夜空。

大殿里的氛围亦如这夜空,阴沉且压抑,叫人呼吸不畅。

听得中元帝之语,三皇子等人再度撩袍跪倒,三皇子当先语道:“启禀父皇,今日全是儿臣之错,与四弟无关。”

满殿寂静中,唯有他尚算清朗的语声响起,继续解释着今日之事:“儿臣原本早就出了门儿,谁想走到一半儿时,脚上的绷带却松了。儿臣怕在父皇跟前失仪,便叫人回去取绷带来。这时候四弟从后头过来,因见儿臣耽在半路上,便说陪儿臣一起等,这一等就到了现在。请父皇责罚。”语罢他再度伏地,虽不是叩首请罪,但这认错的态度却是诚恳或者说是谦卑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