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民族与思想大融合(公元189—589年)(1 / 1)

仇鹿鸣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石刻文献学者

魏晋南北朝史专家

钱文忠[1]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师承季羡林先生

佛教文化研究学者

01 传说中的“黑暗时代”: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

中国人谈历史,统一与分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三国演义》开篇的那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谓妇孺皆知,也反映了一般人在王朝循环观念下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因此,大多数人对魏晋南北朝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漫长的分裂时代,进而联想到因为国家分裂,战乱频繁,而造成的人民流离失所,生活痛苦。因此传统观点也把这一时代视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黑暗”时期。

魏晋南北朝的特点是,分裂的时间持续得非常长。中国人平素喜欢讲“强汉盛唐”,汉和唐是一般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两个朝代,迄今为止,仍是各种文学作品、电视媒体宣扬的盛世。尽管“汉唐”这个词经常被使用,但是我们查一下中国历史朝代表便不难注意到,在汉与唐两个大一统王朝之间,横亘着魏晋南北朝这样一个分裂时期。

我们把《三国演义》的开头——公元189年董卓进京,视为东汉政权瓦解的标志,同时也是魏晋南北朝的实际起点。尽管在此之后,东汉政权名义上仍维持了三十几年,但已是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的格局。大家熟悉的三国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坚等都在此期间登场,相互厮杀。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平定了南方的陈朝,重建了统一。在整整四个世纪的时间中,除了西晋曾经有十几年的短暂统一之外,其他时候中国都是处于分裂的状态。这种分裂状态维持时间之长,是秦建立大一统帝国之后,所不曾有过的。

魏晋南北朝的分裂,除了时间长之外,另一个特点是“碎片化”,尤其是在前期,我们一般称之为“东晋十六国”。中国北方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中,先后走马灯般出现了十六七个或短命或割据的政权。尽管在此之后,中国历史上仍有分裂时期,但可以注意到,之后的分裂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有着本质的不同。例如五代十国,从公元907年到960年,不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而且五代十国时的北方,主体仍然是统一的,只不过是五个短命的政权旋起旋灭而已。

到了之后辽、西夏与北宋,以及金与南宋对峙的时候,中国的主体仍然是统一的,与东晋十六国时期碎片化的分裂很不一样。我们现在经常讲,中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支流,这是我们站在几千年以后回看中国历史得出的结论。这一说法当然不错,但是一个生活在隋唐初年的人,能否得出这样的认识,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秦汉帝国当然是大一统的时代,尤其是东西两汉存续了400年,是非常成功的统治。但在此之前,是500多年的春秋战国;在此之后,是四个世纪的魏晋南北朝,都是分裂动**的时代。甚至我们需要反过来追问——为何经过了魏晋南北朝这么长时间的分裂,中国仍旧能重新走向统一,而不是陷入进一步碎片化的状态?更重要的是,经过了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之后,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长的分裂时期。在此之后,我们才能确认中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支流,这也是魏晋时代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刚刚我们讲到两汉有400年的天下,是中国历史上数得出的成功王朝,那么我们首先要讲一下,在魏晋南北朝的统一与分裂之前,东汉这样一个成功的王朝是如何瓦解的,并留下了一个四分五裂的局面。

东汉与西汉都是刘家人建立的天下,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汉朝宗室刘秀起兵兴复汉室,定都洛阳,后来的人为了将之和定都长安的西汉相区别,一般称为东汉。也正因为如此,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西汉与东汉的统治结构是相近的。但其实不然。刘邦在中国古代开国皇帝中出身算比较卑微的,早年只是一个亭长,类似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而追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也大都出身平民,比如樊哙曾以杀狗为业,夏侯婴则是一个马车夫,汉初第一功臣萧何出身稍微好一点,也只不过是沛县的县吏而已。因此清代的学者赵翼讲,西汉初年出现的是一个典型的布衣卿相之局。但是到了东汉,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了西汉200多年的统治,被分封在全国各地的刘氏宗亲都已成为当地的豪强。如刘、刘秀兄弟起兵之前,就是居住在南阳的豪族,刘秀的起兵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地豪族的支持。因此,东汉政权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豪族联合政权。

在此背景下,东汉与西汉有一个明显的区别,西汉的皇后很多都出身卑微,甚至到了中后期也是如此。大家熟悉的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都是如此。但是东汉的皇后大都出身世家大族,每一个皇后都代表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家族。或许是历史的偶然,东汉的皇帝大多短命,尤其是汉章帝之后,连续十来个皇帝都是幼年继位。最年幼的殇帝,继位的时候出生才百天,真正是襁褓中的婴儿,这给了太后临朝听政的机会,而这些执掌朝政的太后,出身世家大族,家族本身在朝廷中就很有影响,进而重用她们的兄弟或父亲,控制朝政,形成了外戚专权的局面。

后来,为了更久地控制朝政,甚至刻意选立年幼的皇子继位。《后汉书·皇后纪》讲,东汉的情况是“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意思是讲,东汉的皇帝因为短命,所以往往来不及留下自己的子嗣,而要从宗室中选择其他的子弟来立为皇子,这给了太后临朝听政的机会。而太后贪恋权力,往往选择年幼的皇子立为小皇帝。但是,当年幼的皇帝慢慢长大,不免要产生夺回权力的想法。由于外戚与太后牢牢控制了内外朝(汉代实行内外朝制度,正式的朝会是在外朝举行的,皇帝居住的地方是内朝,属于宫廷中的生活区,称为“禁中”,普通朝臣不能出入。只有少数带有“侍中”头衔的朝臣才能出入。尽管侍中后来地位日益重要,成为宰相的官名,但在汉代,最初是名实相符的,意思就是说,有了这个头衔,就能够出入禁中),那些有意独揽大权的外戚当然也明白孤立和控制皇帝的重要性,往往以录尚书事、大将军等头衔牢牢控制着内朝。尚书台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机构,大臣给皇帝上奏章,都要经过尚书台的中转。控制了尚书,就能成功地隔绝内外,使得皇帝身边缺少可以信任的朝臣。于是孤立无援的皇帝只能依赖身边的宦官,通过发动宫廷政变来夺回权力。

一旦亲政,皇帝便大肆封赏有功的宦官,甚至不惜给予封侯的待遇,造成了宦官跋扈的局面,宦官的亲属和依附宦官的势力也跟着狐假虎威,横行不法,鱼肉百姓,搞得民怨沸腾。《三国演义》开篇中提到的“十常侍”便是东汉晚期宦官专权的一个典型。更糟糕的是,亲政之后的小皇帝往往经受不住声色犬马的**,纵情享乐,无心政事,不但造成了政治的败坏,而且导致皇帝本人年纪轻轻就突然去世,有些甚至没有留下子嗣。于是又给了太后选立新的年幼继承人的机会,外戚再次当权,等到小皇帝长大,又会出现新的矛盾和斗争。于是外戚与宦官的交替专权,构成了东汉中期以后政治上反复出现的恶性循环。